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政績”,乃是形式主義的一種新表現。“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這是“注意力政績”者所謂的“政績邏輯”。
“看似新表現,實則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糾正‘四風’不能止步”的重要指示中,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作風問題的實質是黨和人民的關系問題。“注意力政績”從根本上顛倒了黨和人民的關系問題,是徹頭徹尾的形式主義的新表現、新變種。
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全面從嚴治黨和馳而不息的作風建設,明目張膽的形式主義少了,但改頭換面的形式主義仍在暗行其道,“注意力政績”恐怕就是“典型”之一。“注意力政績”盡管“規避”了人人喊打的花拳繡腿,但卻將“研究”的對象、“追求”的目標、“包裝”的手段由明轉暗,暴露出極端個人主義的價值觀和政績觀。
“注意力政績”專心研究的是“可視范圍的政績”。這個“可視范圍”,不是群眾眼里的大千世界和民生民利,而是領導眼中的“風景線”“聚焦處”。倘若在老百姓的“可視范圍”出了政績,看到的只能是群眾,滿意的也只能是百姓。這樣的政績即使群眾頷首稱贊,但在“注意力政績”者看來也只能是軟政績、虛政績,而只有領導“可視范圍”里的政績才是“硬政績”“實政績”。此種唯上政績觀瞄準的是領導的“視界”,迎合的是領導的關注力,唯獨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拋在了腦后,由此衍生出的“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的邏輯也就不足為怪了。
“注意力政績”潛心追求的是“經典調研的政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而那些“注意力政績”者卻把“傳家寶”變成了自我貼金的“萬能寶”。無論上級布置什么樣的調研主題,他們統統用事先設計的固定線路、固定對象為自己錦上添花,致使上級領導看到的全是“補充完整”的材料、聽到的全是“反復斟酌”的匯報、見到的全是“精心布置”的場景。事實上,這樣的“調研”多了頌歌少了民聲、多了祥和少了實情。如此“經典調研”,豈能“調”出民意、“研”出實招?
“注意力政績”精心包裝的是“經驗速成的政績”。不重實效重包裝,不看干的看寫的,這種現象雖非普遍,但卻暴露出形式主義新表現的旁門左道。“工作干得好不好,全靠材料匯總表;經驗總結新不新,全靠寫手精不精,”群眾的調侃可謂一針見血。所謂“經驗速成”,無非就是工作剛開始而“成果”已經斐然、任務剛布置而“成效”已經赫然、會議精神剛傳達而“經驗做法”已經“成熟可鑒”。這樣的“速成”,乃是在利己上速成、弄虛作假上速成、個人仕途晉升上速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格格不入,是我們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形式主義新表現說明,那些“注意力政績”者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背離了黨的性質和宗旨,是新時代的大敵,更是新時代崇尚實干政績觀的大敵。
政績觀就是干事創業的價值觀、擔當觀。勤勤懇懇為民、兢兢業業干事,乃是這種政績觀的集中體現。習近平總書記說:“勤勤懇懇為民,就是要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時刻做到與群眾同甘苦、共憂樂、共奮進。兢兢業業干事,就是要確立獻身黨和人民事業的崇高情懷,聚精會神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職責,實干苦干,不務虛功,夙興夜寐,勤奮工作,以一流業績回報黨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那些“注意力政績”者,不是勤勤懇懇為民,而是想方設法為己;不是兢兢業業干事,而是投機取巧鉆營。這種為己和鉆營的結果,不僅褻瀆了正確政績觀的人民立場,而且玷污了正確政績觀的黨性原則。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新時代是創造人民福祉的新時代,新時代的政績觀是為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而苦干實干的政績觀。“注意力政績”不是利民而是厲民、不是實干苦干而是采華名興偽事,新時代豈能容忍這等形式主義招搖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