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小平
不久前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在生活紀律方面新增第一百三十六條:“黨員領導干部不重視家風建設,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響或者嚴重后果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把不重視家風建設明確列入黨的生活紀律“負面清單”,這是中央堅持問題導向,針對近年來查處的一些腐敗分子帶有共性的問題,把黨的十八大以來嚴明生活紀律方面的實踐成果轉化為紀律要求,充分體現了黨的紀律建設的政治性、時代性和針對性,為黨員領導干部的家風建設定下了規矩。
家風影響著一個人的品質和行為。對居于領導崗位、握有權力的黨員領導干部來說,敗壞的家風,更往往成為牽引其自身及親屬走向牢獄的繩索。綜觀已查處的大案要案,很多腐敗分子的違紀違法行為中,往往有“家族腐敗”因素,父子兵、夫妻檔、兄弟幫屢見不鮮,把公權力變成“私人訂制”,最終一起走上不歸路,教訓極為深刻。這也正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家庭家教家風重要性的用意所在和良苦用心。嚴格執行黨的生活紀律,真正讓紀律為家風建設上把鎖,就可能給黨員領導干部加上一把“廉潔鎖”。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一些黨員領導干部之所以在家風建設上失了守、跌了跤,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家風建設的重要性不以為然,總認為家風問題是一件小事,抓不抓無關大局。正是因為這樣片面錯誤的認識,放松甚至放棄家風建設,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進而釀成黨紀國法不容的大禍,既害了自己、毀了家庭,又敗壞了黨風政風。對黨員領導干部來說,家風建設不是簡單的家庭問題,也不是可抓可不抓的小事,更不是一推了之的事,而是必須嚴格遵守的紀律和切實履行的責任。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都要劃清公與私分界線,力戒封妻蔭子的思想糟粕,力戒撒手不管的放任心態,力戒遷就袒護的溺愛之情,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筑牢家庭拒腐防變堤壩,用廉潔自律、遵紀守法筑起家庭幸福的長城。
全面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少數領導干部在家風建設方面出了問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黨組織對黨員領導干部家風建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更沒有納入從嚴管理監督的視野,總覺得家風是干部的家事、私事,多管、嚴管是“小題大做”、“抓小放大”,是舍本逐末、上綱上線的“政治作秀”。從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而言,家風建設不僅僅是領導干部的個人小事、家庭私事,也是各級黨組織的重要責任。重視領導干部家風建設,是黨組織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要將黨員干部家風家規建設納入考核評議,作為黨員“黨性體檢”必檢項目,與黨員領導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監督、選拔使用有機結合起來,發現黨員干部家風方面存在的苗頭性問題,就要及時打招呼提醒、制止糾正,決不能放任不管、聽之任之。否則,就是失職、瀆職,就要受到追責、問責。
制度的生命在于執行,紀律的生命更在于執行。嚴格執行好黨的生活紀律特別是家風建設方面的紀律要求,關鍵在提高紀律的執行力。黨員領導干部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響或者嚴重后果的,該批評教育的要嚴肅批評教育,該查處的要嚴肅查處,決不姑息、決不例外,真正讓其付出代價。通過這樣沒有例外的嚴格執紀,讓所有的黨員領導干部都明白這樣的道理:如果放松甚至放棄家風建設,造成不良影響和嚴重后果的,必將受到黨紀嚴厲處分乃至組織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倒逼黨員領導干部把建設好家庭、培育好家風作為必修課,既要嚴于律己、又要從嚴治家,既要把好廉潔自律的“前門”、又要守好家庭防線的“后門”,讓自身與家人言行都經得起考驗,當得起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