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典] 羅拉·A.阿克斯特倫
很多年前,我就注意到了這種無以言表的氣氛,當時我正和幾位小提琴家和貝斯手吃飯。一般而言,他們一周的工作要么是給諾貝爾獎頒獎典禮演奏,要么是為瑞典王室舉辦私人演出。
在這里,約定俗成的著裝規范是:女士們穿著藍色牛仔褲,搭配寬松的上衣,男士們則身著裁剪更為考究、更加修身的服飾。
我們周圍彌漫著一種適度的氛圍,每個人的言談舉止似乎都不會出現毫無理由的自我吹噓,也沒有人愿意透露個人信息,除非有賓客專門問起。
有好幾次,我們開的玩笑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而這種情景似乎讓他們感到特別舒服。我們所處的那間小公寓里彌漫著溫暖和滿足。
那個潛意識的時刻突然而至,“拉戈姆(lagom)”作為一條無聲的規則開始清晰地在我這個瑞典新居民的影子中凸顯出來。盡管如此,我還是將它歸因于朋友之間的樸實與謙遜。朋友們很快就相互熟識,覺得沒有必要炫耀,或是獨霸整個談話。
直到這種沉默的風氣在一個截然不同的場景中再次出現,我才意識到它算得上一種得體的行為,也是一種形式上變化多端的公共準則。
那時我們一群人從瑞典的拉普蘭飛往斯德哥爾摩,大家都站在行李傳送帶旁,沉默地等待著延遲到來的行李。除了熟人之間偶爾有些交流外,陌生人在這長達30分鐘的延遲里都沒有互相攀談。換作在別的地方,我準會推推身邊的乘客,隨后我們便會毫無顧忌地大聲叫嚷,對遇到的困境相互安慰。然而在這里,陳述顯而易見的事實似乎是沒有必要的。
這種認知隨后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有一次,我去上瑞典語課遲到了,我已經做好準備要向老師解釋我遲到的原因。
“不需要,”一名當地人急忙給我建議,“沒有必要解釋你遲到的原因,只要為你的遲到道歉就行了。”也就是說,我無須分享更多不必要的信息,尤其是在沒有人問起的時候。那一刻完全把我帶回到與小提琴家和貝斯手一起吃飯的場景之中。
我現在可以更加清楚地審視這一原則。“不要太多,不要太少,”它低聲說,“只要剛剛好。” 不是中間,不是平均,沒有自滿,恰如其分就好。
拉戈姆,不只是過上平衡的生活,更能找到專屬于你的完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