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能集團煤炭產業安全高效清潔發展之路"/>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姚宇玲
近年來,晉能集團堅持“清潔能源規模化、傳統產業清潔化、煤電網+一體化”的發展思路,以建設一流清潔能源集團為戰略目標,不斷深化企業改革、優化產業結構、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全力打造以清潔能源為主業,煤炭、電力電網、房地產為輔業,新材料、金融為新產業的“一主、三輔、兩新”產業格局。
煤炭是晉能集團的基礎產業。目前,晉能集團煤炭板塊生產礦井達到69座,其中17座礦井達到省一級標準,21座礦井達到省二級標準,擁有先進產能煤礦60座,煤炭投產和試運行產能達到7720萬噸,煤炭產業取得長足發展。
進入新時代,晉能集團在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不忘初心、奮力拼搏,一路披荊斬棘,不斷發展壯大,實現了一次次的突破,成功走出了一條安全、高效、清潔發展之路。
2009年,晉能集團緊緊抓住全省煤炭資源整合的歷史機遇,共兼并重組整合礦井448座,整合后保留礦井165座,占全省礦井總數的15.6%,煤炭資源保有儲量110億噸,整合后規劃產能1.44億噸/年,占全省產能的10.8%。隨著生產礦井數量和產能增加、產量提升,煤炭生產已經成為集團的基礎產業。
由原來收費管理型企業轉型涉入煤炭生產行業,煤炭生產管理專業人員極度缺乏、管理經驗不足,面對165座地質條件差異大、資源儲量不均、各方利益矛盾集中的整合礦井,如何實現億噸級現代化煤炭大集團的戰略目標?經過幾年的探索實踐,晉能人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就是堅持“辦大礦、辦安全高效礦、辦現代化本質安全型礦井”。集團要求每一座礦井無論儲量和產能多大,必須按照“系統合理、裝備先進、管理到位、操作規范”的標準進行建設和管理。
堅持辦礦理念和建礦目標,晉能集團各煤業公司從礦井設計入手,狠抓設計優化,確保以最佳的方案建設礦井,把好煤炭生產第一道關口。設計優化堅持能露采不井工、能平硐不斜井、能斜井不立井的原則,堅持一次采全高的原則,堅持皮帶連續運輸和盡可能取消井下煤倉的原則,堅持無軌膠輪車和無極繩原則,堅持做大做強通風、排水、運輸系統的原則,堅持應用現代化技術裝備的原則。自我約束,推行煤礦安全準入制度。推進了煤礦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完善,安全投入保障和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夯實專業基礎,提升管理水平。研究煤層賦存情況,準確掌握地質資料,為安全生產創造前提條件;研究裝備和技術,核心裝備以現代化為前提,突出“高新精尖”,實現減人提效、無人則安的目標;研究系統和環節,貫徹落實山西省“礦井建設六大標準”,建設符合“七高一文明”要求的現代化礦井;研究人員和隊伍,堅持“人才強煤”和“人力資源優先發展戰略”,逐步提高員工隊伍素質;研究公司化運作、專業化管理、市場化服務管理模式,夯實煤礦管理機制體制基礎。隱患治理狠抓瓦斯煤塵治理、水害治理、立井和斜井運輸、小煤窯災害治理和頂板管理幾個關鍵點,提升礦井的抗災減災能力。
在科學辦礦理念的引領下,經過高標準建設,三元、王莊、沙坪、磁窯溝、泰山隆安、泰安、裕興、程莊、上社、昊興塬等一大批符合辦礦理念的安全高效礦井率先建成,全部實現了綜合機械化采煤和一井一面,開采中厚煤層的礦井裝備了大采高支架,無軌膠輪車輔助運輸開始實現。同時,一大批大功率采煤機、大功率運輸機、智能風機、超前支架、千米鉆機等現代化技術裝備投入使用;以長治三元王莊煤業防治水治理示范礦井、陽泉保安煤業瓦斯治理示范礦井和忻州天河煤業露天開采示范礦井為代表,針對瓦斯治理、礦井水害防治、立井和大斜坡運輸、洪水灌井危險、自然發火、供電安全等礦井重大災害治理的具體措施得以落實。礦井安全質量標準化水平穩步提升,三元、馬堡、沙坪等礦井達到了國家級質量標準化,磁窯溝、程莊、上社等礦井達到了一級安全生產質量標準。機械化程度提高,作業隊組減少,入井人數得到有效控制,系統優化和技術裝備更新,礦井綜合生產經營能力穩步提高。
轉型在路上,發展無止境。晉能集團著眼長遠,對標一流,主動作為,千方百計推動煤炭產業做強做優做大,努力向先進產能礦、一級標準化礦、綠色智能礦、本質安全型礦奮力前進。
“煤炭產業要突出安全高效,實現提質發展。”在2018年工作會上,晉能集團確定2018年為“質量效益年”,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安全生產各項目標,大力推進集團高質量發展。
安全是前提,管理是基礎,技術是支撐,人才是關鍵,文化是保障。近年來,集團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積極探索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模式,為煤礦高質量發展鋪路架橋。集團確立了“集團公司+板塊公司和市公司+煤礦”的管理架構,煤炭產業“三級架構、兩級管理”的運行體制進一步完善,集團對煤礦的戰略型管控和二級公司對煤礦的運營型管控得到加強,形成了機構扁平化、運行高效化的管控格局。
——推進“三真”管理,努力實現責權利相匹配。狠抓“三基”工作,夯實安全基礎;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夯實安全根基;狠抓應急救援工作,提升風險防控能力;狠抓安全培訓,提升全員素質;狠抓安全績效考核,推動安全管理上臺階。狠抓“六大體系”建設,促進安全形勢穩步好轉。
——完善責任體系,推動安全責任落實。各級公司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要求,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完善組織體系,確保安全責任到人;完善制度體系,確保管理有章可循;完善技術體系,注重科技興安;完善監督體系,加大處罰力度;完善管理體系,提高了管控能力。
——安全檢查不斷線,保持安全生產高壓態勢。持續組織開展安全大檢查、安全掛牌專項督查、周四安全生產活動日等;涉煤公司、煤礦積極配合駐地煤監局、各地管理部門開展煤礦全面安全“體檢”。堅持問題導向,對瓦斯防治、水害治理、機電管理等重點環節進行持續專項整治。推行“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建立了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
——探索瓦斯治理新舉措。落實“高瓦斯礦井低瓦斯開采,高瓦斯礦井高標準管理,低瓦斯礦井高瓦斯管理”的工作理念,立足先抽后采,堅決做到瓦斯“不突出、不超限、不積聚”。出臺《煤礦瓦斯防治工作“十二條紅線”實施細則》,各涉煤公司結合所轄礦井實際制定具體落實“十二條紅線”實施辦法,提升了瓦斯治理責任心和緊迫感,切實做到瓦斯防治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確保礦井安全建設生產。
——開發防治水工作新手段。專項調研,摸清礦井水情水害,實現“摸清水”目標。完善預測預報,利用物探、鉆探、化探等技術手段,查清老空區及積水范圍,查清隱伏構造及煤巖層變化情況,充分發揮預測預報作用。強化超前物探、鉆探管理和探放水效果的驗證工作,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強化重點隱患督導工作,及時對礦井涌水異常變化的礦井,進行現場督導,保證礦井安全。
——提高頂板管理新水平。以提高煤礦支護質量為目標,組織煤礦與科研院所合作開展頂板支護方法、支護參數探索與研究,圍繞地質構造、圍巖性質、力學分析等參數,建立地質檔案,科學確定支護形式、參數及材料。積極推廣連采機、掘錨一體機和大采高支架、綜放支架、兩巷超前支架、頂板離層在線監測儀等高新裝備,提高頂板管理水平。
——持續抓好機電管理。加強礦井防爆電氣設備管理,嚴格設備入井前防爆檢查和現場檢查,保證電氣設備運行安全。加強立井提升、大斜坡運輸、無軌膠輪車運輸、煤倉上下口等環節的管理,保證了運輸安全可靠。
——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多渠道、多舉措吸引引進大量煤礦管理和技術人才,全面推行先入校后入礦,變招工為招生制度,提升員工基礎文化素質;建設了“煤炭行業遠程教育培訓網”,推動安全培訓教育工作水平扎實提高;強化崗位實操培訓,開展職業技能鑒定、技術業務交流、職工技能大賽等工作,集團五小競賽成果顯著,職工參與率達95%以上;與專業院校合作,開展礦長培訓、機電、防治水等緊缺工種的專門培養;組織開展“四支隊伍”素質提升等培訓班,每年累計培訓各類人員1萬余人。
——全面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培育和實施了以“崇尚安全、敬畏生命、行為規范、自主保安”為核心的“能安”安全文化,完成了企業文化的七項成果,開展全面集團安全文化宣貫,大力推進“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會安全”“我能安全”的轉變,推動企業安全管理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轉變。通過創辦《晉能安全》期刊、《安全生產簡報》、晉能安全微信平臺等安全宣傳載體,營造了安全文化氛圍;組織開展了“干部上講臺、培訓到現場”、安全事故警示教育、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安康杯”知識競賽等活動,傳播安全理念,提高安全認識,引導安全行為。
幾年來,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逐漸形成了具有晉能特色的“136”安全管理模式和“333”安全舉措,通過安全生產管理模式的應用,不斷完善“六大體系”,優化應急預案,規范瓦斯、水害等重點災害應急救援物資的儲備,提高從業人員防災避險能力,積極推行“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提升安全生產保障能力,促進安全生產形勢平穩有序。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晉能集團堅持科技強企的工作思路,把科技創新擺在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位置。
晉能集團高度重視煤炭產業科技攻關和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的推廣和應用工作。組建成立了“晉能技術研究院”,引進并設立了“康紅普院士工作站”,以“采礦支護技術”“瓦斯災害防治技術”“煤礦水害防治技術”三個研究所為產學研平臺,推進煤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近年來,晉能集團與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重慶研究院、沈陽研究院、中國礦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天地科技公司等科研院校開展產學研合作,進行瓦斯治理、老空積水防治、深部高應力頂板管理、蹬空開采支護技術等研究。截至2017年年底,累計申請專利118項,授權專利98項,參與和制定標準8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5項。
安全高效,離不開自主創新。一直以來,晉能集團積極組織各煤礦實施煤礦生產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深入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工作,推行“無人化開采”和“無人值守”等先進適用技術,提高設備、環境的本質安全水平。目前,晉能集團所屬礦井全部實現了綜合機械化采煤,所有煤巷、半煤巖巷掘進均實現了機械化掘進。
在科技的引領下,王莊煤業、保安煤業分別被納入國家級防治水和瓦斯治理示范礦井;泰山隆安煤業被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授予“特級安全高效礦井”榮譽稱號;沙坪洗煤廠選煤技術創新技能大師工作室榮獲“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稱號;三元煤業被省煤炭廳命名為“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模范礦井”;王莊煤業榮獲“2016年度省煤炭科技創新示范礦井”稱號;沙坪煤業、王莊煤業被省煤炭廳命名為“現代化礦井”等。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建設美麗中國,推進綠色發展。我省提出要圍繞“示范區”“排頭兵”“新高地”三大目標,堅定不移推進煤炭行業安全高效清潔發展。
2018年,晉能集團將戰略目標由“建設一流綜合能源集團”升級為“建設一流清潔能源集團”,建立以“清潔能源為主業,煤炭、電力(電網)、房地產為輔業,新材料、金融為新產業”的“一主、三輔、兩新”產業體系。煤炭產業作為晉能集團第一大產業板塊,在“建設一流清潔能源集團”過程中,必須樹立“辦先進產能礦、辦一級標準化礦、辦綠色智能礦”的辦礦理念,走“減”“優”“綠”之路,向安全高效、清潔低碳轉型,爭做能源革命排頭兵。
在山西省公布的2018年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關閉退出礦井名單中,晉能集團所屬演禮等7座煤礦今年即將關閉,退出產能475萬噸。今后三年,集團還將關閉退出礦井42座。為實現目標,堅定不移推進減量置換和減量重組,化解過剩產能,減少礦井數量,持續提高先進產能占比,加快推進煤炭產品清潔低碳化,加大原煤洗選加工力度和比重,2020年原煤入洗率將達到85%以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晉能集團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堅持源頭把關、過程控制行動,降低末端治理成本,守住環保底線,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晉能集團在機構改革中專門成立了環保節能部,建立起由集團公司、市公司、煤礦企業構成的三級環境保護管理組織體系。明確各級單位環境保護工作第一責任人,制定完善環保節能工作管理制度,嚴格煤礦工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工作源頭管控,過程監管和環保工程竣工驗收。今年以來,對15家二級公司和65家基層企業開展了環境保護管理標準化考核工作,通過檢查考核,各生產企業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意識增強,環境保護工作得到加強。
近年來,晉能集團在傳統能源清潔發展方面不斷深入,全集團運營的洗煤廠從2010年的9座(能力1670萬噸/年)增加到2018年的35座(能力6510萬噸/年),2017年全年入選煤炭3666萬噸,入選率49.8%,精煤產量進一步提高,商品煤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規劃到2020年末,全集團選煤廠達到41座,入選原煤能力8275萬噸/年,入選原煤7545萬噸。委托外部入選原煤1725萬噸。共計入選原煤9270萬噸,入選率85.2%;精煤產量5884萬噸,精煤產率63.47%。
晉能集團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最大限度地減少煤炭開采對環境的影響。科學安排礦井瓦斯抽采和利用,推進“三區聯動立體式”抽采,對煤炭規劃區“先抽后建”、對準備區“先抽后掘”、對生產區“先抽后采”,確保抽采達標、抽采平衡。科學規劃、加強合作,確保抽采瓦斯得到充分利用。煤矸石、礦井水等資源實現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循環利用,露天礦井土地復墾和生態修復同步跟進,繼續加強煤礦環境保護工作責任體系、制度體系、標準體系、考核體系建設力度,實現綠色循環發展。
回顧過去,晉能集團的快速發展,培育出晉能人一往無前的勇氣、革故鼎新的銳氣和不懈奮斗的朝氣,凝聚出晉能人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攻堅克難的協作精神,孕育出“盡你所能·盡我所能·晉能”的企業核心理念。
展望未來,晉能集團廣大干部員工將以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用足非常之力、堅守恒久之功,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展現新作為,努力開創高質量發展與建設一流清潔能源集團新局面,奮力譜寫國企改革發展的壯麗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