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鉛山縣永平鎮中心小學/黃書法
風穿過小巷,我走過大義橋。我瞥見漫天的霞光。
遠處的鵝湖山,漂浮在耀眼的光芒中。大義橋上,人來人往。
一位母親領著兒子走過,一個青春少女,騎著自行車經過。我想,這世上最美的相遇,都發生在黃昏。比如古城墻下,桐木江面上,流淌著泛光的音樂。緩慢地推進,像落進了喑啞的低音區。
在這個晴朗的下午。鳥雀在前面帶路。
我領著妻女,由岳母陪伴,女兒說:我們全家出動。
我們走在路上。
空氣中飄來桂花的香味。我時不時回頭看看,女兒有時落在后面,有時沖到前面。她是一部進行曲中跳躍的音符。
在通往打石塢的路上。兩旁是金黃的稻谷,低垂著高貴的頭顱。水牛躺在泥漿中,不時地翻滾著身體。有的白鷺圍著水牛覓食,有的在天空翱翔。
來到打石塢自然村。
我是聞名而來的旅客。
大片的雛菊展現在我們面前。遠看像躍動的火苗,金燦燦的,隨風而翩翩起舞。我來得正是時候,菊花開得正旺。我們走進雛菊叢中,花香淡淡地襲來。妻女在花叢中跳躍歡呼,與雛菊親密接觸。就在此時,打石塢是一片花的海洋。
我突然明白:
一朵菊花是寂寞,一萬朵菊花是狂歡。
我在田間穿行,不時與雛菊合影。打石塢村位于鵝湖山下的山谷里。抬頭往前看,是石井庵寺,里面有石井泉,號稱:江南第一泉。清澈透明的泉水,滋潤著打石塢的生靈。夏天給你清涼,冬天奉獻溫暖。而現在,它灌溉著地毯般的雛菊。
一朵花有無數個面孔。仿佛危險的火焰,變化無常。
而我說:只有自己才是真實的!
在高低錯落的田埂上。大片大片的雛菊,與晚霞相映成趣。同樣的燦爛,洋溢著喜樂。
興盡而歸,斜陽西下。趁著暮色回家,是一家幸福的背影。
已經是深秋了。陰云低沉,斜雨細飛。我正在進行,一次靈魂的施洗。
從永平鎮出發。沿上分線,經過稼軒鄉,到飄泉。
飄泉,乃辛棄疾晚年故居所在地。拾階而上,我在泉邊靜默,憑吊這位杰出的先賢。我佇立在泉邊,蒼松翠竹,掩映在煙雨中。期思渡的水流,向西而去,卷起細微的浪花。我仿佛聽見歷史的回響,有著青銅的質地……
天空中下著細雨,水杉沐浴在霧靄里。撐一把花格子傘,從紫溪河的右側,乘坐三輪車,來到十都村。
我再次來到十都村,只為目睹那驚鴻一瞥的美!
這個叫徐家棚的地方。是十都村的自然村。
遇見是一種驚喜,驚喜來源于格桑花。格桑花本屬于西北,現在卻客居江南。
只見微風拂來,漫步在鄉間,卵石鋪就的小徑,聆聽輕快的跫音。有人走在曲折的田埂上,我倚靠在木制的棧道上。憑欄而望,隨風搖曳的格桑花,像一張張盛開的笑臉。五彩繽紛的花朵,一畦一畦的,相間而生。人在花中笑,醉了多彩的花田。深紅的是熱情,白色的是圣潔,粉紅的是思念。一朵花八個花瓣,每一瓣上都寫著,濕漉漉的祝福。
有些花瓣落下來。在風中打著漩渦,落在肥沃的黑土中。
這是生命的輪回!
這里是鳳凰花灣,因鳳鳴山而得名。
我在游步道上徘徊,看見遠處的走馬嶺寺,卻聽不見點點梵音。秋色染遍曠野,格桑花在雨中歡笑。
而此時,溪水潺潺而下,奏出純銀般的樂章。這清脆叮咚的輕響,在我的內心卷起了漣漪。若久違的天籟,久久縈繞在上空。
上次來的時候陽光燦爛,周身鍍滿光芒。這是我第二次來到徐家棚村。但我不是唯一游客,有些父母驅車而來,花叢中隱約藏著,孩子天真的笑靨。
雨已經停了,陰云里透露出陽光。
在石塘鎮的秀美鄉村——十都徐家棚村。我遇見了格桑花,它驚艷的美,讓我的內心得到洗滌。
我一個人緩緩離去,轉身之際,我才知道,它已銘刻在我的骨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