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儒龍,劉述喜,李科娜
(重慶理工大學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重慶400054)
隨著科技和生產的發展,雙向DC-DC變換器被更多的應用于工業領域。常用的半橋雙向DC-DC變換器一般有兩個開關管,在電流連續的模式下,這兩個開關管將處于硬開關狀態,具有較大的開關應力,使得電路在高頻運作情況下產生較大的開關損耗。傳統的零電壓轉換(ZVT)方法和零電流轉換方法是應用于半橋雙向 DC-DC 轉換器的有效的軟開關技術[1-4]。但是,由于換相問題的存在,對于雙向ZVT拓撲至少需要兩個輔助開關。同時,輔助開關的控制時序與主開關不同,這會增加雙向轉換器的控制復雜度[5-6]。
為了減小控制復雜度,有些學者增加耦合電感和二極管來實現軟開關,但是增加的輔助二極管會帶來額外的損耗,使得電路在重載運行下效率很低。也有學者通過增加LC串聯諧振電路來實現軟開關[7-8],這種拓撲不需要增加額外的開關管,損耗也相應的較少。
本文所研究的雙向DC-DC拓撲結構,只使用一個諧振電感和兩個電容就可實現軟開關的作用。本文首先對電路拓撲進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Buck模式下的工作原理,最后利用pspice搭建仿真電路模型,驗證了理論分析的正確性。
圖1 變換器電路拓撲
半橋雙向DC-DC變換器的電路拓撲如圖1所示。
圖1中有三個輔助元件:一個諧振電感Lr,兩個輔助電容C1和C2。其他的主要元器件包括:
S1、S2是主開關,Cr1和 Cr2是其寄生電容,Dr1和Dr2分別是S1和S2的體二極管;L是主電感,Ch是高壓側濾波電容,Cl是低壓側濾波電容。
由圖1可知,ir為正時,可以實現S2的零電壓導通,ir為負時,可以實現S1的零電壓導通。C1和C2儲存能量,并向Lr釋放,讓ir電流換向,這樣就能實現S1和S2的零電壓導通。當S1導通時,C1放電,C2充電,與此同時ir由正變負,負的ir值會使S1實現零電壓導通。當S2導通時,C1充電,C2放電,與此同時ir由負變正,正的ir值會使S2實現零電壓導通。儲存在C1和C2中的能量向L釋放,而在L中的電流紋波會很小。當開關管關斷時,寄生電容Cr1和Cr2也可以減小S1和S2兩端的電壓上升率。
一個開關周期內,在Buck工作模式下,變換器存在如圖2所示的8種工作模態,在各階段電路中的主要工作波形如圖3所示。
圖2 變換器工作模態及其等效電路
圖3 Buck工作下主要波形圖
模態1[t0~t1],圖2(a):t0時刻S1關斷,Cr1開始充電,Cr2開始放電,充放電過程為S1提供了ZVS條件。在這個模態下i1、ir從正值開始衰減,i2從負值開始上升,v1下降,v2上升。
模態2[t1~t2],圖2(b):t1時刻,Cr2的電壓下降到0,Dr2導通,S2兩端的電位被鉗位到0,為S2的導通提供了零電壓條件。在這個模態下i1、ir、i2、v1和v2與模態1相同。
模態3[t2~t3],圖2(c):S2在t2時刻零電壓導通,i1、ir和i2模態1相同。當ir等于iL時,v1達到最小值,然后v1開始上升,v2開始下降。
模態4[t3~t4],圖2(d):t3時刻,ir下降到0,i3時刻之后,ir變成負值。在這個模態下,v1和v2與模態3相同。從模態2到模態4,根據KVL和KCL可得:
式中,vL是電感L兩端電壓,vr是電感Lr兩端電壓。由式(1)可得:
模態5[t4~t5],圖2(e):t4時刻S2關斷,Cr1開始放電,Cr2開始充電,充放電過程為S2提供了ZVS條件。在這個模態下i1、ir從負值開始上升,i2從正值開始下降,v1上升,v2下降。
模態6[t5~t6],圖2(f):t5時刻,Cr1的電壓下降到0,Dr1導通,S1兩端的電位被鉗位到0,為S1的導通提供了零電壓條件。在這個模態下i1、ir和i2、v1和v2與模態5相同。
模態7[t6~t7],圖2(g):t6時刻,S1零電壓導通,i1、ir和i2、v1和v2與模態5相同。
模態8[t7~t8],圖2(h):t7時刻,ir上升到0,t3時刻之后,ir變成正值。當ir等于iL時,v1達到最大值,然后v1開始下降,v2開始上升,i1、ir和i2與模態5相同。從模態6到模態8,由KVL和KCL可得:
將式(2)代入式(4)有:
為了驗證相關理論的正確性,在pspice中搭建仿真電路模型如圖4所示。
圖4 系統仿真模型
其中,仿真電路具體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電路元件參數表
其中,S1,S2,C1、C2和iL的相關仿真實驗波形如圖5、圖6、圖7和圖8所示。
從圖5(a)和(b)可以看出S1實現了軟開關狀態。從圖6(a)和(b)可以看出S2實現了軟開關狀態。由圖5(b)可得,當Us1下降為0時,is1和UGS1開始上升,這便得到了S1的ZVS條件。從圖6(b)可以看出當Us2下降為0時,is2和UGS1開始上升,這便得到了S2的ZVS條件。圖7是輔助電容C1、C2的電壓和電流波形,其波形和理論相符合。從圖8可以看出,此時iL的波形基本趨于穩定,電流紋波很小。由仿真結果可知,本文的軟開關拓撲可以有效的減少iL中的紋波。
圖5 Buck模式下S1的ZVS波形
圖6 Buck模式下S2的ZVS波形
圖7 Buck模式下C1、C2兩端波形
圖8 Buck模式下iL波形
本文介紹了一種非隔離的DC-DC軟開關拓撲,在不引入輔助開關的基礎上,通過幾個儲能元件實現開關管的零電壓導通。對該拓撲Buck模式下的工作原理進行了分析。最后通過仿真實驗,實現了Buck模式下的ZVS,仿真結果驗證了相關理論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