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翠平
山西潞安礦業集團公司常村煤礦幼兒園
3-6歲的幼兒思維活躍、可塑性強、想象力豐富,是創造力發展最有潛力的時期。幼兒美術教育的開展學習的不僅是專業的繪畫知識,更多的是提升了一種內在感知力,幼兒常常通過美術活動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認識與情感,這對于創造力的提升有很重要的作用。
幼兒園是孩子離開家庭進入社會所接觸的第一個場所,幼兒園的教育作為基礎教育,對幼兒的引導作用不言而喻。此階段教育對于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奠定日后學習基礎有重要作用。開展幼兒美術教學正是根據幼兒的能力發展規律設立的,可以說,幼兒的美術教育活動對于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既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學前兒童健康發展的需要。首先,就社會發展的需要而言,創新是促進社會發展的有力動力之一,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擁有創造力就是擁有了發展的主動權,所以社會對人才創造力的需求也就越大。幼兒的創造力是很豐富的,但需要激發,在幼兒的世界中,他們往往具有不同于我們成年人的思維,所展現的繪畫世界充滿著樂趣和純真,所以,美術教育活動的開展能夠讓幼兒盡情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在創造力的培養方面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就學前兒童健康發展的需要而言,學前兒童的教育,要多次采用啟發式教育,讓幼兒在啟發中得到了想象的空間。并且學前教育階段能力的培養會為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從以上兩個方面來講,就可以看出,在幼兒的美術教育活動中,培養創造性是非常重要的。
有趣的學習活動才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才能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所謂“幼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的材料的興趣”。所以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一定要注意選擇好教學素材,這樣才能保持幼兒長時間的注意力和愉快的心情。選擇原則一是要符合幼兒年齡特征,二是教學素材本身形式新穎、富有情趣。比如:小班美術活動貼紙“裝飾夜空下的樓房”要求幼兒將黃色的紙撕成亮著光的窗戶,然后將這些紙片貼在以高樓為背景的圖片上。夜晚亮燈的樓房是城市中點綴,孩子們喜歡晚上亮燈的房間,對于粘貼窗戶也是非常感興趣。而且這個活動要求孩子動手撕紙,幼兒的操作性很大,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對于“窗戶”的位置,全憑幼兒的知識經驗,對幼兒創造力的可塑性比較大。
幼兒本就是不成熟的個體,生活經驗、知識經驗不足,從而創作力有限。因此,在日常教學生活中,教師和家長都要注意幫幼兒積累生活經驗,多加引導,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想象力,為提高創作力奠定基礎。比如,在幼兒貼紙填色“裝飾圣誕樹”美術活動中,孩子們要將圣誕樹上的禮物填色然后貼到圣誕樹上。圣誕樹上的禮物需要孩子們用自己的想象力來涂色,對于裝飾也需要孩子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完成。最終我們發現,雖然素材都是一樣的,但是孩子們做出來的圣誕樹千差萬別。有的色彩鮮明,裝飾也是搭配很好看,知道最頂端放一顆圣誕星。而有的圖的顏色一般,千篇一律,裝飾起來也不好看。這就是孩子生活經驗不同,想象力創造力不同所造成的。所以美術教育活動中我們要注重幼兒經驗的積累,激發創造力。
發散性思維是幼兒創造的主要成分,在創造性的美術活動中,教師要設計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征又富有想象的教學活動。從而啟發、誘導和訓練幼兒的發散性思維來培養幼兒創造思維和發展創造能力。如:在大班我們就可以開展這樣的活動,只告訴幼兒一個主題“快樂的星期天”來讓幼兒進行繪畫。教師可以先讓幼兒來說一說自己在星期天干什么?和誰一起去了哪里?怎么去的?對于能力強的幼兒要求他們用連環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對于能力差的幼兒,教師可以讓他們繪畫其中的一段。這樣每個孩子都得到了一個主題,并且是幼兒自己通過想象進行繪畫的,每個幼兒雖然主題一致,但是他們的內容卻是不一樣的,每個孩子都要通過自己的想象,自己的創造才能完成,并且在完成后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當今社會處在一個挑戰性、創造性的時代,對于人才的要求也是創造性人才。所以人的創造力要從小培養。幼兒只有在不斷的創造過程中,積累豐富實戰經驗,從而為以后的創造打好良好的基礎。大人們總是說:“孩子是世界上最大膽的畫家,最有個性的音樂家,最富冒險精神的探險家。”作為幼兒教師這一獨特的行業,作為這些最大膽的畫家、最有個性的音樂家、最富冒險精神的探險家的引路人,我們只有在了解幼兒創造性表現能力特點這一基礎上,來轉換我們的一種古老的觀念,用現代的教學形式,用研究、探索式的形式,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發揮創造表現的一片廣闊的天地。
[1]王陽陽.關于幼兒創造性能力培養的研究[J].基礎教育,2013,2:29-31.
[2]黃立安.綜合美術活動對幼兒創造性思維發展的影響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