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二曼
摘要:產品定價是一個恒久的課題,是企業戰略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直接影響企業的競爭能力、盈利能力和長遠發展。產品定價又是一件棘手的事情,長期以來一直是企業經營管理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在建筑業中,施工單位長期缺少自身企業定額,難對單件建筑產品進行準確定價,均通過參考具有社會平均成本性質的預算定額進行產品定價。為實現新型建筑工業化產品定價方法與傳統建筑產品定價方法接軌,結合某省住建廳"新型建筑工業化產品定額"課題需要,本研究試圖建立立足于新型建筑工業化產品成本核算基礎的建筑產品定價方法。
關鍵詞:整體裝配式;房屋建筑;工程定價
1 整體裝配式房屋工程價格構成
整體裝配式房屋建筑的生產過程分為兩階段:部品件生產階段、裝配施工階段。除這兩個主要階段之外,部品件運輸也是一個重要過程,結合目前部品件采用的實施方式及部品件落地價格的形成將此部分工作內容并入部品件生產階段中考慮。由于部品件生產階段與裝配施工階段所屬行業不同,由不同企業完成,工作內容不同,價格形式不同,不同階段價格構成區別較大,所以兩階段各自價格構成應該保持相對獨立。這一處理方法同房建工程傳統總包與分包不同,總包在投標報價時無論是否分包,都會計算合同承包范圍內全部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等各項費用,每項費用都包括分包完成的部分。整體裝配式模式顯然不能這樣計算,顯然不能將部品件的材料費、人工費分別計算進入到對應裝配施工階段人工費、材料費中。因為部品件作為工業產品,人工、材料等已經固化進入產品價格中,不能再進行分拆。所對于整體裝配建造方式而言,部品件價格同裝配施工價格應分別單列。
部品件落地價格及裝配施工價格均采用含稅價格概念,包括需繳納的増值稅。
部品件落地價格=部品件出廠價格+運輸費用+增值稅;
部品件出廠價格=人工費+材料費+制造費用+管理費用+利潤;
裝配施工價格=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現場管理費+措施項目費+企業管理費+利潤+工程排污費+增值稅
如果直接按目前價格構成來計算裝配施工價格的話,由于費用項目較多,會使得裝配施工價格計算較繁瑣,建筑業習慣將其中一些費用組合計價。清單修改征求意稿規定建設工程發承包及實施階段的工程造價由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組成。其中分部分項工程費及部分措施項目費采用"清單工程量X綜合單價"方式計算,綜合單價指完成一個規定清單項目所需的人工費、材料和工程設備費、施工機具使用費和企業管理費、利潤、規費、稅金以及一定范圍內的風險費用。其他項目費包括暫列金額、暫估價、計日工、總承包服務費,是工程實施過程中一些不確定性費用進行的規定,是基于建設工程先交易后生產的特點產生的。在裝配施工價格中應加入該項費用,這樣可以提高工程決算之前裝配施工預算價格的準確性。屬于裝配施工價格組成內容之一的工程排污費,在工程結算時按實計取,同暫列金額的處理方法類似,可計入其他項目費中。
2 部品件的裝配施工價格分析
2.1 直接成本項目分析
2.1.1直接工程費分析
人工費。裝配施工階段人工費的計價遵循《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的有關規定。1985至2003年各版本有關人工費的劃分方法都基本一致,直至建標[2013]44號文發生重大變化,人工費劃分方法同統計局頒布的《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接軌,這一接軌,使得整體裝配式房屋建筑工程在部品件生產及裝配施工兩個不同階段中人工費內容更容易保持一致性,然而這種一致性僅是表面的一致性,目前建安工程費用組成中的人工費與工資總額的含義仍有重大差別。工資總額構成包括社會保險費及住房公積金,這兩項費用在最新版《建筑安裝工程費用項目組成》中社會保險費與住房公積金仍作為規費的組成部分,屬于不可競爭費。根據國家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的有關要求,首次明列規費項目并將其歸入間接費,在規費中列出社會保障費及住房公積金。規費作為不可競爭費,其存在是為了督促施工單位為工人進行五險一金的繳納,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健全與完善,生產工人五險一金繳納的普及,完全可以將規費中工人繳納的五險一金部分按照工資總額構成計入人工費。改變規費的計價方式已經成熟,擬確定工程造價組成中不再包含單獨的規費項目,所以整體裝配式建造方式裝配施工階段中人工費包含原規費中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的部分內容,人工費同“工資總額”構成實現一一對應。裝配施工階段人工費指按工資總額構成規定,支付給從事建筑安裝工程施工的生產工人和附屬生產單位工人的各項費用(含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材料費。將工程設備費作為材料費的組成之一,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對于建設單位來說,材料費構成建安投資,工程設備費構成設備投資,投資性質不同,兩者雖同屬固定資產投資,但其折舊年限和折舊方法不同。另外,設備一般由業主自行采購,對應稅金己由建設單位單獨支付,而材料費構成建筑產品,作為施工單位營業收入需另行繳稅。材料費同設備費在計價程序等方面也有顯著差別。因此,不應將工程設備列入材料費中。施工機械使用費。規定“施工機械使用費”同原各版本建安工程費用組成及相關會計制度中組成內容保持一致。然,此處增加“儀器儀表使用費”并不合理,施工機械使用費構成項目直接成本,主要施工機械費均以機械臺班耗用量及機械臺班定額規定的臺班單價為計算依據,直接用于工程建設,并且與工程量直接相關;儀器儀表使用費則不同,雖然最終也構成直接成本,但沒有具體的耗用量和單價為計算依據,而是通過攤銷方式計入建造成本,故其屬于其他直接費用。裝配施工階段不采用施工機具使用費概念,而使用施工機械使用費。裝配施工階段施工機械使用費指以施工機械臺班耗用量乘以施工機械臺班單價表示。
2.1.2措施項目費分類處理
措施項目有的與實體工程中的具體活動相關,有的與實體工程的具體活動無直接關聯性,卻與工期存在直接相關性。根據措施費用項目發生特點。除兩項有關工程設備保護的費用外,其余組織措施項目均屬于第五類措施項目,與工程活動無直接關聯。采用整體裝配式建造模式,現場施工內容大幅度減少,為了適應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方便清單編制,應盡量減少措施項目。
2.2 管理費及規費分析
2.2.1現場管理費分析
從組成內容來看,現場管理費同制造費用比較類似。這一費用項目的設置,打破現行建安工程費用組成的規定,實現造價制度與會計制度的融合,并與制造費用相對應,方便兩種建造模式成本比較。現場管理費組成的確定,一方面應盡量遵循建安工程費用組成的規定,以符合建筑業行業習慣,另一方面需要結合目前情況對具體組成內容及各項目名稱進行修改。由于現在工程普遍采用質量保證金作為缺陷責任期維修資金來源,故刪除“工程保修費”項目。工程排污費項目現作為規費的組成之一口在確定裝配施工階段價格構成時己將規費進行拆分,工程排污費單獨列項,不作為現場管理費的組成內容。這是因為目前江蘇省14費用定額中工程排污費按工程所在地環境保護等部門規定的標準繳納,按實計取列入,同企業現場管理費的計算方法不一致。
2.2.2企業管理費分析
企業管理費指施工企業組織施工生產和經營管理所需的費用,與財務三項期間費用之一的管理費用并不完全相同。可看出兩者口徑并不一致,企業管理費除包括期間費用中的管理費用大部分內容外,還包括財務費用及廣告費等銷售費用。為了更切合建筑業的行業慣例,保證造價體系的連貫性,該部分內容不再按照期間費用的劃分方法進行區分,而是保持同現行建安工程費用組成一致。傳統建造模式企業管理費取費基礎采用“人工費+機械費”。由于現場裝配施工同時還存在大量現澆作業,不建議采用兩套取費方法,為保證整體裝配式房建工程同傳統房建工程在造價制度上的銜接,整體裝配式建造模式企業管理費取費基礎仍采用“人工費+機械費”。建筑工程取費標準分五類:一般建筑工程;單獨預制構件制作;打預制樁、單獨預制構件吊裝;制作兼打樁;大型土石方工程。“建筑工程”為一般情況,其余四類是從其中分離出的特殊專業項目,在工程實施中可以單獨發包,但計價方法與程序仍遵從“一般建筑工程”體系,僅費率不同。整體裝配式房屋顯然不能簡單歸屬于一般建筑工程這一體系,也不合適作為特殊專業項目單列,否則,可能出現與現有定額項目的重疊及劃分口徑不一致問題。由于部品件制造一般為獨立法人所為,現場裝配施工可以參照某省費用定額“單獨預制構件吊裝”標準執行,故費率應在“建筑工程”及“單獨預制構件吊裝”之間進行相應調整,并綜合考慮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等主要結構形式的普遍適用。
3 結論
保障性住房、公共建筑、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等政府投資工程是整體裝配式建造模式推廣的首選。但目前缺乏整體裝配式對應的計價依據,給投資計劃編制、招投標及工程審計等都帶來很多問題,制訂整體裝配式房建工程計價依據勢在必行。計價依據涉及許多方面,價格構成、費用項目及計價模式的分析是計價依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確定計價依據中消耗量的前提。
參考文獻
[1]呂飛.信息不對稱下裝配系統生產與定價決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
[2]李麗紅,張艷霞.裝配式建筑價格補償機制研究[J].建筑經濟,2016,09:77-80.
[3]羅定提,仲偉俊,梁美華.合作定價對裝配式供應鏈運作效益影響的研究[J].系統工程學報,2002,04:374-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