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濰坊職業學院
互聯網等新媒體、新技術逐漸普及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與時俱進,在遵循教育工作普遍規律的基礎上,創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內容、載體和互動機制,提高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時效性。思想政治工作內容、教育媒體以及思想政治工作互動機制的創新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重點,本文以濰坊職業學院為例說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取得的進展。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應該有鮮活的時代特色,高職院校的宣傳思想工作應該深挖時代感強的鮮活內容,為了解決學生現實問題,以活生生的人和事的現身說法幫助大學生克服人生觀、價值觀中的困惑與迷茫、使其看到前進的曙光,找到自信。平凡人的可以有不平凡人生、平凡的崗位也能做出不平凡事跡,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來源于社會生活實踐,從生活實踐中挖掘素材并影響學生的心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衷。
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信息傳播迅速,同時良莠不齊,有真有假,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之一,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越來越鮮明的網絡化,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更應該有鮮明的政治立場與思想政治覺悟,引導學生客觀公正評價社會現象,增強網絡正能量。
創新教育內容是根本,傳播媒體是形式載體,互聯網技術使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媒體更豐富。教育媒體的創新更應注意當代大學生的年齡心智特點,他們年輕充滿活力善于接受新知識,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完全確立,社會閱歷不足,情感脆弱不成熟,老一套的說教,教育效果并不明顯,借助互聯網等媒體手段挖掘學生的心理精神需求,把深刻的育人道理通過簡短喜聞樂見的網絡載體吸引學生眼球,從身邊的發現可以入心入神,教育效果深入人心。
教育工作是雙向的,不是單純的說教,思想教育工作效果的套通過被教育者的互動來反饋。在互聯網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的高互動性需求更加明顯,因此互動機制的創新,能夠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優勢,同時凸顯網絡技術的時效性。
在互動平臺的選擇方面,在互動平臺的建設應注意加強“課內課外、網上網下、校內校外”多維互動,在互動內容方面應抓住典型事件的有效碰撞。因為青年學生的思想狀況在不斷發生變化。網絡時代,信息更新迅速,思想交互的時空變換廣袤迅捷。因此在促進人機互動、人人互動的過程中把握好時間與空間節點,實事求是,辯證客觀,針對典型事件引發的社會討論與反應,在大學生心中相互碰撞、相互啟迪。
針對有爭議的理論熱點,及時灌輸宣傳當代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是當代大學生在理論爭議過程中中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此外道德觀通過互動也會引起共鳴,思想政治工作以人為本,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關照學生的成長、服務學生的需求,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提高文化素養,使其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應通過“課內課外、網上網下、校內校外”多維互動讓師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形成道德認同、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
另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僅僅是做學生的工作,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高職院校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覺悟更能引領促進廣大青年學生更好地成長,學校方面應該全程全員全方位展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覺悟,他互動范圍擴展到全校全社會中去,教育教學工作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充分利用校園網絡平臺與互聯網技術充分調動廣大師生的參與性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教學相長,都需要通過創新互動機制積極探索、形成共識。
濰坊職業學院從2017級開始實施大學生導師制。導師的選拔注重選拔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專業知識豐厚的教師擔任學生導師。學生方面根據自己意愿、興趣選擇導師。雙方可以實現雙向選擇。大學生導師學習的指導教師,又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者。導師的指導引領工作:不僅通過日常教學實踐活動實現,在多媒體環境下可以通過電話、郵件、微信等網絡交流平臺等多種方式實現。
大學生導師制的實施,充分挖掘教師的育人潛能,讓教師的教育功能滲透到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等各個環節,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創新精神和專業實踐能力。
互聯網形勢下,各職業院校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不斷創新,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微信網絡教育形式不斷更新。例如濰坊職業學院在宣傳重要思想政治理論方面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在校學生積極下載注冊“四進四信”學習專用APP等應用程序,APP等程序將成為今后團課開展,政治理論學習的重要工具。可以通過APP及時召開學生網絡會議布置學習任務,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習情況及時進行反饋交流。網絡化、新媒體化是學生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