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樂新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要提升組織力,突出政治功能。這是新時代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行動指南。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就要突出政治功能,優化組織設置,建強帶頭人隊伍,完善制度機制,真正讓基層黨組織強起來。
強化政治功能。政治功能是基層黨組織的靈魂。我們黨是政治組織,不同于一般社會組織。基層黨組織作為黨的執政根基,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必須強化其政治功能。基層黨組織要切實履行好黨章賦予的全部職責,站穩政治立場,嚴把政治方向,增強政治定力,強化政治引領,確保黨的執政根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眾之中。要發揮黨的政治優勢,扎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組織群眾、動員群眾、教育群眾、引導群眾,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要發揮黨的組織優勢,把各條戰線、各個領域的廣大黨員組織起來,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要發揮黨的制度優勢,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增強黨的生機活力;要發揮黨的密切聯系群眾優勢,把廣大群眾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不斷鞏固黨的組織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增強黨的階級基礎。
優化組織設置。黨組織設置是提升組織力的前提和基礎。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和力量,要靠完善的組織體系和整體的力量來充分體現。隨著社會新特征、新變化、新問題的發展和出現,一些基層黨組織依然存在職責劃分不明確、組織設置不科學、作用發揮不明顯等問題。優化基層組織設置,就是要按照按需設置、按職履責的要求,采取新建一批、升格一批、調整一批的方式,進一步健全基層組織體系,擴大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對區域內專業合作社、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等領域,要采取獨建、聯建等方式建立起分布廣泛、完善嚴密、富有活力的基層黨組織體系。要進一步理順黨組織隸屬關系,凡新成立黨組織或撤銷原有組織,都必須由上級黨組織決定;凡是黨的基層組織,都要明確它的上級組織。要堅持“誰批準、誰管理”的原則,防止“重建輕管”問題,使每個黨員都納入黨的組織、每個黨組織都發揮作用。
建強帶頭人隊伍。基層黨組織帶頭人,處在落實工作和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是黨在基層的形象代言人。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組織力,就是要抓好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著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敢擔當、作風正的高素質帶頭人隊伍。要在選優配強上下功夫,把政治素質好、群眾基礎好、工作能力強的黨員選拔進基層黨組織班子,尤其要選好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要在提升能力上下功夫,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提高基層干部的政治素養和履職能力。要在激勵保障上下功夫,營造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讓基層干部心無旁騖干事創業。要在監督管理上下功夫,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切實糾正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
完善制度機制。提升組織力,運行機制是關鍵、制度建設是保證。要創新基層組織運行機制,構建完備、科學、有效的制度體系,煥發基層黨組織的生機與活力。要建立健全以黨章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的制度體系,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要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黨員領導干部雙重組織生活會等制度,切實增強黨內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提高組織生活質量,使組織生活“黨味”濃;緊跟時代主題,因地制宜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使組織生活“鮮味”夠;真正讓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每個黨員干部的必修課,使組織生活“辣味”足。要進一步完善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和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制度,重點抓好“三重一大”等制度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