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錫銜
(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公路管理局,廣西 巴馬 547500)
隨著人們對于公路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公路施工單位必須與時俱進地革新技術、強化管理,在保證公路施工質量的基礎上,通過現場管理達到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的。文章首先對施工質量管理和工程質量的關系進行分析,隨后指出現階段公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結合工作經驗,就如何通過強化施工質量管理來提升工程質量提出建議。
公路工程施工中會消耗大量的材料,包括水泥、石料、瀝青等,只有在施工階段做好這些物料的質量管理,才能切實提升工程的整體質量。以水泥為例,作為公路工程中用量較大的物料之一,要求施工單位在采購時必須根據工程施工需要明確水泥的標號、強度等級等具體參數。水泥保存過程中也要做到嚴格管理,避免因倉庫環境差、空氣潮濕而導致水泥出現板結現象,影響材料質量。除此之外,如公路施工中所用的一些機械設備(平地機、壓路機等),如果自身存在質量問題,導致工作性能不穩定,也會影響工程質量,通過重視機械日常檢修和質量管理則可以避免此類問題。
施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技術水平也是影響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結合以往的工程實例可以發現,如果施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不高,不僅會導致工程質量存在諸多問題,而且也不利于進行成本控制。
由于公路工程施工現場環境復雜,因此采取有效的質量監督措施也成為發現質量隱患和提升質量安全的一種可行性手段。以往的公路施工中,部分施工單位一味“趕進度”,缺乏現場施工質量監督,以致于在施工中存在的問題不能被及時發現,后期會給公路使用質量造成負面影響。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許多公路施工單位加強了對施工質量管理的重視,但是在實際施工中,個別單位受施工進度、技術水平等因素的影響,沒有將質量管理工程落到實處,從而引發諸多問題,不僅影響正常施工作業的開展,也給整個工程質量造成了干擾。目前來說,公路施工單位施工質量管理對工程質量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人員管理是工程施工質量管理中的核心內容,尤其是對于一些規模較大的公路工程來說,由于基層施工隊伍人數眾多,且農民工占據了較大比例,因此更加凸顯了施工隊伍質量管理的重要性。由于基層施工隊伍的人員流動性較強,許多施工單位出于成本和效益等方面的考慮,不愿意為施工隊伍提供專門的培訓,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施工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技術水平不高,也就無法保證工程質量。除此之外,公路工程施工進度較快,也使得施工單位很難留出足夠時間開展集中培訓,這也成為現階段施工質量管理工作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
質量檢測的目的在于及時發現施工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細節性問題,從而全面提升工程質量。為了切實提高質量檢測效果,需要施工單位安排專人或成立獨立小組,從公路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出發,開展質量檢測工作。由于質量檢測工作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或是個別施工單位沒有建立完善的質檢制度,導致質量檢測工作沒有得到有效的開展。例如,在公路工程施工階段,雖然單位安排了專人負責現場質量檢測和監督,但是檢測人員的專業性不強,也就不能及時發現質量問題,現場檢測工作流于形式,也就很難為工程質量優化提供保證。
公路工程施工中所用的現場材料具有種類雜、數量多的特點,加上部分公路工程施工環境的特殊性影響,因此給現場材料的管理帶來了很大困難。現場材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1)材料進場的質量把關不嚴格。購買的工程材料在進入施工現場時,相關人員沒有執行嚴格的抽檢制度,導致一些存在質量問題或整體質量不達標的材料進入施工現場。(2)現場保存環境差,管理不到位。物料在倉庫保管過程中,受倉庫環境的影響較大,例如倉庫濕度較大,可能會造成水泥固結,或是鋼筋銹蝕等。
保證質量是公路工程施工的根本目標,也是維護施工單位核心利益的有效手段。施工質量體系可以為現場質量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近年來在公路、土建等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因此,施工單位應當逐步建立起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并在工作實踐中不斷進行完善和優化。除此之外,施工單位也可以借鑒行業內其他單位的一些經驗,對施工質量體系的具體細節進行完善,以保證該體系能夠適用于公路工程的建設需要,并為切實提供質量保證發揮應有的作用。圖1為施工系統流程控制圖。

圖1 施工系統流程控制示意圖
對于公路工程施工這種勞動和技術雙密集型的單位,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和提升施工隊伍技術水平,制定完善的職責分配管理制度(具體管理職責見表1),既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客觀需要,同時也是維護施工單位切身利益和促進自我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公路工程建設單位需要重視對施工隊伍的培訓,包括專業技能培訓、職業素養培訓等,為工程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例如,可以采用分批培訓形式,既不影響正常的施工進度,又可以達到提升工程質量的效果。還可以將技能培訓與施工人員的薪資掛鉤,采取合理的激勵措施,以提高培訓效果,讓施工人員能夠在培訓中真正學到技術知識。

表1 管理人員職責分工一覽表
要加強對施工所用物料的質量檢驗工作,實行“三級管理”措施,分別在采購、保存和進場三個階段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采購時要注意結合公路工程采購清單,對照各物料的具體參數和規格。同時要求供貨商提供相應批次材料的合格證書等,保證基礎材料的質量安全;現場保存時要注意保持倉庫環境的整潔,材料出入庫都要做好登記工作,這樣既可以強化材料質量管理,又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材料庫存情況,便于及時補貨,保證施工正常進行;材料進場環節也要進行材料抽檢,對于檢驗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使用。通過實行嚴格的質量檢驗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工程質量。
在編制進度計劃的時候,應該對工程量和工序進行全面的了解,合理編制計劃,對施工進行妥善的安排。同時,還應該確定計劃工期,施工單位在招標的時候,應該根據企業和工程施工的具體情況,提供合理的計劃工期。
公路工程施工環境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決定了必須要采取嚴格的質量管理措施,以便于消除質量隱患。從施工單位角度來說,首先要辯證分析施工質量管理和工程質量之間的關系,進而結合工程實際需要,從各個環節出發采取有效的質量管理措施。除此之外,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和各種新技術的應用,施工單位還需要不斷革新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和監督體系,確保公路工程施工工作穩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