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云南省各級關工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在中國關工委的關心指導下,把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貫穿于各項工作之中,堅持服務青少年的正確方向,按照新時代發展要求,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與時俱進,改進工作方式,為培養青少年成長成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黨的十九大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政治宣言和行動指南。全省各級關工委要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刻學習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論斷,深刻學習領會我國社會矛盾發生變化的新特點,深刻學習領會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深刻學習領會分兩步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目標,深刻學習領會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結合全省關工委工作發展不平衡的實際,科學謀劃關心下一代工作,加大基層關工委建設力度,充分發揮五老作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進一步推進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
深刻領會并學習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和總體要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方方面面,使之轉化為廣大青少年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一要把引領青少年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引向深入。
廣泛在青少年中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教育、養成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正能量。加強思想道德、法治、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民族團結進步等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法治觀、文明觀,助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二要重點抓好“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要充分發揮廣大五老在弘揚革命傳統方面的優勢,開展行之有效和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用青少年聽得懂、喜歡聽、記得住的話,講述革命故事,傳承堅定的理想信念,傳承艱苦奮斗的精神,傳承實事求是的精神,傳承甘于奉獻的精神,傳承改革創新的精神。以過去革命戰爭的艱辛與當今革命發展成就的鮮明對比,教育青少年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讓五老牽手青少年,共同唱響共產黨好、偉大祖國好、社會主義好的主旋律。全省各級關工委要組織青少年聆聽一次五老宣講,閱讀一本黨史國史書籍,參觀一處革命紀念遺址,撰寫一篇心得體會,參加一次志愿服務。教育引導青少年探尋革命遺跡,清晰歷史脈絡,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發展的艱苦卓絕的歷程,深刻認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接續奮斗出來的,更加堅定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信念,真正使紅色基因入腦入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重大戰略命題。省關工委要緊扣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按照中國關工委的安排部署,結合全省工作實際,實施“十百千萬”五老關愛行動。
培育關心下一代幫扶工作品牌。各級關工委要深入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農村青年脫貧致富等幫扶工作,最終形成青少年受益、基層群眾歡迎、黨委和政府滿意的關心下一代幫扶品牌。各級關工委要認真總結和推進創建全省關工委特有工作品牌,如脊柱側凸青少年免費矯治活動、未成年人司法項目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實踐系列活動等。
培育優秀兒童之家。各地關工委要以鄉鎮(街道)、村寨(社區)為重點,積極參與建設面向農村留守兒童的青少年課外活動場所,特別是創建優秀留守兒童之家。優秀留守兒童之家應具有固定場所和穩定的五老服務隊伍;有課業輔導、生活救助、心理疏導、情感撫慰等關愛服務,能夠有效發揮關愛保護留守兒童的服務平臺作用。優秀留守兒童之家的創建要因地制宜,可利用政府部門和社會資源開發、新建活動場所,也可拓展校外輔導站、四點半學校等現有平臺,豐富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效果,在服務中有效進行教育引導。省關工委已建成(或在建)留守兒童之家66個。各州市、縣(市、區)已建成留守兒童之家631所,先后有37.8萬名學生受益。
培育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農村青年人才。堅持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大力培育講政治、有理想、懂技術、會經營,對貧困地區農村青年示范作用大、帶動效果好的農村致富帶頭青年人才,堅決助力脫貧攻堅。全省各級關工委多年來廣泛開展了農村青年“講政治、育新人、學科技、奔小康”活動,著力推進全省農村青年科技培訓活動深入發展,培養農業技能人才、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遺傳承人等新型職業農民,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
幫助困境青少年解決實際問題。充分發揮關愛優勢,盡關工委所能積極協同政府部門和社會力量,積極開展助學、助困、助業等公益服務。幫扶對象既包括因家庭貧困導致生活、就醫、就學等困難的兒童,也包括因自身殘疾導致康復、照料、護理和社會融入等困難的兒童,以及因家庭監護缺失或監護不當遭受虐待、遺棄、意外傷害、不法侵害等,導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侵害的兒童。幫扶服務既包括物質幫助,也包括思想教育引導和成長發展的跟蹤服務。注重引入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等專業力量,并努力從中探索科學有效的幫扶機制。省財政從2008年起,每年劃撥300萬元扶持家庭貧困的中小學生完成學業,全省各級關工委也積極籌集各種助學助困資金,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