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城鎮化率已達58.52%,并將繼續快速增長。但長期以來,由于忽視減量集約,“大城市病”在一些地方日趨嚴重。尤其是反映在城市建設中,雖然重視編制規劃,但規劃的延續性不足,藍圖已經畫好了,卻不時被“涂抹”,使得城市建設呈現出一種隨意性,甚至缺乏科學性、系統性,成為引發“城市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城市體檢正是通過定期的數據監測評估,明確“城市病”在哪里、根源是什么,為解決“城市病”提供有效幫助。
80%
為治理“大城市病”,《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在緩解交通擁堵方面,提出2020年城市綠色出行比例由現狀70.7%提高到75%以上,到2035年不低于80%;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到2020年PM2.5年均濃度由現狀80.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56微克/立方米左右。
城市體檢是對城市發展狀況、城市規劃及相關政策的實施效果進行監測、分析、評價、反饋和校正,揭示城市系統的運行發展狀態,找尋“病灶”本源,提出綜合“診療”方案,避免頭痛醫頭、惡性循環的管治方式,為城市發展決策、優化城市空間管治手段提供參考依據。對城市規劃進行體檢,可以通過數據等形式反映出規劃的落實情況,發現城市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從政策研究、資本運作、規劃設計、裝備研發、整體實施等方面研究城市更新,對既有肌理進行維護和修繕。城市體檢制度強調要在操作層面上尊重城市發展規律,讓規劃的執行具體化、細節化,這無疑會對城市的整體規劃及長遠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定期的體檢制度也體現了對過程的監督和評估,通過反饋,可及時糾偏,從而確保規劃從圖紙落實到城市建設的每個角落,維護城市規劃的剛性和權威。
【鏈 接】
城市體檢的北京早期實踐與探索
為給城市建設與發展“把脈診病”,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選擇北京市豐臺區3個鎮街作為研究區域,于2015年2月完成了城市體檢的試點工作。通過城市體檢指標體系對指定體檢對象、研究區域進行現狀數據采集,標準化加工與整理,分專項、主題對其城市病狀進行分析及評價評估,并最終形成評估報告,主要包括城市體檢現狀數據報告、城市體檢數據對比分析、城市體檢結果評價評估以及城市綜合發展建議四部分。
資料來源:根據媒體公開報道整理
對城市進行體檢,首先要建立穩定科學的評估指標體系,圍繞城鄉建設用地減量、人口規模和建筑規模雙控、兩線三區管控等重點實施任務進行評價,對重點指標的年度變化情況進行深入分析,結合第三方評估分析,分專項、主題對其城市病狀進行分析及評價評估,標準化加工與整理,提出下一年度實施工作的對策建議。同時,搭建城市體檢數據平臺,
■本刊首席時政觀察員保證城市體檢評估的真實性、準確性、延續性。城市體檢數據平臺需要根據城市體檢評估的需求不斷累積城市發展數據,監測規劃落實情況,乃至為城市的長遠發展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相關委辦局、各區縣要按需匯交相應數據至城市體檢數據平臺中,進行統一協調和管理,保證城市體檢數據匯交或報送的準確、安全與共享。另外,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常態化、制度化機制,以第三方評估方式實施年度城市體檢,形成數據定期采集、更新和發布機制,定期對城市發展進行多源數據采集與整理,依據體檢指標,完成對比分析,并定期發布研究區域的城市體檢報告,長期觀測、多方比較,找到“城市病”的根源,給出城市綜合發展建議。要將年度體檢結果作為下一年度實施計劃編制的重要依據,五年評估結果作為近期建設規劃編制的重要依據。在這方面,北京市已率先展開探索。根據已初步形成的《北京城市體檢評估工作方案》,城市體檢共涵蓋三方面內容:一是針對首都層面進行的首都北京城市發展評估體系研究;二是針對北京層面的北京市城市體檢分析評估研究;三是針對區縣層面的區級城市體檢分析評估研究。預計2018年上半年完成2017年度城市體檢評估工作。除了每年定期進行城市體檢之外,北京市還籌劃通過“增強首規委職能”和“強化市紀委、市監察委執紀問責”兩種方式,為強力落實規劃提供體制機制和工作方式方面的保障。
當前,很多城市都把城市更新作為解決“城市病”的重要手段。而“城市病”總根源是規劃變成“鬼畫”。因此,城市體檢不僅是落實總體規劃的機制保障,更是從根本上防治和化解“城市病”的治本之策。要通過城市體檢將城市發展、建設的情況與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及其相關要件、指標比對,評估規劃、建設的落實和執行程度,劃出“舍”與“得”的底線,減量集約,“瘦身健體”,有效解決“大城市病”,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權威性。要把城市體檢與城市更新有機結合起來,更加突出對生態環境、產業結構、功能業態、社會心理等軟環境進行延續與更新。要統籌體檢+更新+城市雙修,堅持“精致”發展理念,明確城市功能優化、公共設施完善、城市品質提升的目標、要求、策略,細化公共要素配置要求和內容,實現協調、可持續的有機更新和綠色高品質發展。深圳是國內較早、較全面進行規劃評估實踐的城市之一,從2001年開始對城市總體規劃、近期建設規劃、分區規劃、法定圖則等單項規劃成果和實施情況進行檢討和反思,建立了近期建設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評估機制。依托城市更新“十三五”規劃,深圳將結合城市發展中的問題及需求,通過“復合式”更新、“有機”更新,促進城市有質量、有秩序、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