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曉瑛
(常州民生環境檢測有限公司 江蘇常州 213034)
水質監測是監測水環境中的化學物質,還要對水中的懸浮物質和沉積物進行定期監測,對于水生態系統還要不定期地檢測。對于水體中所含有的污染物的種類進行監測中,可以用于評定的各項指標包括濃度以及變化的趨勢等等,基于此做出綜合評價。對于水質監測的項目有很多,涉及到的指標包括水溫、濁度以及色度等等,更為重要的是對一些有毒物質進行監測,諸如苯酚,鈦、鉛、汞、氰化物和有機農藥等等。除了河流等淡水的監測之外,還要對對海洋的水質進行監測。
水質監測中,主要是監測地表水和飲用水。
在地表水的監測工作中,主要是對斷面的指標進行監測,覆蓋的范圍比較多,諸如水的溫度、所含有的高錳酸鹽含量、陰離子表面的活性劑,以及砷、硒、鎘、汞等等的含量。還要對水資源中的氨氮、鋅、鉛、氟化物、磷、銅、溶解氧、硫化物、酚以及大腸菌群等等指標進行監測。
在中國的飲用水監測工作中,需要監測的指標并沒有改變。從所測定的指標情況來看,主要的監測指標是定位于重金屬含量的測定和綜合性指標的確定。包括無機離子以及水資源中所含有的營養物以及微生物等等,都是處于次要地位的。
從中可以明確,中國以有機污染為主,主要是對河流以及城市周圍的各大水系造成了污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具體的水質監測工作中,各個區域所建立的監測站都要發揮必要的作用,對于當地的地表水進行常規的監測。但是,對于監測的各項指標并沒有改變。
比如,對于鎘、汞、高錳酸鹽的含量以及氟化物、鉛、砷、氨氮、總磷等等的監測中,通過所獲得的結果就可以明確,要確證地表水環境的質量,就要采用常規的監測方式,所獲得的結果就有可能存在誤差。
中國對于城市河流的污染情況進行監測中,以及對各大水系的污染狀況的監測中,就要重點監測各方面的指標,對于有機物的監測中,所表征的全都是綜合性指標,卻不可以作為所有斷面水質的參考。這就可以說明,水質監測工作中,所采用的具體操作方式過于寬泛,所獲得的結果也模糊化了,不具有代表性,就要從不同的污染源出發,重點監測危害大的污染源,對于有害物中所存在的頻率非常高的指標,就要將其看作是重點的監測對象,而且還要反復檢測,確保水質監測獲得正確的結果。
在進行監測的過程中,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將監測落實到標準允許范圍內,在監測項目展開的過程中,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包括人力的浪費和物力的浪費,在監測的過程中,還會有實驗廢液產生,這就必然會由于監測導致二次污染,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
因此,建議在今后的監測項目中,對那些多年未被發現的污染物進行監測的過程中,就不需要不斷重復監測,諸如重金屬和無機化合物等等,都可以延長二次測量的監測時間,即便是監測的間隔時間比較長,也不會影響監測的質量,監測的指標存在有效性。
中國的河流和湖泊由于地區不同,有害污染物的濃度和種類也是相差非常大,因此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建議各個地區的監測中,對于污染物的選擇要從不同的地方開始,測定當地污染源的情況,了解污染物的危害,以其作為高頻率的監測對象,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還可以有效地水質的真實情況。(表1:入海排污口水質監測信息)

?
從表1可以明確,不同的排污口分布在不同功能區,通過所獲得的監測指標就能有效地衡量水質污染的程度。
1.2.1 實驗數據對實驗設備產生的影響
1973年,中國的第一次全國環保大會召開,中國第一次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正是由于水資源管理以及環境保護對于水環境監測具有重要的意義,使得中國的水質監測在近四十年中快速發展起來。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于水質的檢測也有不同的標準,要求也會有所不同,就必然會出現問題。
比如,水質監測儀器的應用中,最為關鍵的問題就是水質監測的有效性。采用物理化學監測方法,就是應用非傳統的監測技術,諸如生物監測技術,水質自動監測技術或者遙感監測技術等等,這些技術具有先進性,但是依然沒有得到環境保護要求的監測標準。經濟發達國家在水質監測中,就已經超過了中國很多年,中國監測技術的滯后性是非常明顯的。
中國在水源監測上,已經將飲用水水質的監測落實到測量方案中,使得測量階段的監測得到加強。對于水質的測量采用階段性的分析方法,就是要按照飲用水衛生規范進行監控,在分析中所采用的方法是用于參考的,但是在具體的應用中,多數的法律多是制定于二十世紀80年代的末期,之后是對飲用水的衛生進行規范。
以這些落后的技術作為參考,遵循這個技術的時候,就存在著滯后性。比如,實驗儀器的應用中以及設備的運用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在監測有機物的過程中,就要做好色譜柱的填充工作,采用相應的分析方法,進行測量,目標物質的針對性是非常強的。
1.2.2 技術人員對實驗數據產生的影響
定期監測地表水水質的過程中,對于技術人員的綜合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但是,由于中國的技術人員數量少,實驗設備有限,對于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就給予了高度重視。
在人員的管理中,需要對職業責任以及職業道德都要予以證明,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控制機制。比如,監視設備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對于加密樣本進行采樣和提取,可以實現對加密樣本的有效監控。在上級站和下級站之間可建立縱向控制系統。在監測的過程中,同一級別不同區域就需要將責任監測站建立起來,運行交叉監控機制,采用多種方式監測。
水資源保護中,采用水質監測的主要手段就是控制污染,為環境保護提供有效的數據。這些數據信息對于水質的條件提供參考依據。通過實施水資源保護,對于基礎工作進行研究,就可以對污染物的水源進行識別,還要分析水資源的分布情況,了解水資源的變化規律,預測水污染情況,這樣就可以對水污染有效控制,維護水環境的健康。
對于飲用水的水質監測是非常重要的。人類的生存是離不開水的。監測飲用水的水質,建立安全飲用工程,是保證水的質量的關鍵。做好水質監測工作,可以維護全民健康,避免水中所包含有害物質超過規定的標準。如果含有某些礦物鹽超過了標準,就必然會引起各種疾病,所以,對于水質監測工作要高度重視。
工業用水的監測工作中,通過水質監測可以了解水體的物理性質以及化學成分。工業用水中國含有大量的礦物質,不同的工業水質中就由于使用的途徑不同,發揮的作用不同,對水質就會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在鍋爐用水中不能含有大量的鈣,也不可以有硫酸鎂,否則會引起鍋爐爆炸。冶金廠的冷卻設備的應用中,也是有嚴格規定的。
水質監測也可以作為一個政策,發端于各種基礎數據,對于決定和評價都具有參考性的作用。環境保護和相關的科學研究中,各種監測的數據信息都可以解讀水中污染物的分布情況,可以對污染物的來源進行追蹤。預測水污染的變化情況,對于水污染的人類健康影響也可以進行分析,對污染控制措施進行評估,由此可以對水環境的質量進行綜合性的評價。
綜上所述,中國的地表水水質采用常規的監督方法已經有四十年的歷史了,大量的基礎數據被保留下來,可以作為水資源環境管理有效參考依據。近年來,中國的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在綠色發展戰略環境下,水質監測工作就更為重要。面對各種問題,就需要直接面對,積極改進,認識到水質監測的重要性,以使得水質監測切實地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