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資》記者 焦自宣
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如何在保護好耕地的同時進一步增加糧食產量,成為了一個關乎我國糧食安全和耕地質量安全的大課題。為了探索國外先進的農業生產模式,聚焦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賦能中國未來農業發展,11月3日,由荷蘭瓦格寧根大學和蚯蚓測土實驗室共同主辦,國際標委會ISO|TC134技術委員會無機肥料工作組美國Agsource實驗室承辦的“測土配方施肥國際論壇”在山東省臨沭縣史丹利科研綜合大樓會議中心順利召開。
會議邀請了來自美國普渡大學教授Cliff Thomas Johnston、中國農科院國家測土施肥中心實驗室主任白由路、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研究中心教授Oene Oenema、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美國Agsource實驗室代表Rob、ISO TC134第一工作組召集人劉剛、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研究中心教授Tomek de Ponti、荷蘭特賽爾島Hoeve Padang農場第四代農場主Sjoerd-Jan de Lugt等8位具有影響力的國內外專家以及800多名經銷商和種植大戶參會。

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高進華(左)與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研究中心教授Oene Oenema(右)為蚯蚓測土實驗室揭牌。
“我們5個人管理5000畝土地,這并沒有讓我們感到忙碌,也絲毫沒有影響作物的品質和產量。”Sjoerd-Jan de Lugt在會上分享道。
是什么原因能夠讓他們的田間管理如此精準高效呢?他解釋說:“曾經我們的祖輩需要上百人管理農場,但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不斷升級,我們才能夠令繁重的田間管理變得如此輕松。特別是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優化升級,令施肥更加精準高效,既減少了化肥投入,又保護了耕地,保證了作物產量和質量。”
據了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荷蘭已有超過100年的使用歷史。這也是為什么荷蘭這么小的一個國家,能夠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糧食出口國的原因所在。
Tomek de Ponti告訴記者,荷蘭多年來一直保持在科研領域的大力投入。在此支持下,荷蘭幾乎每3年便會對土壤進行大量取樣,從而了解荷蘭所有耕地的土壤狀況,并根據不同耕地的需求,研發相應的施肥配方。久而久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荷蘭得到了長足發展,荷蘭的施肥技術也越來越細化、越來越精準,整個農業的質量也就隨之提升。
其實,不僅僅是荷蘭,在美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也有著很長時間的發展歷史。Rob在《美國土壤檢測的發展歷程》主題報告中就表示,美國85%以上的土地都進行測土配肥,幾百萬種植大戶因測土而增值。“美國為什么有那么多的種田大戶愿意自己掏腰包去測土?因為測土能夠為其帶來切實的利潤。如果不知道土壤的情況,他們就無法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施用正確計量的、合適的化肥,也就不能夠達到施肥精準高效、作物高質高產。”他說。

蚯蚓實驗室全景。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最科學的施肥方法之一,是實現肥料減量增效的有效途徑。“不同的生長時期,作物的營養特點不一樣,對養分的需求也不一樣。根據不同的作物類型和生育時期,通過施肥有效地調節養分,滿足植物營養需求,才能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土壤檢測讓施肥最優化,Oene Oenema在會上分享了歐洲的經驗。
據了解,在美國、荷蘭等地,農場主普遍實行測土施肥。而在歐洲國家,多施肥會被罰款。相較于其他國家,我國的測土配方施肥起步較晚。十多年來,政府在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過程中也投入了巨大精力,投入資金逐年增加,涉及縣區逐年增多,覆蓋耕地面積、作物范圍也在擴大。但僅靠政府單方面推動顯然有些獨木難支,肥料企業也應該積極介入,發揮企業獨有的優勢。
“配方肥是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落實到田間地頭的良好載體,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離不開企業參與。”高祥照表示,測土配方工作包括“測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五個環節,及“野外調查、采樣測試、田間試驗、配方設計、校正試驗、配方加工、示范推廣、宣傳培訓、數據庫建設、效果評價、技術創新”十一項重點內容。而整個推廣工作,需要企業參與,整個的體制才能更加完善。當前,測土配方施肥進一步發展迫切需要工作深入、細化,迫切需要技術進步。
隨著我國農業的不斷發展,傳統農業正逐漸向精準農業轉變。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就率先建立了完善的測土體系,覆蓋80%以上的作物。美國也通過測土檢驗和施肥推薦,進行土壤數據化處理,實現了現代化農業的精細化管理。而我國的土壤檢測則更多依賴田間取樣法,通過田間試驗獲取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時期、施肥方法,從而篩選、驗證土壤養分、建立施肥指標體系。
為了改善土壤檢測技術落后的現狀,助推我國農業加速向精準農業邁進,2018年7月,美國最大的測土機構Agsource實驗室同中國達成深度合作,在史丹利現代農業示范園建成國內首家集咨詢服務、土壤測試、測土配方施肥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檢測實驗室——蚯蚓測土實驗室。
會上,蚯蚓測土實驗室正式揭牌,與會代表在會議中途共同參觀了實驗室。“這是我見過最好的測土實驗室。”高祥照說。
據蚯蚓測土實驗室副總裁劉剛介紹,蚯蚓測土實驗室有專業的服務團隊、檢測設備、檢測人員及管理系統四大優勢,多元素同時檢測,批量化、自動化作業,信息管理系統可以自動分配任務、自動抓取檢測結果、自動生成檢測報告,報告中包括土壤養分的含量、施肥的時期、養分的配比、施肥量、施肥方法的介紹,從而使農民科學施肥達到節本增收的目的。
“測土配方施肥是整個農業服務業中重要的環節和措施。”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耕肥處處長仲鷺勍表示,隨著我國農業生產環境、方式的不斷變化,以及新型經營主體的不斷涌現,肥料企業面臨著科技創新及向服務端延伸的巨大壓力和挑戰,蚯蚓測土實驗室就是一個很好的探索。在史丹利集團的大力推動及相關科研單位的支持下,蚯蚓實驗室定能從農業生產需求角度出發,開發出滿足農民需求的服務型產品,從而企業從賣產品向服務型、現代化企業轉型。
“目前,國內的科學施肥意識在不斷提高,但測土配方施肥的技術,尚難以有效轉化為生產力。”史丹利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高進華認為,美國農業之所以能夠領先世界,測土配方功不可沒。成立蚯蚓測土實驗室,希望搭配史丹利的營銷網絡,快速建立“全國土壤分析的數據庫”,將測土數據應用于施肥指導,使農業更高效、施肥更精確。
會上,來自全國的100多名種植大戶和企業代表與蚯蚓測土實驗室簽約。蚯蚓測土實驗室將為“茄子大王”北京瑞豐聚源商貿有限公司、“西紅柿大王”北京黑墾江輝商貿有限公司、“白菜大王”北京永志綠葉商貿有限公司等8家重量級企業提供全程的營養解決方案。來自西北、華中、兩廣、西南等十幾個地區的108名種植大戶也與蚯蚓測土實驗室現場同步簽約。蚯蚓測土實驗室將以世界先進技術,指導大家有針對地施肥,降低生產成本,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精準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