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資》記者 張濤
11月2日,在廣東珠海斗門蓮洲鎮東灣村一塊水稻試驗田邊,2018天禾加鉀平衡施肥項目水稻觀摩會如期而至。雖然臺風帶來風雨天氣,卻未能阻擋大家參與的熱情。在現場,有農民豐收的喜悅、有種植戶關切的咨詢、有專家科學的指導,也有天禾加鉀人忙碌的身影。
加拿大鉀肥公司副總裁、加鉀國際上海代表處董事總經理、首席代表杜東海博士,廣東天禾農資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旋彬,珠海市供銷社副主任袁紹勇等嘉賓參會,近百名水稻種植大戶共同見證了2018年天禾加鉀平衡施肥項目所展示的對比效果。

2018年天禾加鉀平衡施肥技術觀摩會與會者合影。
在加拿大鉀肥公司的發起下,從2016年起,加拿大鉀肥公司與廣東天禾農資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啟動了“天禾加鉀平衡施肥項目”,并邀請廣東省農科院、海南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等相關科研院校的農業專家參與和指導項目的具體實施過程,研究調節鉀肥不同施用量和施肥方式對農作物產量、品質以及肥料利用率的影響。
2018年天禾加鉀平衡施肥活動繼續由加拿大鉀肥公司發起,廣東天禾農資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邀請華南農業大學為技術指導和實施單位,華南農業大學水稻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唐湘如教授擔任項目的指導專家。此次觀摩會一如既往地展示天禾加鉀平衡施肥的良好效果,推廣平衡施肥的先進技術理念。
在現場,試驗田里的項目牌上赫然醒目地標示此塊水稻試驗田的處理方法,設置鉀的五種配比:常規施肥、不施鉀肥、50%鉀肥、100%鉀肥和120%鉀肥。在試驗田的各處理田塊中,參會人員能清晰對比出,100%和120%施用鉀肥的稻谷分蘗情況和稻谷籽粒飽滿程度明顯好于其他。
唐湘如教授在現場介紹了全國以及廣東省農業生產中的化肥使用情況,強調平衡施肥、科學種植的重要意義,呼吁在科學指導下合理施用化肥。唐教授帶領大家逐一參觀各試驗處理表現情況,實地向參會者講解農戶常規施肥及不同梯度鉀肥施用量對水稻生長發育、產量等的具體差別,介紹鉀肥對水稻生產指標的重要影響。
加拿大鉀肥公司副總裁、加鉀國際上海代表處董事總經理、首席代表杜東海博士表示,非常高興看到平衡施肥對水稻產量與品質的影響。加拿大鉀肥公司希望通過鼓勵農民平衡施肥,實現作物的豐收增長,為全球的糧食安全做出貢獻。他表示,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加鉀公司就開始在中國開展平衡施肥的公益行動和有針對性的示范觀摩會,通過邀請農業方面的科學家講解平衡施肥理論,與農戶日常的施肥習慣形成對比,從而提高農戶平衡施肥的認識和水平。

杜東海博士(中)在試驗田觀察實驗對比效果。

唐湘如教授在現場介紹農業生產中的化肥使用情況。
平衡施肥、不同的鉀肥施用量如何影響化肥的吸收利用,并對作物生產產生重要影響?在參會人員切身觀察試驗田水稻生長情況后,唐湘如教授在技術交流會上為大家講解了平衡施肥技術及鉀肥的相關知識。據唐教授介紹,目前我國氮肥、磷肥用量偏高,氮肥的使用量約占全世界的30%,而鉀肥用量偏少。中國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發達國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平均利用率僅為40%左右。不合理施用化肥導致的氮、磷過剩,不僅加大了化肥的流失,而且流入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其負荷已遠超過工業點源所占的負荷。
鉀是植物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作為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鉀的營養功能不可忽視,它可以促進酶的活化、促進光能的利用、改善能量代謝、促進糖代謝、促進氮素吸收和蛋白質的合成、促進植物經濟用水和促進有機酸的代謝。更為關鍵的是鉀可以增強作物的抗逆性,增強抗旱性、抗高溫、抗寒性、抗鹽害、抗病蟲害、抗倒伏、抗早衰和減輕受還原性物質的危害。
鉀肥施用充足,不但能使作物產量增加,而且可以改善作物品質。鉀對作物品質影響主要體現在: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纖維作物的纖維長度和強度改善;淀粉作物的淀粉含量增加;糖料作物的含糖量增加;果品的含糖量、維C和糖酸比提高,果實風味增加;橡膠單株干膠產量增加,乳膠早凝率降低。因此,鉀通常被稱為“品質元素”。
作物如果缺鉀,將會出現如下癥狀:莖葉柔軟,葉片細長、下披;老葉葉尖和葉緣發黃,進而變褐;在葉片上往往出現褐色斑點,嚴重缺鉀時幼葉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根系生長停滯,活力差。
經過唐湘如教授對鉀肥重要作用的系統、深入講解,結合最小養分定律(木桶理論),大家對平衡施肥的重要性以及鉀肥功能、如何合理施用鉀肥有了更深的理解,這也正是加拿大鉀肥公司和廣東天禾通過平衡施肥試驗,以點帶面,不懈努力,逐步增加農戶對平衡施肥、科學種植的認識,提高農戶種植管理水平,為農戶增產、增收服務的宗旨。
據介紹,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氯化鉀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已知儲量為幾十億噸,按目前全世界的需求水平來計算,可供開采幾百年,加拿大目前的氯化鉀生產能力達到3000萬噸/年。自1972年成立以來,加拿大鉀肥公司已銷售近2億噸鉀肥,覆蓋60個國家,超過125位客戶,其中已累計向中國供應4000多萬噸鉀肥。
自2015年加鉀公司與廣東天禾開展合作以來,雙方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為了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雙方將2018年定義為“天禾加鉀年”,今后將在業務規模、服務推廣等各個方面不斷加強合作和投入,天禾加鉀平衡施肥項目作為其中的一個公益性活動,雙方將堅持不懈地在不同地區、不同作物逐年開展。
從2016年開始,天禾加鉀平衡施肥項目分別在廣東的江門、珠海、廣州、湛江,海南的海口等地區,通過實施不同梯度鉀肥量的田間試驗,研究鉀肥對水稻、香蕉生長發育及產量、品質、抗性等方面的影響,為平衡施肥技術提供依據,持續向廣大農戶展示和推廣科學平衡施肥技術和理念。在這短短三年間,該項目已對近千名農民和種植大戶進行科學普及,平衡施肥的理念深入千家萬戶。
2018年,“天禾加鉀年”為平衡施肥項目掀起了新的高潮,也將成為該項目的一個新起點。相信“天禾加鉀平衡施肥項目”將會繼續堅持如初,將科學施肥理念深入人心,造福億萬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