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關工委在革命圣地西柏坡隆重舉行“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目的是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認清自己的“根”和“魂”,堅定不移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擔當起民族復興的大任。
河北是革命老區,紅色資源十分豐富。建黨初期有革命先驅李大釗,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安平縣臺城村黨支部;土地革命時期有高蠡暴動;抗日戰爭時期有狼牙山五壯士、白洋淀雁翎隊、冉莊地道戰、129師舊址、保定紅二師、抗大舊址、城南莊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民族英雄馬本齋,小英雄王二小;解放戰爭時期有人民英雄董存瑞,等等。多年來,我省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依托這些紅色資源,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青少年黨史國史教育等主題,結合中央和省委工作重點,積極開展青少年紅色教育活動。尤其是針對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編寫不同形式的紅色資源教材,積極引導廣大青少年知黨愛黨,自覺做紅色基因的傳承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要讓后代牢記,我們要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西柏坡是著名的革命圣地,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這里指揮了著名的三大戰役,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和全國土地會議,領導新民主主義取得全國勝利,開辟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通途,鑄就了偉大的西柏坡精神。可見,西柏坡精神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其精髓是實事求是,本質特征是兩個“敢于”和兩個“務必”,即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徹底革命精神;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凝結在西柏坡精神中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有的是我國傳統美德的反映,有的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更多的則是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形成的革命精神的匯集和發展。這些精神并非一時一地的產物,而是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共同財富,因而能夠產生廣泛影響,具有強大生命力,必將繼續指引我們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要積極參與“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紅色資源,引導青少年做紅色基因的傳承人。要讓青少年知道,和平與幸福來之不易。要以史為鑒,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習黨史國史,從歷史啟示中深刻認識黨領導的中國道路遵循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堅定愛黨愛國的信念,增強推動事業發展的信心和力量。要以身作則,大力弘揚革命先輩對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對黨和人民無比忠誠、對革命事業鍥而不舍的堅定信念,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用模范行為和高尚人格引領社會風尚,自覺堅守和建設中華民族精神家園。要因材施教,以青少年為中心,區分不同年齡、不同群體、不同環境,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因勢利導,調動廣大青少年學習黨史國史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自覺成為紅色基因的踐行者和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