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
(黑龍江外國語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穿越題材的作品曾經在中西方的電影電視和出版物中屢屢出現,其中有的還獲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雖然最近幾年影視劇中穿越題材的比重逐漸減小,但是觀眾對于這類作品的熱情卻不見減少,其中情節的虛幻性、觀影的獵奇心態是主要原因;但不難看出,穿越題材電影通過時空的倒轉,彌補了人內心的遺憾,平復了內心的焦慮,運用這種虛擬的方式實現了不可能的任務。
對于穿越題材的電影,評論者更多關注的是其中時間的巨大跨度,人物在歷史中或者在未來完成了內心的追求與夢想,將古人的“一枕黃粱”進行了現代的演繹。但是從整體來看,穿越題材電影中的空間形態更為突出,真正實現時空的相互轉化,同時也通過重復性的空間展現,釋放了現代人的多重焦慮。
在現代主義的觀念中,空間、時間與社會歷史形態和觀念有很大的關系,波特萊爾提出了空間的“片段化”和時間的“瞬息化”。穿越題材電影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將時間空間化,時間本是空間的限制,但在穿越電影中則通過人為的方式(如《古今》中儀表盤被打壞)中斷處于不同時代/段的人物的經歷,將虛擬的歷史現實化。歷史與現實中的故事往往因某種空間要素得以聯結,這些空間要素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1.實體化的現實空間。電影藝術因其自身的鏡頭優勢,可運用多種形式的蒙太奇將不同的場景并置起來。國產穿越電影往往選擇相對密閉空間如洞穴(《神話》《古今》《大話》)、居民樓(《超時空》),這種空間實現了時間的消遁,通過鐘表、色調或人物裝扮即可實現同一空間不同時間的展現。在這種實體化的現實空間中,人物需要通過某種具體行為實現空間的動態性與可視性,如進入洞穴/居民樓等。
2.意象化的隱喻空間。意象也是電影鏡頭藝術中非常關鍵的要素,這種反復出現在電影中的意象起到了將電影主題意蘊現實化的效果。國產穿越電影中常見的意象有古墓(《神話》《古今》)、畫像(《神話》《大話》)、石頭(《神話》《無限》)、門(《神話》《古今》《超時空》《大話》)。其中以“門”最為常見,出現頻率最高。“門”在文化中代表著隔絕與溝通的雙重意蘊,因“門”的關閉,空間被切割,同時也因“門”的打開,時間實現穿梭,空間重新并置。通過“門”,歷史與現實得以連接,歷史中的人與現實中的人也得以相遇。同時“門”的關閉或毀滅也暗指了這種“穿越”的不可復制與虛幻的特點。
3.虛擬化的象征空間。穿越題材作品因其后現代特征往往被評論家所詬病,它以近于游戲的方式讓接受者尋找到精神的慰藉與逃避現實的快感。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國產穿越電影中,創作者運用虛化的方式傳遞了更為深層次的觀念,即對某種世俗觀念的解構,如長生不死(《神話》《古今》)、起死回生(《大話》)、榮華富貴(《超時空》)等。電影通過人物的選擇彰顯了某種哲學或宗教意蘊,將對命運拯救的落腳點放置在更傳統的愛情(《神話》《古今》《無限》《超時空》)或披著佛法外衣的愛情(《大話》)上。從這個角度說,穿越題材的電影實現了現代人某種焦慮的宣泄。因而,“穿越”只是實現了這種空間的同時性或并置性,其故事的內核依然是對愛情、戰爭、死亡三大母題的表現。在此過程中,人物的欲望得以弱化,完成近似于“人—神”的轉化。
穿越題材的電影實現了這種空間障礙消除基礎上的時間跨越消失,主人公可以借助某種方式打破過去和現在之間的時間障礙,實現空間的整一。如《秘密》中相差20歲的葉湘倫與路小雨在琴房相遇,并在這個空間中,借助彈琴的方法,兩個人可以相互穿越。空間成為時間凝縮的最好的表達。而在《古今》和《神話》中,都是將2000多年的時間在秦陵中整體展現,在這兩部電影中,無論是吃了不死藥的蒙天放還是玉漱公主,都與所謂的“轉世”的愛人相遇,時間在這里完全以空間形態進行了傳達。
穿越題材作品最讓人詬病之處在于穿越的條件和方式,如電視劇中的觸電(《步步驚心》)、跳井(《宮鎖珠簾》),幾乎都是瀕死狀態。如不考慮穿越的方式,單從敘事頻率的角度來看,電視劇的穿越是單一性的,穿越是開始,反穿越即結束。而電影中的跨時空穿越往往是重復性的,電影作品中空間形態的無限循環,形成了多種敘事功能:
1.情節推動功能。穿越電影包含了多種常見的情節模式:尋寶模式、復仇模式、救贖模式、英雄救美模式等。在這些故事的情節線展開中,空間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尋寶模式中的正邪兩派墓穴奪寶成為《神話》《古今》的故事高潮;小人物空間錯位中成為英雄的起點是《大話》的故事結尾;現代人的迷失在空間的選擇中獲得救贖,出現了《超時空》的雙結尾。情節發展過程中,人物通過對生死、愛情等抽象意義的選擇,改變了命運,同時實現了靜態空間的動態化。
2.以空間循環推進敘事功能。在穿越電影中能多次看到空間的重復,這種重復看似是同一畫面的反復,但人物卻因為空間形態的一致而出現了視角的微妙變化。
如《大話西游之月光寶盒》中的主要場景在五岳山的盤絲洞,設置在山洞中本身就帶有了重生即打通時空的意圖。電影以山洞的洞門將孫悟空、二當家與春十三娘、白晶晶分隔于同一空間的不同位置。通過月光寶盒,孫悟空實現時間逆轉,在洞中重復進行阻止白晶晶自殺的奔跑行為。而在這一場景中,對于孩子的歸屬,春十三娘早知,二當家是才知,孫悟空是不知,白晶晶是誤知;重復之后的場景中,空間形態不變,人物關系不變,變化的是此時孫悟空已知,而只有白晶晶依舊誤知。從敘事學的角度來看,人物視角發生了變化——孫悟空由限知視角變為全知視角;人物的立場也發生了轉移——孫悟空從純客觀的立場變為既可解讀別人也可解讀自我。但空間的循環、時間的逆轉并沒有改變這四個人的關系和結果,最終,孫悟空再次試圖穿越時,空間和時間形態都發生了錯位:時間倒錯,未回到白晶晶試圖自刎之時,而場景也發生了變化,盤絲洞并未命名。
3.人物形象塑造功能。穿越電影中空間看似是靜態的,但由于人物與空間的同一性,人物性格的發展在空間中展露無遺。這種動態既可以是“人物頭腦中構想的內在環境”,也可以是“外部物質世界與內在想象世界的交替”。
如《神話》中恪守考古學者職業道德的杰克在空中皇陵真正相信了千年不死,歷史/夢境與現實完美統一;而玉漱因歷史與現實的合一(“穿越”)最終選擇了空間的固守,為等待蒙毅而在皇陵中葬身。《秘密》《古今》《超時空》中都存在這種歷史與現實、夢境與現實的多種交替,在這種交替中,人物通過比較進行了有效的選擇,并通過選擇吸取了經驗教訓,在夢境與現實的重復穿越中得到成長,最終完成了人物性格弧線的展示。
“循環的時間框架”“背離了時間的不可逆性,從單純的線性邏輯變成了圓形邏輯,時間具有了空間形態。”無論是哪種穿越的媒介,穿越本身便是意義所在。如果不考慮這種現實性的表達,穿越的方式完全可以看作是一個“漂浮的能指”(拉康語),方式是什么、原因是什么都可以忽略。電影中反復出現的穿越則恰恰是這種能指的現實展現,它本身便是重復性和開放性的。
包亞明提出:我們現在處在一個“空間障礙崩解”的時代,全世界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距離看似越來越近,但是人與人之間真正的交流卻越來越少,信任感降低,親密感降低,在這種情勢之下,對于歸屬的找尋則成為現代人焦慮的表現之一。穿越題材作品本身就表現了人類的一系列深層心理動因:死亡本能、生存焦慮、欲望的排解與釋放。這和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有關。
傳統文學中也存在穿越的情節,如古典小說《桃花扇》《聊齋志異》等就經常有生死的穿越,這其中表現了創作者“窮極而作”的創作心理。現代的穿越題材也是如此,如為了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國產的穿越題材電影讓主人公在面臨生死抉擇時靈魂穿越至另一個時代,如《秘密》里時間的穿越。主人公在現時的空間中處于死亡或者昏迷狀態,而在過去時空中生活,似乎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弗洛伊德所解釋的拉丁古諺:“如果你想活著,準備去死。”對于死亡的恐懼讓從古至今的人都嘗試突破個體時間的限制,因而在穿越題材中出現了極為特殊的現象:時間在穿越電影中中斷,而空間則無限膨脹,主人公處于不老不死的狀態。正如齊美爾在論及“門”的象征意蘊時所提到的:“我們所追求的有限總是局限于任意一點有形的或先驗存在的無限之中。”在觀影的過程中,觀眾通過銀幕這一鏡像,踐行了理想化的超出時間限制的美好狀態。
穿越題材電影的大量出現,還與現代人的心理狀態,特別是因為選擇過多而產生的“后悔”心理有關。后悔是“將事件的真實結果和可能發生的一個比真實結果更好的假設結果進行比較而產生的痛苦情緒的過程”。“社會的選擇度與后悔情緒成正相關,在選擇度越大的文化背景之下人們會感到愈加痛苦,因為他們總想著那些更好卻失去的各種機會。”正因為存在大量的與選擇、婚戀、金錢、成就等相關的“后悔”情緒,穿越電影實現了現代人的焦慮的宣泄與疏導。而這種疏導的關鍵點在于時間的選擇,也因為這種情緒和選擇的可逆性,穿越電影中的時間表達借助空間實現了凝滯狀態。凝滯的表現即在于特定空間中的人物穿越后帶有歷史與現實的雙重優勢:對歷史事件的了解帶有了先知的特征,對現實迷惑或困境實現一種超越性的逃離或者是解決現實困境的意圖。人物往往是現實中的失敗者與歷史中的超越者與勝利者。
當然,眾多穿越題材電影無外乎傳遞這樣的觀念:機會可逆和時間倒轉不能改變結果,如同觀眾在電影院沉浸于虛幻的現實而電影結束就回到了不可改變的現實中。
國產穿越電影中呈現出了對空間不同的表現,這種空間往往是未經世俗污染的原生態空間,人物在這種帶有原始色彩的空間中進行選擇。弗洛伊德所研究的多重二元對立命題,如“正常的/病理的、清醒/瘋狂、真實/想象、經驗/夢幻、意識/無意識、生/死”在國產穿越電影中進行了并置,并顯示出發展的雙向性。傳統文化規約中往往主要呈現為第一項欲望,而穿越電影將其合理性表現為:將第二項的壓抑進行釋放,“理解邊緣的或離格的一項,成了理解據說是居先那一項的先決條件。”做出這種方向選擇的則是居于此種“空間”的穿越者。
注釋:
① 本文涉及的電影有《古今大戰秦俑情》(下簡稱《古今》)、《大話西游之月光寶盒》(下簡稱《大話》)、《無限復活》(下簡稱《復活》)、《超時空同居》(下簡稱《超時空》)、《不能說的秘密》(下簡稱《秘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