于芳芳 王瑞軍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 內蒙古包頭 014060
董仲舒生活在前179年——前104年,主要活動于景、武之世,是西漢初期著名的公羊學大師,官位不高,但在政界和學界均有極大的影響。維護君權至上是董仲舒的基本政治主張之一,他把君主看做是國家政治的核心,為了給君權至上提供合理依據,董仲舒提出了“君權天予”說。羅伯特·菲爾麥生活在1588——1653年,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保皇黨代言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菲爾麥站在保皇黨人一邊,為即將崩潰的英國君主專制制度進行狂熱的辯護,于1646年寫成了為君主專制制度辯護的政治著作《論父權制或國王的政治權力》一書,在書中,菲爾麥論述了君權神授思想。兩個不同年代不同國家的人,一人提出了君權天授,一人提出君權神授,兩種觀點有哪些相同之處又有哪些不同之處?
(一)關于君主權力的來源。董仲舒說:圣人何其貴者也?起于天。至于人而畢。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畫者,天、地與人也。取天、地與人之中以為貫而參通之,非王者孰能當是。在他看來,人不能與天進行直接的聯系,其中必須由帝王或圣人作為中介(這里的圣人是理想的王)。對于天來說,王就是民的代表,對于民來說,王則是代表著天的意愿行事,王的一切思想與決策都是天的意愿。“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此,君主的權力是來源于天。菲爾麥認為,兒女對于他們父親的從屬是世界上一切王權的來源,他說:世界上的一切權力或是從父權派生,或是篡奪父權而來,此外再也找不出任何權力的其他來源。在菲爾麥的學說中,以上帝創造亞當為基礎,亞當是世界上第一個男人,他便是世界上的第一個父親,推出亞當是世界上的第一個君主。他說:一切王都認作或將被認作是最初的祖先——他們最初是全人類的生身父母——的逐代最近的繼承人。因此,君主的權力是上帝給予亞當的,亞當又給予他選擇的繼承人。在君主權力的來源上,董仲舒認為君主的權力來源于天,而在菲爾麥看來,君主的權力來源于上帝,在此問題上二者的觀點還是不同的。
(二)關于君主權力是否受約束問題。董仲舒:民之從君,如同體之從心。心之所好,體必安之,君之所好,民必從之。臣之于君,好比地事天。君主是社會政治生活中唯一的最高權威,全國的臣民都必須無條件地服從于君主。同樣,在菲爾麥的理論中,亞當的權力是上帝賜予的,之后國王的權力也是亞當傳下來的,國王的權力是一種絕對的權力,是不受任何條件限制的。他認為上帝規定亞當的最高權力應該是無限制的,其范圍與基于他的意志的一切行為一樣廣大,亞當如此,其他一切具有最高權力的人們也是如此。在君主的權力是最高的不受限制的,二者在此觀點上是一致的。但董仲舒認君主的權力過大,也會走向反面。所以,他用天的權威來給予君主權力一定的限制。他認為君主治理天下必須遵從天的意志,權力不可濫用。如果君主濫用權力,因個人的行為導致政治變動時,就會出現天災以對君主示以警告,此即為“天譴說”。但菲爾麥并不這么認為,王權既然依據上帝的意志而來,因此王的權力也便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他認為在一個君主制的國家中,君主必須超出法律之上,王權是絕對的,君主的意志高于一切。
(三)政治社會關系。董仲舒繼承了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提出了陰陽合分論。他認為世間任何事情或現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必有其相對的方面,形成一系列的對應關系,而這些關系都受陰陽之道的支配。例如:君為陽,臣為陰;父為陽,子為陰;夫為陽,妻為陰。按照董仲舒的解釋,陽為貴,陰為賤,君、父、夫,為天生的主宰,而臣、子、妻是天生的從屬。這三對關系便是最基本的社會政治關系,又稱為“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君主對于臣子、父親對于子女、丈夫對于妻子都有絕對的統治權力。菲爾麥也同樣指出,在家庭中,父親和王權一樣不受任何限制。同樣提到了君權、父權、夫權,與董仲舒一樣,認為國王對于臣子、父親對于子女、丈夫對于妻子都有絕對的統治權力。但妻二者不同的地方是,菲爾麥將君權、父權、夫權與主人對奴隸主的權力混為一談,一定程度上,子女對于父親來說就是一種物品,董仲舒并沒有此觀點。
(四)所要維護的利益。董仲舒認為天子受命于天,天子的一切觀點和決定都是天的意愿,既然天子是天在人間的“代言人”,天下的臣民百姓就要無條件的順從于天子。之后董仲舒提出的“三綱”也同樣確定君主是社會政治生活中唯一的權威,可以說董仲舒的理論都是在維護封建統治中君主的權威,為君主專制與集權提供了理論依據。雖然后來他提出了“天譴說”,但是卻沒有任何的法律效力,卻依舊不能改變或阻止君主獨斷轉型的事實,某種程度上,天譴說也只能是統治階級自我調節的理論。菲麥爾強調,人民在任何情況下都無權反對君主,人生而并且無自由,人類變沒有選擇的權力,也就沒有選擇政府形式的權力。他說“最高的權力是落在父親的身份上,并且只限于一種形式的政府,這就是君主制”。他認為除了君主制這種政府形式以外,任何形式的政體都不可能存在,君主制是上帝選擇的政體,人民就要無條件的遵從。菲爾麥的君權神授論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一種代表保皇勢力的理論。二者在理論為誰服務、為維護誰的利益上是一致的,無論是董仲舒的“君權天授”還是菲爾麥的“君權神授”都是在為當時的統治階級服務,都是為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而生。
(一)共產黨人要時刻牢記權力來自于人民。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執政合法性最深厚的來源。黨員領導干部要時刻牢記共產黨的權力來自于人民,必須要對人民負責。要充分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權力和利益,積極鼓勵公民政治參與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共產黨人的根本任務,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行使權力的最高位置,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二)領導干部的權力要在陽光下運行。權力由人民所賦予,領導干部的權力就是不絕對的權力,不是不受任何約束的。黨員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對權力心存敬畏,行使權力時做到秉公用權,遵守法律與各項規章制度。國家要繼續完善各項法律法規,約束領導干部的權力使用,讓領導干部的權力使用更加規范化,同時也大力鼓勵民眾參與權力監督,讓權力真正實現在陽光下運行。
我們不再講“三綱”,社會關系中不再是絕對的服從,但社會關系的處理中我們應給予更多的尊重。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自尊和自我實現被稱作高級需要,每個人都有平等和尊重的需要。尊重也是處理各種社會矛盾中的“良方”,近些年來,醫患關系緊張,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醫生與患者之間缺少尊重,患者缺少對醫學、知識的尊重,醫生缺少對生命的的尊重,如果醫患之間給予更多的尊重,醫患關系也會將有所緩和。尊重是社會關系的基石,社會關系中應該有更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