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木
江蘇海安交警在檢查中發現一車輛脫保,違法行為人以患癌癥為由阻礙執法。這時,一位陶姓警官挺身而出,絲毫不懼違法行為人的叫嚷威脅,先是解釋相關法律法規,隨后嚴正告訴對方:“怕你威脅,這個工作我就不要干了!”視頻被發到網上后,廣大網友紛紛為陶警官點贊:“執法過程中語言規范,有禮有節,彰顯責任擔當!”
過去一段時期,互聯網傳播的即時性、廣泛性、便捷性,讓執法單位紛紛感受到空前的壓力,但凡執法行為不盡規范、有所瑕疵,都會被曝光到網絡,并引發各地網友的詬病、責難。同時,潛意識中,在“人心向弱”的感性驅使下,人們往往很容易站在弱者一邊,把“硬性”執法視為人性的對立面,也致使執法行為時刻面臨著陷入輿論漩渦的風險。如此情形下,執法工作無疑成了難中之難、堅中之堅。雖然如此,但擔當者亦必有擔當之舉,可以說,法律法規就是底氣、公正執法就會硬氣、直面監督更顯正氣。
“言非法度不出于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在看到執法人員公正執法,并有網友點贊叫好的同時,廣大人民群眾也要不斷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勤學法、真懂法、善守法,時刻緊繃法治意識、規矩意識之弦,既不觸碰法律法規的“紅線”,也不自視甚高,大行無規無矩、任性而為之舉。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從過去一些人盲目關心“弱者”,再到今天,公眾積極站到法律公正的一邊,這不正是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公民意識的顯著提升嗎?不正是社會公眾對執法守法、公正公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更為理性的認知嗎?其實,文明就是在這樣的無形轉變中不斷向好、在這類一次次的摩擦中螺旋上升的。正如網友所言:“這才是心目中警察的樣子!”同樣的,也希望能夠聽到更多人說:“這才是新時代高素質公民應有的樣子!”唯有公正執法與遵紀守法交相輝映,我們的社會才會更美好、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