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文字,少時須令氣象崢嶸,彩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其實不是平淡,絢爛之極也。汝只見爺伯而今平淡,一向只學此樣,何不取舊日應舉時文字看,高下抑揚,如龍蛇捉不住,當且學此。”一日,讀到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給其侄子的信,才明白寫文章的秘訣:繁華落盡是平淡。
而平淡正是絢爛之極后的正果,是平實無華的風格達到爐火純青程度的標志。“文章做到極處趨于平淡,人品做到極處只是本然。”看來無論是為文還是做人,最終要達到的境界都是趨于平淡、趨于本然、趨于樸素!
一年一度的學校教學工作表彰會已落下帷幕,我捧回好幾個大獎,可謂風光無限。
晚上,我躺在床上靜思回味一年來的經歷,頗多感慨:一時的歡慶固然令人欣慰,但人終究要回到平常的生活。
人到中年,不想大富大貴,只求平平安安。我得過很多榮譽,省市級都有,但榮譽過后,還不是要回到班里和孩子們在一起,一課一課教書,一個學生一個學生談話,一次一次關注班里不要被扣分……其實,這才是教育的常態!
人際關系簡單、家庭生活平淡。下班后,趕集上店,油鹽醬醋、鍋碗瓢盆,廚間勞作。一家人歡歡樂樂,圍桌而坐;酒足飯飽后,孩子去做作業,我倆讀書備課……其實,這才是生活的常態!
花無百日紅,生命終歸是要平淡的,這是自然界的鐵律。
平者,平常、平和、平靜也;淡者,淡然、淡化、淡出也。絢爛至極必歸平淡,不曾絢爛的人生不叫平淡,而是平常,亦或平庸,絢爛過后的人生既可歸于平淡,也可歸于平和,這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心境。
人到無求品自高,事到知足心常泰。薩特拒絕諾貝爾獎,愛因斯坦把獎金當書簽,而居里夫人把貴重的獎章隨便給孩子當玩具。不為私心所擾,不為物欲所惑,不為名利所累,愿摘下頭頂的光環,褪去絢麗,回歸本真,深信平平淡淡方為真——這,才是大情懷、大智慧。世事萬象中,最美是平淡、樸實。素凈質樸,寧靜深沉,是深邃的執著,是內心的祥和,是深入的淡定,是物我兩忘的境界,是人生的極致。
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你我他的永遠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