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麗
(陜西工商職業學院 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陜西 西安 710119;西安交通大學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陜西 西安 710049)
2014年一部充滿喜劇與荒誕元素的公路電影——《心花路放》在國慶期間上映,掀起了一陣觀影熱潮。作為第六代導演中的佼佼者,寧浩執導的電影《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無人區》等作品都廣受好評,在票房和口碑上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缎幕贩拧吠瑯友永m了寧浩導演一貫的風格,在精妙、豐富的鏡頭語言下采用多線交叉的敘事策略,反映著社會百態,苦辣人生。本文擬從在抗爭中宣泄情感、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在撕裂中含淚成長三個方面出發,對電影《心花路放》的追尋主題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
《心花路放》是一部具有鮮明“寧式”個人風格的電影作品。影片在干凈的鏡頭語言下呈現流動的旅途風光,在荒誕喜劇外衣的包裹下描繪現實的社會問題。導演寧浩將主人公耿浩與好友郝義的這場獵艷旅行作為敘事主線,在現實與回憶交織的畫面中講述故事。實際上,旅行在此被賦予了更為深刻的含義,是主人公在情感失意后無聲的抗爭,精神的宣泄。
首先,《心花路放》以漫游的方式,描摹了路途上流動的風光。故事中的耿浩在經歷了失敗的婚姻后,開始自暴自棄,身為好友的郝義為了讓他走出陰影,于是帶他踏上了一場未知的獵艷之途。在路上,接二連三地發生狀況,可謂笑料百出。與此同時,跟隨著主人公的腳步,我們也看到了沿途中旖旎的自然風光。郝義以去給劇組送道具的名義說服耿浩和自己一起上路,于是映入觀眾眼簾的是郝義口中的“一夜愛情之都”——天門山。人頭攢動的夜市、熱鬧的拍賣現場、精彩的歌舞表演……夜晚的天門山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誘惑。而大理則在導演干凈利落的鏡頭語言下,顯得格外美麗。影片中對于大理風光的展現,主要是通過康小雨的視角展開。城樓古樸大方、洱海水波彌漫、陽光明媚燦爛……一塵不染的大理讓人放下了心中所有的防備,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舒適與愜意。來到大理的康小雨像眾多外來的游客一樣,她頭戴帽子,背著背包,手拿雨傘,一路邊走邊看,在流動的風景中慰藉著自己那顆孤寂的心靈。
其次,寧浩通過人物踏上旅途的故事,展現了他們的抗爭或反叛。黃渤飾演的耿浩原本是一個歌手,但結婚后的他為了擔負起肩上的責任,成為一家二手音響店的老板。不想人到中年,他卻遭到了妻子的背叛。面對妻子的出軌行為,耿浩備受打擊,深深地陷入痛苦之中無法自拔。在郝義的勸說下,耿浩決定在旅途中釋放自我。實際上,耿浩踏上旅途,尋求刺激的舉動,是他對前妻出軌行為的控訴、情感上的宣泄與反抗。而認識耿浩之前的康小雨在生活中處處不如意,同時她還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大齡女青年。
寧浩的電影《心花路放》塑造的主人公耿浩在婚姻和事業雙重失敗的打擊之下,選擇離開,踏上了獵艷之旅,以此來逃避婚姻的失敗,回避前妻的關心。旅途中一次次獵艷的失敗,使主人公陷入空前的絕望之中,但也使他在絕望之下找到了希望。
首先,作者塑造了一位逃離式的人物——耿浩,也就是電影的主人公?;橐黾彝サ钠扑楹褪聵I的失敗把耿浩拖進了無盡的痛苦中。電影在開始時,便是耿浩瘋狂地用電鋸將一件件家具分割成兩半的鏡頭。在得知妻子選擇放棄財產后,他變得更加憤怒,而后他鼓著勇氣來到“小三”居住的小區想給其一錘子,最終卻以失敗告終。電影由此展現了耿浩極度苦悶與憤怒的內心世界。導演寧浩通過一個個特寫鏡頭:極端破壞式的財產分割,對妻子代理律師的憤恨,意圖攻擊小三的失敗,酗酒進醫院后情緒的爆發,一步步將耿浩心中的失意與痛苦推向高潮,為開始獵艷之旅做好了鋪墊。
其次,寧浩導演通過獵艷之旅使耿浩逐漸重拾對生活的信心。鐵哥們郝義不忍看到耿浩的傷心難過,為了幫助他盡快走出過去的陰霾,以給劇組送道具的名義,生拉硬拽拖著他前往大理,由此踏上了三千公里的獵艷之旅。在獵艷的途中,他們遇上的第一個對象是“阿凡達”女郎。經過一番思想的交流與碰撞,郝義成功“釣到”了姑娘。而耿浩卻為此變得更加煩悶。他們遇到的第二位姑娘是一個90后“殺馬特”,在郝義的預先鋪墊下,在被自己的“流血犧牲”感動下,耿浩贏得了女孩的芳心,差一點就取得了成功。而此時正牌男友的出現打斷了一切,艷遇半途而廢。第三位姑娘是在兩人發生爭執,將癱瘓的汽車扔在路上時遇到的。這位名叫思晴的姑娘身材高挑,模樣清秀漂亮。當耿浩對思晴產生朦朧的情感后,生活又和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機場外,思晴與一個女子擁抱親吻,原來思晴是一個同性戀。為了從過去的陰霾中走出來,開始新的生活,耿浩踏上了獵艷之旅,但屢屢失敗的經歷,讓耿浩一次次絕望。在絕望中,耿浩再次來到大理,試圖在那里放下一切。
《心花路放》塑造的男女主人公——耿浩和康小雨,他們在旅途中也許經歷了一次次失敗的打擊,一次次親友的勸說,但從未放棄對心中愛情的追尋。特別是男主人公耿浩,在歷經一次又一次情感的失意后,最終還是重拾對生活的希望,重拾自己的夢想。
首先,《心花路放》中男女主人公在旅行的路上追尋內心的平靜,追尋心中的愛情。男主人公耿浩因妻子的背叛和拋棄,被鐵哥們郝義拽上一同踏上了獵艷之旅。但是從第一個姑娘選擇郝義到與“殺馬特”姑娘理念的差距,耿浩心中郁積已久的憤懣之情逐漸爆發。在機場與前妻通電話得知前妻即將結婚的消息后,他選擇不回北京,而去與第三個姑娘思晴進一步接觸。滿懷著美好的希望,回頭去尋找路上遇到的第三個姑娘時,耿浩卻驚訝地發現她是個同性戀。在屢次失敗之后,耿浩決心用金錢去獲得一次成功的獵艷。他以金錢為誘餌,最終逼迫夜場女子對他說出了“我愛你”,但這一切因“阿凡達”姑娘的突然出現戛然而止。至此,耿浩的內心逐漸平靜下來。而女主人公為了逃避親朋好友的催婚壓力而踏上了去大理的路途。她滿懷希望,內心渴望著在旅途中遇見生命中的白馬王子,而在酒吧與陌生男子和無良老板的接觸,使她無法接受人們口中所謂的艷遇,直到影片的末尾男女主人公的相遇才使得他們找到了心中的愛情。
其次,《心花路放》中男主人公的追尋愛情之旅同樣也是他的成長之旅,在尋求愛情的過程中他逐漸走向成熟,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愛人,逐漸收獲了愛情。耿浩自“阿凡達”姑娘選擇郝義后,心中郁悶的同時回憶起與前妻的點點滴滴,他認為生活使他放棄自己曾經的光榮與夢想。這種放棄使他不再是前妻眼中原來的自己,這正是他婚姻失敗的直接導火索。與“殺馬特”姑娘的接觸,使他認識到自己已經老了,與90后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次失敗的接觸使他放棄獵艷,又想念起前妻,固執地非要回北京,這使他再次陷入過去的痛苦之中。與第三個姑娘之間的沖突與交流,使他認識到“正面面對”才是解決問題之道,逃避是沒有用的。用錢買感情的失敗經歷使耿浩認識到錢不是萬能的,金錢買不到真正的愛情。到了大理酒吧中,與老板因前妻的視頻而發生激烈的沖突表明耿浩真正開始直面自己的過去。經歷了一次次的挫折之后,耿浩終于成熟了起來,實現了內心的成長,最終在郝義的婚禮上,收獲了愛情。
《心花路放》中的耿浩,面對妻子的背叛,他有著不甘、有著無奈,但更多的是不舍,于是在一場旅行中他完成了自我的精神皈依。寧浩執導的《心花路放》聚焦小人物在生活中遭遇的情感糾葛,同時以主人公的旅行經歷作為敘事主線,講述現代都市人“在路上”完成的自我尋找與回歸的痛苦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