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縣第十二小學/黃志專
一幅山水畫卷,美化眼簾。
山坳間,竹林下,田園邊,水庫旁,一座座民宅屋舍零星點綴。山林,山田,山花,山芼……揮毫潑墨,盡是綠色的寫意、生命的旺盛、大地的活力。
我從山下來,要到山上去。
路上,除了山還是山,還有“小橋流水人家”,為我詮釋了“一重山一重人”與“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概念。
隨處佇立,雖未能“一覽眾山”,卻也開闊視野,拉長了視線。視線所及,皆景致。
山巒起伏的線條,都是行走的方向。隨意從一個點出發,都能通向理想的境地。
綠意蔥蘢的畫面,都是大地的眷顧。隨意從一根草說起,都能彈響心中的樂章。
山外有山的拔萃,都是天然的教誨。隨意從一座山看來,都能放下傲視的心境。
只是看,不敢觸碰。雖然涉足,也是一時。但,你的盛情,已經醞釀好久時日。夏日,熱烈簇擁,在竹林底下或是山林間都是一番清涼、一份靜美,如我歡快的心情。
竹塔,塔在哪兒?
塔,已在竹林人家心中壘筑起來。
無形勝似有形,懸掛四方。
塔,竹塔。竹塔人家。
鳥瞰。屈入的山侖,如臂弓圍,厚實而牢固。橫亙的庫岸,如板直插,寬厚而堅實。泄洪的水道,如管牽引,暢通而無阻。
水從山上來,蓄留于此,成就一汪澄澈。
如大山的眼眸,注視路過這里的每一種過往,無論是身邊的,還是頭頂的,不管你愿意還是不經意地闖入,都是一視同仁。
以大地的胸襟,接納蒞臨這里的每一種游物,無論是游泳的,還是直立的,只要你來,無論親疏,來的都是客,都將視為座上賓。
環視。一切靜默。
微風過處,留給水面一片漣漪,那是風的一幅杰作。小鴨子嘎嘎地游來,在水中親昵過往的倒影。蜻蜓不再點水,立足一根根水草的頂端,怯生生地望著來客……
只是短暫的作為,便一切復原如初。
誰來誰往,都是匆匆過客。
聆聽。幽靜。不敢作聲,唯恐驚擾。
叮咚,或呱呱,或唧唧,或蟈蟈……一首首水庫人家的交響樂時斷時續,時緩時急,時時變換調子……每一個音符,都是為你彈唱。踩上一個音符,飄飛。
空中的云朵,綴滿生命的時空。
驚嘆驚嘆復驚嘆!嘆嘆,撩撥人的情懷。
觸摸,粉嘟嘟的,粉粉的白,如柿霜,甜上我的心頭;又如陽光,燦爛我的衣裳。
我不敢輕易表白我的情感,也不敢隨意流露我的嗜好。但我只身一站的行為一下子苗條了自己,成了勾魂攝魄的“尤物”。
害羞?退出……甭管,原地不動,氣定神閑,任憑思維貧瘠或枯竭。
倏地,腳下一根草牽動了雙眸,一眼瞧見腳下的田園。田園雖處山野,卻是肥沃的。透視泥土,紋路盡是農民灑落的汗水。
汗水,滋養并壯大了冬瓜。冬瓜,豐盈了你我的日子。
日子插上紅色的翅膀,飛翔。
迎來送往,一撥又一撥。
從五百年前走來,穿過云層雨霧,穿過黑夜白晝,穿過七彩陽光……從小到大,從細到粗,從疏到密,從嫩到老……未曾離位。
橦杉,巍然屹立,丈量生命的長度。
是否可以詮釋生命的密碼?
或許是堅守?一片土地,一片曠野。無論貧瘠或是富饒,既來之則安之,何以言退?雖然有人說遠方有詩有美景,但三步之內也有芳草,也可欣賞,何必舍近而求遠?
或許是看透?日月輪換,草木枯榮,人事更迭……一年又一年,年年相似,年年不同,角色不時變換,何須尾隨追逐攀比?
或許是包容?從腳到頭,從下到上,渾身上下長滿寄生的草叢或草藤,有點臃腫,但“你好我也好”的理念一再閃現,撐開大肚,便無意一一排斥與剝離,任憑瘋長。
……天機,不可泄露。探究,只是一段歷程。悟道的快慢或多寡,都因人而異。
時光老去,唯有初心不老。
橦杉,在時光中挺拔,也挺拔我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