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丁
生離死別,往往都由命運說了算,能把握的必然的東西微乎其微,所以算命流行了幾千年。“來不及”成為每個人都面臨的問題,但不是每人都如此清醒,會時不時發出這樣的感嘆,有的還虛度年華打發日子抱怨成長太慢終點太遠。
什么“來不及”?愿望和現實存在時空的距離就會讓人來不及,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愛情是這樣。流行的情歌中有很多支歌名叫“來不及”的,其中蕭賀碩填詞的一首這樣唱道:“愛得永不止息,愛得狂風暴雨,愛到最后卻輸給一句承諾的猶豫,以為不會消失的,你的背影,轉身已來不及,理所當然的反擊。”又嘆“時間埋下的伏筆,過猶不及的游戲,一念之間已來不及”……
來不及很普遍,很嚴重。為什么許多人沒有清醒認識,主要是缺乏比較。無論是階段還是終極目標,往往需要比較。并不是每一個出現在你面前的目標都是你最需要和最適合的,只有在比較之后才能獲得。
作為一個世界500強公司的總裁,喬布斯曾經叱咤商界,無往不勝,在別人眼里,他的人生當然是成功的典范。但是他在臨終遺言中表示:除了工作,我的樂趣并不多,到后來,財富于我已經變成一種習慣的事實,正如我肥胖的身體——都是多余的東西組成。此刻,在病床上,我頻繁地回憶起我自己的一生,發現曾經讓我感到無限得意的所有社會名譽和財富,在即將到來的死亡面前已全部變得暗淡無光,毫無意義了……只有記憶中沉淀下來的純真的感動以及和物質無關的愛和情感,它們無法否認也不會自己消失,它們才是人生真正的財富。這個帖子已經傳播很廣。
喬布斯是聰明絕頂的,但是他比較得遲了。
大多數事情“來得及”比“來不及”來得好,所以世界上有很多技術做到了“越來越快”。比如安置在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藍色基因/L”,研制者為美國IBM公司,浮點運算速度為每秒280.6萬億次;作為目前最快速的地面交通工具,磁懸浮列車技術克服了傳統輪軌鐵路提高速度的主要障礙,發展前景廣闊。超導磁懸浮可達500-600公里/小時。對于客運來說,它大大縮短了乘客的旅行時間。這些越來越快的技術對于百姓來說并不是都需要的。比如浮點運算,比如火車旅客需要欣賞沿路窗外的風景,降低出行的成本,希望和陪伴者多一些共處的時間,慢些又有何妨,慢比快好。生活中,快節奏給我們帶來過多的壓力,慢生活乃是更值得追求和盡情享受的。
比如微信朋友圈里的那些帖子,更新之快、量之多也讓我們來不及打開和轉載、收藏。
各種來不及其實都是有原因的,比如原定的目標本來就不切實際,事情到最后不可能達成目標,來不及是必然的。春秋戰國時,很多諸侯都想成就霸業,但自身問題一大堆。不實行“商鞅變法”,不“三跪求賢”,外交上又不能識破秦國遠交近攻的“連橫”策略,到頭來來不及調整應付,被秦國一一吞并。還有的就是在進行的過程中出了狀況,受了誘惑,偏離了原有的方向,如李自成和洪秀全的農民起義軍造反一時成功就想榮華富貴做皇帝,貪圖享受,結果來不及鞏固政權就被滅了。
謀事在人,來得及和來不及其實是人生和所有企事業單位都要面對的課題,所以科研咨詢規劃設計和審計機關應該就此立項,確定各種“來得及”“來不及”項目,這篇文章做好了,南轅北轍和浪費精力的遺憾就會減少,事半功倍則可能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