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妮娜

摘要 院內交叉感染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的一個特殊部分,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中發揮重要作用。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逐步得到重視,這對消毒供應中心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消毒供應中心工作需要重新定位。應加強醫院全員培訓,充分認清消毒供應中心的地位、消毒供應中心在預防控制醫院感染中的地位和消毒供應中心在解決醫療糾紛中的地位。
關鍵詞 新形勢下;消毒供應中心;定位思考
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中的一個特殊部分,為臨床、醫技等科室提供各種無菌器材,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中發揮重要作用[1]。這對消毒供應中心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勢下,消毒供應中心工作需要重新定位,為此,我們對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定位進行思考,現提出如下觀點。
加強醫院全員培訓,充分認清消毒供應中心的地位
隨著系統供應中心的理論體系的不斷發展,供應中心由在醫院中的輔助科室逐步成為醫院中的關鍵科室,甚至被提為醫院的心臟科室,成為現代醫院的重要標志之一[2]。消毒供應中心負責人要認真做好醫院領導的工作,說明情況,讓領導認識到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重要性,并通過醫院業務會議、培訓會、醫院感染工作會議等機會在全院宣傳,讓全院職工清楚消毒供應中心工作的重要性。
消毒供應中心在預防控制醫院感染中的地位
消毒供應中心為醫院提供安全的醫療器械,必須保證絕對無菌,各種消毒物品滅菌合格率應為1 00%,若出現質量問題,會關系到患者及醫護人員的健康和安全。消毒供應中心不僅要確保質量安全,而且還要確保供應充足、及時、到位,另外要做好各種物品的清潔、消毒、滅菌監測,從而做到有效地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目前,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與國際社會交往頻繁,各種傳染病的發病率也明顯升高,也增加了醫院交叉感染風險,因此,消毒供應中心的建設和發展變得更為重要,應該受到各級領導和部門的重視,規范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切實抓好消毒供應中心的感染控制工作,把消毒供應中心管理列為重中之重。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不要掉以輕心,特別是分管領導、醫院院長,一旦發生由消毒供應中心導致的院內交叉感染,情節嚴重者可能受法律的制裁。因此,各級工作人員都應認清消毒供應中心在預防控制醫院感染中的地位,嚴格遵守工作流程,確保質量安全,杜絕不安全的醫療器械進入臨床及輔助科室,杜絕因消毒滅菌質量不合格而引發醫院交叉感染。
加強消毒供應中心管理,提高供應質量。按照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和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常規,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消毒供應中心質量管理制度、消毒隔離制度、查對制度、監測制度、外來器械管理制度、查詢制度、下收下送工作制度、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及演練等,并人手一冊,組織科室學習,每月進行1次抽考。同時根據切實有效的規章制度,規范日常工作,做到日有檢查、月有計劃、年有目標,每0.5年制定質量標準,每月月初制定月工作計劃和周工作重點,月末總結計劃完成情況以及有待改進的地方,持續不斷地改進工作。嚴格按照物品回收程序,合理分類。根據消毒供應中心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對回收的各種器械要及時進行分類、分裝,根據不同器械的性能選擇合理的清洗、消毒、包裝、滅菌的方法。注意器械包裝大小和重量。根據物品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容器或包裝袋,大小適宜,這樣既能延長有效期,又能方便使用。對待手術包,要嚴格清點器材,確保物品齊全,核實后方可包裝,包裝之后要注明物品名稱、滅菌日期及有效期。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選擇正確滅菌壓力、滅菌時間,確保滅菌效果,并進行物理、化學、生物監測,確保滅菌質量,一旦發現滅菌不合格,查找原因,重新滅菌[3]。在器械包外標簽上注明器械包名稱、鍋次、鍋號、滅菌日期、失效日期、責任人等,便于出現問題可追溯[4]。清洗器械時,按照清洗流程預處理、超聲、酶洗、漂洗、終末漂洗進行,每個環節都有標準的時間和要求。檢查包裝區工作人員若發現清洗不合格的器械,立即退回重新處理,并應找到相關責任人。規范收送制度,回收車和下送車要嚴格區分,絕對不能混用,以防引起交叉感染,下送人員要嚴格執行,更好地為臨床一線服務,保證供應物品質量。我科從污染物品的各個環節進行質量控制,切實保證供應物品的無菌質量。另外,在一次性無菌物品供應過程中,對新購進的此類物品,由專門的質控班負責檢測登記。首先廠家必須提供“三證”[5],然后由質控班隨機抽樣做熱源監測,只有監測合格的產品才能進入醫院,一旦發現存在不合格產品,應立即退貨,保證產品的質量。對于科室代消物品,我科予以嚴格的把關,包括包裝的大小和清潔度、各類消毒器械桶是否完好以及科室名稱物品是否有清晰標志等。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在規定時間內由專人為臨床科室下收下送,并做好物品登記,同時按照要求例行檢查,滅菌合格后方可進入無菌物品存放間;不合格者,一律不能發放。消毒供應中心在解決醫療糾紛中的地位
基于新形勢下的醫療糾紛的復雜性,工作稍有疏忽,即可能導致消毒滅菌不徹底,一旦不合格物品流入臨床,將會對患者造成傷害,引發院內感染的發生,甚至危及生命,成為醫療糾紛的導火索。一旦發生糾紛或生命安全事件,勢必徹底查找原因,將責任到人,甚至追究法律責任。由此可以看出,在物品消毒滅菌、回收、發放等環節要嚴格遵守工作流程,詳細記錄各種監測結果,發現消毒滅菌不合格要及時查找原因,同時上報相關科室負責人,確保各項物品的合格發放。一旦臨床發生交叉感染等情況,便于追根求源,既能避免不必要的糾紛,也能責任到人;既能查找問題所在,又能保護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可見消毒供應中心在解決醫療糾紛中的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廖根娣,周小妹,林阿珠.細節管理在消毒供應中心護理管理中的重要性[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1,9(1):66.
[2]吳克慧,孫代艷,劉一新.27所甲級醫院供應室檢查驗收結果[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1999,9(2):116.
[3]劉啟華,郭健.消毒供應中心落實優質護理服務的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7):82-84.
[4]廖根娣周小妹,林阿珠.細節管理在消毒供應中心護理管理中的重要性[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1,9(1):66.
[5]陳柳琴.細節護理在醫院消毒供應中心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36):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