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布赫逝世一周年之際"/>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王樹盛
2017年5月5日,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民族工作領導人,第八屆、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布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在布赫逝世一周年之際,本刊發此文予以紀念。
布赫,原名云曙光,蒙古族,1926年3月出生于內蒙古土默特旗(今土默特左旗)塔布賽村一個革命家庭,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領導人烏蘭夫的長子。1939年,年僅13歲的布赫,按照父親烏蘭夫的安排,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與姐姐云曙碧一起,毅然決然地離開母親和家人,冒著生命危險,從被日本侵略者占領的家鄉出發,長途跋涉,奔赴革命圣地、全國敵后抗日指揮中心延安。在艱苦的抗日戰爭環境中,布赫在延安度過了他長身體、學知識的少年、青年時期,先后就讀于陜北公學、延安民族學院、延安大學民族學院,其間,布赫珍惜每時每刻,勤奮學習,刻苦磨煉,獲得了品學兼優的成績。

1942年,年僅16歲的布赫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共產主義戰士。抗日戰爭勝利后,1946年初,風華正茂的布赫離開給予他知識、育成他無產階級人生觀的延安,來到剛從日本侵略者鐵蹄下解放出來、當時是晉察冀邊區黨政軍領導機關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以下簡稱“聯合會”)總部所在地——張家口。布赫一邊在聯合會組織部工作、一邊等待分配,不久后被分配到赤峰內蒙古自治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擔任中學部副主任兼政治教員。業余時間,布赫到學院附近去做社會調查時,發現群眾中不少人不了解中國共產黨,特別是受日偽統治時期殖民宣傳和國民黨反動宣傳的影響,不少群眾同共產黨及其軍隊還有距離。進一步了解情況后,布赫主動請纓,組織業余宣傳隊,通過文藝表演等形式,到群眾中間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和民族政策,揭露日偽宣傳的欺騙性和國民黨的反動性,以此喚醒民眾,提高群眾覺悟。宣傳隊的宣傳效果很好,不僅很受群眾歡迎,也感動了學院領導。不久后,學院領導考慮到當時解放戰爭形勢需要,決定把組建起來的業余宣傳隊改建為赤峰內蒙古自治學院宣傳隊。這支由學院中能歌善舞的男女青年組成的文藝隊伍,從此活躍在卓索圖盟(今遼寧西部、河北東部、內蒙古東南部)城鄉和解放戰爭前線。他們冒著解放戰爭的硝煙,在極為艱難的戰爭環境下,深入群眾和前線自衛軍部隊,通過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有效提高了群眾的革命覺悟,鼓舞了前線子弟兵英勇作戰的士氣,激發了群眾積極支援前線的熱情,掀起了有志青年踴躍報名參軍參戰的熱潮。
1947年初,聯合會領導機關從張家口東移,原活躍在察(哈爾)錫(林郭勒)前線的、由革命文藝工作者周戈帶領的內蒙古文工團隨聯合會領導機關東移,來到了昭烏達盟(今赤峰市前身)。那時,布赫率領的赤峰內蒙古自治學院宣傳隊也由卓索圖盟前線轉移到昭烏達盟。聯合會根據當時形勢發展的需要,將內蒙古文工團、赤峰內蒙古自治學院宣傳隊這兩支文藝隊伍合并,在內蒙古自治政府誕生前夕,組建了由周戈任團長、布赫任中共黨支部書記兼副團長的內蒙古文工團(以下簡稱“文工團”)。這個擴大了的文工團剛一建立,就接受了聯合會交代的一項重要任務——排練慶祝內蒙古自治政府誕生的文藝節目。全體團員都很激動,很快投入到緊張的準備工作中。這時候,布赫又接到了參加創建內蒙古自治政府的人民代表會議的通知。那段時間,布赫既要與周戈一起領導文工團的演職人員排練節目,又要做參加人民代表會議的準備,異常繁忙。當人民代表會議上出現不同思想認識的斗爭時,布赫堅定地站在黨的立場上,積極做代表的思想工作,使代表們的思想統一到中國共產黨的主張上來,為圓滿完成人民代表會議的歷史使命、成功創建內蒙古自治政府發揮了積極作用,作出了應有貢獻。在文工團排練節目的過程中,布赫與周戈配合默契,加上全體團員的努力,共同為內蒙古自治政府順利誕生獻出了一場深受會議代表和群眾歡迎的好節目。兩項任務的圓滿完成,極大地提振了文工團全體演職人員的精神,也提高了布赫在團員中的威信,為內蒙古現代文化事業不斷發展開了好頭。這支紅色的文化隊伍,由此走上了大踏步前進的征途。
從194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政府建立,到1954年蒙綏合并建立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局,再到1966年“文革”開始前的19年間,布赫一直任文工團和內蒙古自治區文化部門領導職務。其中,從內蒙古自治政府誕生到蒙綏合并的7年間,文工團充分發揮了“老母雞”作用,培養了一大批文化方面的專業人才和管理干部,為蒙綏合并后建立健全內蒙古自治區文化管理機構和文化事業單位提供了充分的干部儲備,也為內蒙古文化事業的快速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總之,在內蒙古文化戰線工作的這段時間里,布赫認真貫徹中國共產黨的文化工作方針和毛澤東文藝思想,帶領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局干部和全自治區文化工作者奮發努力、扎實工作,推動內蒙古文化事業不斷發展進步,特別是推動內蒙古現代民族文化事業從無到有,使其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內蒙古草原上成長起一大批文學家、歌唱家、舞蹈家、畫家、書法家等,創作出大量具有不同藝術形式和風格的作品。在這一過程中,布赫自己也成為戲劇、歌曲、詩詞、書法等多方面的文化名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布赫的支持下,適合牧區特點、深受牧民群眾歡迎的文藝團隊——烏蘭牧騎于1957年在蘇尼特右旗建立,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贊揚,全國文藝界發出了“向內蒙古烏蘭牧騎學習”的號召,全國牧區紛紛成立了烏蘭牧騎,周恩來總理還曾指示烏蘭牧騎到全國巡演。2017年,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烏蘭牧騎創建60周年之際,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的烏蘭牧騎隊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報告了烏蘭牧騎60年來的成長與進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的回信中,稱贊烏蘭牧騎是“全國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

1974年,布赫先后在包頭市委、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任領導職務。在他恢復工作的頭兩年,“四人幫”還在臺上,“造反派”有恃無恐,時而作亂,導致遭受迫害后復出工作的領導干部在開展工作時困難重重。面對這種情況,布赫堅決維護黨的原則,力求把主管的工作做好。“四人幫”被徹底清除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布赫大力落實黨的政策,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積極開展維護團結與穩定社會的工作,盡可能地挽回“文革”造成的損失。
1981年至1993年,布赫擔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政府主席。時值改革開放,為了把內蒙古自治區的工作做好,布赫與時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密切配合,解放思想,銳意改革,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積極尋求符合內蒙古自治區實際的改革方案和路子。其間,內蒙古的農村較早地實行了土地與產量雙承包的聯產承包責任制,牧區也在全國率先實施了草畜雙承包責任制。他還積極為工業企業松綁,給企業盡可能多的自主權。內蒙古的基層干部和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普遍被調動了起來,內蒙古的各項事業快速發展,城鄉牧區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很快消除了“文革”的不良影響,維護了民族團結,形成了社會穩定、邊疆安寧、人民安居樂業的大好局面。
1993年3月、1998年3月,布赫先后在第八屆、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連續工作10年,先后負責聯系全國人大常委會民族委員會和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其間,布赫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履職盡責。為了做好全國人大常委會民族委員會和農業與農村委員會的立法和執法監督工作,布赫深入民族地區和農村調研,撰寫了多篇調研報告,在我國改革開放時期的立法和執法監督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這一時期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布赫一生勤奮,善于思考,勤于動筆,走到哪里寫到那里,留有5卷文集,還有詩集、書法集、民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專著出版。這些作品是理論性、思想性、實踐性都很強,多為實踐經驗總結,通俗易懂、思想深刻,是很受讀者歡迎的寶貴精神財富。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