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提出這一要求,充分表明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持之以恒正風肅紀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對于全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制定和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開始,全黨上下糾正“四風”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懶政庸政怠政、不擔當不作為的現象依然存在,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出臺制度“依葫蘆畫瓢”,對于黨中央大政方針決策部署只見表態不見行動的問題時有發生。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離不開每一名黨員干部的努力付出和貫徹落實,而一些人懶政、怠政、不作為,直接影響了中央部署的貫徹落實。“四風”問題出現新的“變種”,如果不高度重視就會前功盡棄。要充分發揚“釘釘子”精神,不斷謀劃改進,加大教育力度,扎緊制度的籠子,拓寬監督渠道,切實糾正“四風”不止步。
糾正“四風”重在教育,提高思想認識。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四風”問題從根本上說是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道德品行和黨性修養問題,解決“四風”問題,必須以釘釘子精神持續不斷地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提高思想認識、鍛造道德品質、加強黨性修養;提高糾正“四風”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進一步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筑牢思想根基;提高自身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風清氣正、干事創業成為常態。
糾正“四風”要在示范,領導身先士卒。各級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發揮黨組織牽頭抓總作用,通過層層壓實主體責任,認真查擺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和自身存在的“四風”問題,以及“四風”問題的具體表現和成因,拿出見人見事的過硬措施,以解決群眾關心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為立足點,以切切實實為民服務為落腳點,一步一步地扎實推動整改。這樣,既解決了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及自身存在的“四風”問題,又會為下屬單位或個人帶來良好的示范效應,進而在進一步糾正“四風”問題上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糾正“四風”貴在抓常,及時發現問題。抓常就是要抓經常、見常態。風氣養成重在及時發現問題,作風建設貴在常抓不懈。要聚焦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結合地方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持續推動黨員干部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著力整治各方面工作中存在的“四風”問題。
糾正“四風”實在從嚴,監督執紀問責。解決“四風”問題,需要教育引導,更需要完善的制度、有力的監管和對各種不作為行為的懲戒。必須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綜合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特別是充分用好用足“第一種形態”,對熱衷于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黨員干部及時“咬耳扯袖”,該提醒的提醒,該批評的批評,使其“紅臉出汗”,防止小問題釀成大禍患。我們欣喜地看到,一些地區、部門、單位已經開始著手進行績效考核工作試點并取得了積極成效,只有真正形成完善的制度、法規,才能讓各種歪風得到遏制,反腐紅利才能得到最大化地釋放,人民群眾才能從根本上受益。
“四風”問題令人民群眾深惡痛絕。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黨風廉政建設與反腐敗斗爭的總要求就是要堅持人民反對什么、痛恨什么,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消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全面凈化黨內政治生態,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黨員干部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以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作風,跟蹤問效、強化問責,嚴肅查處、形成震懾,促使黨員干部宗旨意識進一步增強、作風進一步轉變,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