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維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化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作為陽煤集團的主力礦井,我們將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陽煤集團“三會”精神,堅持效益優先,建設質量強礦。
契約化管理是市場經濟法則在企業內部和經營領域的開拓延伸,是依法規范企業自身經營行為的重大舉措,是現代化企業集團的創新之舉。我們將牢牢抓好契約化管理這一國企改革牛鼻子,打破“大鍋飯”體制,轉變“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工作認識,形成目標倒逼,實施項目契約化和崗位契約化管理。充分運用激勵和壓力雙重政策,抓住安全、生產、質量、管理、成本等關鍵要素,公開承諾,強化動態管理、進度監督,嚴考核、明獎懲,以人人肩上有壓力來激活企業發展內生動力,激發干部職工承諾踐諾、高標準嚴要求干好工作的主動性和責任感,全力保證各項決策部署的“不縮水”“穩落地”。一礦的全體干部職工將進一步轉變思想、轉變觀念,牢記守土有責,積極主動履職,大膽創新實踐,在戰勝挑戰中體現責任擔當,彰顯自我價值,推動企業科學、高效、規范運行,用實際行動和成績展現一礦深化改革的堅定決心和生動實踐。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近年來,我礦始終堅持“從零開始、向零奮斗”理念,層層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安全生產局面得到有效鞏固。未來將進一步加強安全體系建設和基礎管理,以鐵的擔當盡責、鐵的手腕治患、鐵的心腸問責、鐵的辦法治本,努力構建安全管理新格局。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總體要求,建立健全“橫到邊、縱到底、立體化”的安全責任體系,層層傳遞安全壓力,全面推行安全風險管控“1+4工作模式”,把“防患于未然”落到實處,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關鍵領域治理,縱深推進短板管理,把礦井安全保障程度提到新的高度;強力推進變化管理,通過超前預測變化、科學減少變化、有效控制變化,真正把變化管理落實到基層和現場,確保動態安全;加強安監系統管理整頓,著力打造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的安監鐵軍,讓監管執法更嚴、更硬、更實;高度重視安全文化體系建設,形成具有一礦特色的安全文化,通過理念鑄魂、氛圍熏陶、警示教育、行為養成,使安全理念“從零死亡向無傷害”提升,安全行為“從遵章守紀向自動自發”改進,安全氛圍“從全過程向立體化多維度”拓展,實現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保安全”的根本轉變,促進企業安全持久發展。
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通過培育新優勢,全力打造立得住、叫得響、走得遠的煤炭品牌。以穩定商品煤產量為目標,統籌推進生產組織,增強回采工作面構造能力,加強地質預測預報工作,科學地指導安全生產,努力將礦井產能發揮到極致,堅決完成全年商品煤奮斗目標。增產增收品種煤,對煤炭市場風險與機會科學判斷、運籌帷幄,努力在被動中尋求主動,在劣勢中發現優勢,在競爭中捕捉商機。在精品煤戰略指導下,重點抓好塊炭生產組織,嚴抓生產現場的放頂煤考核管理,加快推進塊炭提質工程建設進度;充分發揮煤泥烘干、末煤全入洗項目優勢,縮減低價產品比例,提高產品附加值,保證綜合效益的最大化;優化和完善洗選工藝,提高系統運行可靠性、穩定性。突出生產流程管控,全面打響“煤質保衛戰”,從生產源頭抓起,提高煤質,實施全煤化開采,全流程保質量;堅持差異化采煤,實行系統和煤質“雙向同步設計”,合理規避地質構造,及時調整采煤工藝,減少矸石混洗量;持續加強機電設備管理,建立健全設備登記臺賬,以“大數據”管理為支撐,從設備采購、使用、檢修、回收實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確保每臺設備運行全面實時在控;高度重視設備檢修維護,嚴肅各類影響生產事故分析考核,全力保障生產隊組的正規循環作業。
以隊伍建設為抓手,打造干事創業優秀團隊。十九大報告中把人才工作放到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位置,賦予人才工作更加崇高的使命和更加重要的任務。我礦將始終堅持人才興企,強化高技能人才梯隊培養,重視“人才庫”建設,積極創造條件,建設一支肯學習、勤鉆研、能攻關的煤炭行業領軍人才;依托4S平臺,在礦井工程安裝、瓦斯地質研究應用等工作上,借力借智、吸納精英,培養核心團隊;持續強化員工素質、技能培訓,做到常抓不懈、常抓常新;高度重視班組建設,嚴格選拔、聘用程序和要求,真正把有知識、懂管理、素質高、責任心強的職工選拔到班組長崗位上來,充分發揮“兵頭將尾”作用;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班組,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以干部作風建設為抓手,營造奮發有為的發展環境。隨著企業改革進入深水區、經濟形勢越來越嚴峻,面對一些躲不過、繞不開的發展矛盾、現實困難,領導干部必須敢于破除千人一面,求全責備的陳舊觀念,放寬選人視野,在工作中努力尋找人才、發現人才,著力培養一批能夠駕馭全局,破題改革,能夠激勵職工、凝聚職工的中堅力量。堅持實干興業,主動作為、帶頭作為、積極作為,把一切有利于一礦發展建設的思想、理念和理論實實在在的轉化在具體的行動,轉化為具體的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實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添足動力。
以改革創新為抓手,努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十九報告中“改革”“創新”是出現頻率較高的詞匯,其中“創新”被強調近50余次。我們將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大力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的應用,在合適地點推廣應用單軌吊運輸、煤巷盾構、巖巷爆破快速掘進等先進裝備技術;及早推進ERP、OMS項目運行步入正軌,同步打造專業化團隊,構建系統后期維護機制,全面提升自動化生產和管理水平;深入開展“五小創新”競賽活動,深度發掘職工創造潛能,激發創新活力,開展技術升級、裝備革新,注重將科技創新成果更好地轉換為生產力。全面深化機制改革,基于“均量高”“精用工”理念,開展積極有效的探索實踐,植入“用人少、效率高、成本低、效益好”的發展基因;正確處理好“依靠人”和“依賴人”的關系,考慮把用人多、效益低的生產輔助和后勤業務實行外委或交由社會化管理,實現“用人”和“減人”的合理配置;實行模擬計件結算崗薪工資,充分挖掘崗位創效潛力,實現崗位增值、個人增收、企業增效;堅持以素質、技能為標桿,穩步推進“全員賽馬、末位淘汰、培訓教育、崗位調整”工作,果斷淘汰素質差、技能弱、混日子的人員,充分發揮勞動人才市場“蓄水池”作用。通過強管理、調結構、提素質,不斷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
新時代的藍圖已經繪就,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陽煤一礦將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以艱苦奮斗、戒驕戒躁的優良作風,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拼搏精神,闊步新時代,體現新氣象,展現新作為,奮力譜寫新時代礦山改革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