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州男人
一 原先,這一個一個都是冷冰冰的方塊漢字,因為一株長勢良好的棉花,變得有血有肉起來,而且十分聽話地分行排列著。
與母親栽的棉花苗一般,疏密有致,恰到好處。
它們放下高傲的身段,回到棉花地旁邊的老屋里,與母親一起,學會過粗茶淡飯的日子。
它們一個一個棉桃般飽滿,它們一個一個棉花般溫暖,共同成就著一首鄉土詩里,那些最美好最感人的意境。
二 這是故鄉正值盛花期的棉地。遠遠看去如一片潔白的云朵,輕輕落在分水嶺朝陽的嶺坡。云朵里有我的老母親,肩背竹籃,雙手是那么嫻熟地,采摘著一朵一朵溫暖的白云。
這是北雁南飛的季節。枝頭上的花事,大都在霜降之前,就已經悄悄淡去。唯獨眼前這些棉花,像母親的小女兒,總也不肯長大。
這是農歷里的故鄉分水嶺。從西北來的風,一天比一天顯得寒意逼人。母親沒有直起腰來小憩片刻,她要趕在寒露之前,將這些云朵般單純善良的孩子,一一接回家。
三 一株棉花的一生是善良的,一株棉花的美麗是慈祥的。
在分水嶺,只有棉花是娘一生中最喜愛種植的作物。
在分水嶺,能與一株棉花結為好姐妹,日子就會多些明媚與陽光,生活就會少些冷漠與寒涼。
如果還有下輩子,如果下輩子能夠選擇成為分水嶺上的一株莊稼,我會毫不猶豫做一株棉花,開粉紅的朵,結青青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