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安康市漢濱區探索將黨員聚在脫貧產業上、黨組織建在脫貧產業鏈上、黨的活動融入在精準脫貧工作中,走出了一條融入黨建帶脫貧、抓好脫貧促黨建新路子,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選優班子強帶動。先后選配4名具有專業思維、專業素養的干部充實脫貧辦(扶貧局)班子,抽調8名年輕后備干部充實脫貧辦工作力量。堅持鎮(街)正職“不脫貧不調整、不摘帽不調整”鐵律,保持鎮(街)黨政正職相對穩定。定期開展綜合研判,對鎮(街)領導班子空缺崗位及時補充;嚴格落實“一把手”主官主責制,明確鎮(街)主要領導把70%以上的精力用于抓脫貧攻堅。及時調整村(社)支部書記7人,充實支委委員41人;建立村干部績效工資與脫貧攻堅成效掛鉤機制,實施黨建示范帶建設和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工程,全面推進基層黨組織工作運行、作用發揮、活動陣地規范化。
整合隊伍激活力。全面整合“四支隊伍”,按照從嚴選人、因村派人的思路,為全區231個脫貧村選派扶貧工作隊員725名。區鎮分別成立了“四支力量”辦公室,出臺考核辦法,依托231個貧困村脫貧攻堅臨時黨支部,構建起區鎮村三級齊抓共管聯動工作機制。建立健全考勤登記、駐村工作日志、工作全程記實報告等制度,從嚴落實人員選派、日常管理、教育培訓、評選表彰、考核結果等管理制度,進一步拴緊“四支隊伍”鏈條。先后召回工作不力、成效不顯的“第一書記”12名,調整黨支部書記7名,駐村工作隊長19名,表彰各類先進典型60名、提拔重用9名。
健全制度夯責任。建立區級領導、鎮(街)黨政領導、部門主要負責人、“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與貧困村“5+1”結對包抓幫扶機制,并在包抓幫扶貧困村醒目位置樹立公示牌,將幫扶包聯責任人的職務、電話、任務、承諾全部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建立完善基層黨建工作經費保障機制,相繼出臺了關于保障村級組織辦公經費、黨建工作經費、“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工作經費、規范村干部補貼等方面的《辦法》和《意見》。出臺了《漢濱區脫貧攻堅考核辦法》,建立評先選優、干部任用和扶貧業績相掛鉤的督查問效獎懲機制,對脫貧攻堅的政策、項目、資金、紀律、作風、要求的落實情況進行全方位的督查,對脫貧攻堅“不為、慢為、亂為”的鎮(街)、部門和個人嚴肅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