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春雨 田曉娜 王洪芳 王春明 焦 莉 羅永華
(1滄州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 滄州 061001;2滄州工貿學校 河北 滄州 061001)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長期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使得大量的農民生活在農村,他們不但收入低、壓力大,而且沒有保障。伴隨工業化、城鎮化發展進程的加快,農村勞動力大量向二、三產業轉移,特別是青年農民已經徹底放棄在農村種田,留守農村進行農業生產的多為年齡偏大的老人和婦女,呈現出勞動生產能力差、整體素質低的局面,勞動力結構搭配非常不合理?!罢l來種地”與“如何種地”已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亟待解決的棘手問題。為了確保我國現代農業后繼有人,國家在加快培養新時代職業農民的同時,制定了相關優惠政策吸引一批有志青年去農村務農創業,旨在打造一支整體素質高、勞動能力強的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農業帶來了先進的農業技術和高效的農業設備,再加上現代的經營管理理念使我國農業開始由傳統向現代化轉型,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和落后的生產方式已不再適合現代農業的發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對于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國家高度重視,從2012年開始中央一號文件就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到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已經連續6年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作出了部署。尤其是2017年農業部出臺的《“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更是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提出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國新型職業農民總量超過2 000萬人。
目前,全國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深感新型職業農民專項培養的意義重大而緊迫,都高度重視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從2012年到現在各級地方政府根據農業部的要求并結合所轄地區特點,紛紛建立組織機構,制定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工作方案,大膽探索、創新培養模式,全面啟動并迅速投入到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工作中去,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2.1 專項培養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長期以來,我國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用于農民培訓的經費更是缺乏。雖然近年來國家教育經費呈逐年增加的趨勢,但短時間內還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教育經費嚴重不足的現狀,加之職業教育成本比普通教育成本相對較高,以致于新型職業農民專項培養的經費更是捉襟見肘,致使很大比例的農民得不到必要的職業技能教育,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的建設進程受到了嚴重影響。

2.2 專項培養體系不完善。我國目前還沒有關于新型職業農民的專項培養體系,培訓內容與新型職業農民的實際需求和現代農業發展的客觀需要脫節,還無法進行針對性強的、系統完善的職業農民教育,制約了新型職業農民的快速培養。我國應盡快建立依托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業大學、農業職業院校等教育教學和培訓機構為主體、各種社會化資源參與的多元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專項培養體系。
2.3 農民培訓參與度和積極性不高。一直以來,我國農民素質普遍較低,對農民職業技術培訓不重視,是農民參與職業技術培訓積極性不高的直接原因。此外,開展培訓的相關部門事先很少進行調查、溝通與宣傳,農民不了解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強、培訓時間不合適等問題也降低了農民的參與度與積極性。
新型職業農民是未來農業生產的主力軍,目前我國急需一大批善于思考、有創新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來發展現代農業,因此需要在實踐中給予他們更多的幫扶、鼓勵與培育。
3.1 制定新型職業農民的專項培養目標。新型職業農民是以農業為職業、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生產經營并達到相當水平的現代農業從業者。新型職業農民的專項培養與以往的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技術技能培訓有著本質的區別,不是簡單地把農民集中起來辦幾個培訓班,頒發幾個結業證書就完成了。它強調的是培養工作要緊緊圍繞地方區域產業現狀來開展,要根據本地區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和農民素質現狀等科學制定新型職業農民的專項培養目標。
3.2 完善新型職業農民的專項培養體系。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不是一項簡單的教育培訓任務,國家需要從制度和政策等層面加大宣傳、引導和扶持力度,地方各級政府要重點構建和完善包括教育培訓、認定管理、扶持政策等有機聯系的多元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統籌利用中央和地方各級農廣校、農業職業院校、農業大學、農業科研院所、農技推廣機構等等教育教學和培訓機構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養。
3.3 創新新型職業農民的專項培養內容和方式。以全面提升新型職業農民綜合素質、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能力為目的,科學確定專項培養內容。根據實際情況分門別類地制定相應的培養標準,設置專業的培養課程,開展精準培養。培訓內容也可以更多樣化。比如,可以將培訓內容刻成光盤,或者是以錄音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梢愿鶕煌袠I和課程的特點,靈活安排培訓時間,如全日制、半日制、周末制等,農民可根據自己的勞作時間來選擇上課類型。要積極探索訂單培養、頂崗實訓、創業指導等多種形式的培訓方式??山柚ヂ摼W、手機等多種現代信息技術為農民開展靈活便捷的在線教育,提高培訓效率。
3.4 開展靈活多樣的教育培訓,不斷提升新型職業農民素質。圍繞加快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開展靈活多樣的教育培訓,不斷提升新型職業農民素質。從類型上,可按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社員、家庭農(牧)場主、涉農企業技術骨干和鄉村涉農創業者進行培訓;從產業上,根據農業產業發展需要分為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等分別進行培訓。
以提高農民、扶持農民和富裕農民為目的的新型職業農民專項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把新型職業農民的專項培養工作與地方區域主導和特色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從滿足農民實際需求的角度完善符合新時代農村和現代農業發展的培養體系,勢必會大力推動我國農業向專業化生產、規?;洜I、產業化發展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