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 陳光曦
音樂不僅是個人修養的良師益友,更是一個國家精神風貌的象征。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互聯網的迅速普及,網絡給音樂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創新發展路徑,走一條適合國情的、積極健康向上的音樂產業發展道路。
音樂產業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音樂產品生產和音樂藝術服務活動,并且圍繞音樂產品的商業活動而形成的產業體系。在文化藝術體系中,音樂是帶動文化藝術發展的重要因素,從產業鏈條角度來看,音樂產業包括上游的音樂創作,這是音樂的制作生產環節,是音樂產業開始的源頭;中游的音樂傳播,是音樂傳播企業開展的音樂發行與推廣;下游的音樂消費,是廣大消費者對音樂作品的購買和欣賞。從音樂產業涵蓋范圍看,音樂產業包括音樂唱片產業、數字音樂產業等核心音樂產業,音樂軟件開發業、音樂錄音設備制造業等外延音樂產業以及音樂電視、音樂廣播等混合音樂產業。
音樂產業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以下鮮明特征:一是內容和形式的創新性。音樂產業是人們利用創新思維、創新技法所開展的創造性音樂藝術活動,音樂作品是人類智慧、知識和靈感所迸發創造的藝術結晶。二是音樂作品的高知識性。音樂是具有較高理論和實踐經驗的知識勞動者,運用相關音樂理論知識和技巧而創造的藝術結晶。三是音樂產品的高附加值。音樂產業由信息、知識、文化和技術等具有較高附加價值的核心要素所組成,技術和服務的價值遠高于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四是產業的高度融合性。音樂產業是政治、經濟、文化和技術相融合的產物,音樂產業的高速發展可以帶動關聯產業發展,輻射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化的逐步深化,我國音樂藝術逐漸走上產業化發展道路。我國音樂產業化的迅猛發展,使音樂市場、音樂創作、音樂作品、音樂消費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和創新。音樂市場繁榮昌盛,音樂作品源源不斷,音樂人才層出不窮,音樂產業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產業結構,為音樂市場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音樂產業逐步成為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的新興產業和新的消費增長點,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但目前我國音樂產業在人才戰略、創作觀念、發行渠道、營銷策略、版權保護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嚴重阻礙著我國音樂產業的快速發展。
促進我國音樂產業健康發展的法律體系不健全,缺乏完善的音樂版權保護保障機制。版權保護是音樂產業健康發展的前提。隨著我國音樂的產業化和市場化,音樂市場發展在逐步規范的同時,也存在大量的缺乏版權保護的產品。同時,由于互聯網的興起,免費下載、盜版音樂、免費音樂盛行,對音樂產業造成巨大沖擊。缺乏完善的法律版權保護,法律制度可操作性差,使版權所有者利益得不到保證,音樂投資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音樂制作人積極性受到打擊。這一現象導致整個音樂產業業績下滑,并且嚴重影響到音樂產業的健康發展。加速健全音樂產業法律保障體系,促進音樂產業版權保護,是促進我國音樂產業快速發展的關鍵。
促進我國音樂產業快速發展的現代市場體系不完備,缺乏創新的音樂商業營銷模式。現代成熟的音樂市場,能夠實現音樂資源的優化配置。目前我國音樂市場發展不完善,影響了音樂產品的自由流通,限制了音樂產業的縱深發展。一方面,由于我國音樂產業還沒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商業贏利模式,沒有建立起完整的制作、銷售、版權一體化產業結構,沒有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沒有構建穩定的銷售平臺,因此也就不能有效地將音樂作品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另一方面,隨著互聯網的興起,音樂產業更是面臨著嚴峻的發展形勢?;ヂ摼W營銷是一種互動、直接、即時的反饋式營銷,音樂消費者與生產者直接通過網絡接觸、溝通并進行買賣。我國音樂產業必須緊跟時代潮流,利用市場化方式,構建起新型的商業營銷模式,促使音樂產業成為營利性增長性產業。
促進我國音樂產業創新發展的人才培訓機制不完善,缺乏培育高素質人才的市場機制。人才是促進音樂產業發展的關鍵性保障。高素質音樂人才能夠把握音樂產業未來發展方向,創作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高質量音樂作品。目前我國高素質音樂人才短缺,影響著我國音樂產業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傳統音樂教育教學機制已不能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所培養的音樂人才數量和質量已不能滿足音樂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尤其是那種既懂音樂又懂經濟和營銷的復合型音樂人才的短缺,制約著音樂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由于受傳統思想觀念和意識形態的束縛,音樂產業沒有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音樂企業沒有形成有利于創新的競爭激勵機制,致使我國音樂產業創新力和競爭力明顯不足。一些音樂企業只管生產不管市場,只管投入不管產出,致使大量投入卻換來了形式單一、內容重復、很少貼近大眾的音樂作品。
健全音樂產業法律法規體系,加強音樂知識版權保護力度,創新音樂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音樂產業要想快速發展,需要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外部市場環境。為建設良好的市場環境,首先要加強音樂產業的法律法規建設。要構建有法可依的法律保障體系,促進音樂市場和音樂產品的自由流通,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要加大音樂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要切實落實音樂知識產權保護政策,查處音樂侵權違法案件,打擊盜版投機行為;要改變音樂“免費下載,免費使用”的局面,構建合理的收費原則,打擊危害市場秩序的非法網站,保護音樂版權者合法權益,為音樂企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最后,加強對音樂產業的監督和管理。要建立音樂產業的反不正當競爭機制,合理優化資源配置,構建互利共贏的產業格局;要規范音樂企業的運作行為,培養音樂人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意識,貼近生活、貼近百姓,創作人們喜聞樂見的高質量音樂作品。
加強音樂產業規范化運作,拓寬音樂產業多元化贏利鏈條,創新音樂產業發展的商業模式。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音樂產業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為迎接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首先音樂產業要創新個性化的商業贏利模式。要開拓發展新思路,積極利用現代通信手段,整合音樂、網絡與通信各界力量,打造音樂產業化全新平臺,探索多種形式的個性化音樂產業運作方式,形成全面有效的生產、運營、銷售和贏利模式。其次要拓寬音樂產業的贏利鏈條。要利用成熟的在線和無線網絡營銷平臺,利用網絡功能延伸音樂產業鏈,加強與網絡平臺的內容資源整合,為用戶提供更優質服務,形成穩定的贏利渠道。最后,要加強音樂產業的規范化運作。技術發展對音樂產業是把雙刃劍,既要利用網絡數字技術改造傳統音樂產業,也要大力發展新興的網絡音樂;既要堅持正確的音樂創作方向,大力促進原創音樂發展,也要規范音樂傳播和市場運作。
加大音樂產業發展政策扶持力度,增強音樂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創新發展音樂產業的高素質人才培育機制。高素質音樂人才決定著音樂產業發展的未來,培養高素質音樂人才已經成為發展音樂產業的緊迫任務。一是加大音樂產業政策扶持力度。要提升音樂產業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建立音樂產業發展和人才培育基地,聚集音樂創新人才,培育音樂文化產業集群,推動音樂產業向高標準和規?;较虬l展;設立國家音樂產業發展基金,促進音樂產業結構調整,推動音樂企業轉型升級,培育優秀音樂人才。二是增強產業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創新能力是推進音樂產業快速發展的戰略基點,要提高音樂人才創新能力,創新音樂文化品牌,增強核心市場競爭力,推動優秀音樂文化走向世界。三是構建高素質音樂人才培育機制。音樂院校應調整教育結構,開設符合市場需求的音樂經濟和娛樂營銷等專業課程,培養高層次音樂專業人才;音樂企業應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培訓力度,提升職工專業能力;社會應創造深厚音樂文化氛圍,激發音樂人才的創作激情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