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風雨兼程、披荊斬棘,進行了一場偉大的社會革命,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奇跡”,更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約9.5%,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連續多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中國的發展進步不僅深刻改變了自己,也深刻影響了世界。這些偉大成就的取得,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離不開中國人民特有的偉大創造精神。
中國人民依靠創造精神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創新精神走向未來。應該看到,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情況新形勢新變化層出不窮。歸納起來,突出體現在:一是當今世界進入大變革大調整時期,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科技和經濟發展競爭日益激烈,和平與發展的主題受到嚴重挑戰;二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經濟建設仍然是中心任務,但需要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三是從黨的十九大到黨的二十大這五年,是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如何在激烈競爭中保持定力,在變局中抓住機遇?如何調整發展理念和方式,提高發展水平和質量?如何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之后,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如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些既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挑戰,又是我們面臨的發展機遇。
迎接挑戰,抓住機遇,最終還是要依靠創新能力和創造精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新時代呼喚偉大創新精神。
新時代呼喚偉大創造精神,首要的就是深刻領會、堅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我們前進的旗幟與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創新創造的重要性,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都必須始終弘揚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始終堅持把創新創造作為推動中國發展的引擎,以科技創新驅動為核心,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
新時代呼喚偉大創造精神,就必須激發人們的創新意識,積極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氛圍。當前,還存在一些不利于甚至阻礙科技創新的因素,如傳統文化中的消極因素、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來的思維定勢、人才培養和建設中的不足等,為此,需要出臺支持創新創業的政策,形成良好的創業政策環境、市場環境;大力培育創新意識、倡導創新精神,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輿論氛圍;加大宣傳和引導力度,讓崇尚創新、尊重創新、積極創新成為社會主流,讓人們的創造精神奔涌而出。
新時代呼喚偉大創新精神,就必須注重培育、積聚和使用各類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資源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第一資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顯,人才競爭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創新孕育于人民群眾之中,人才是創新創造的領頭雁和領軍者。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做好團結、引領、服務工作,真誠關心人才、愛護人才、成就人才,激勵廣大人才,充分激發人才的創造精神。
創造書寫歷史,創造改變中國。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精神,在新時代里正前所未有地迸發出來。面向未來,唯有持續激發億萬勞動者的巨大創造潛能,才能不斷推動偉大祖國日新月異向前發展,才能屹立于世界東方并走在前列,才能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