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曉明
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治理工作開展以來,稷山縣從細微入手,迅速摸清扶貧家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
稷山縣召開了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會議,縣四套班子相關領導參加了會議,各鄉鎮黨委書記、分管副職、扶貧專干、幫扶大隊長、第一書記,20個貧困村支部書記,縣直幫扶單位一把手,專項治理領導組組成人員及辦公室全體人員也全部參加了會議。會上對自查內容、臺賬建立、問題上報、公開承諾等進行了詳細的講解與輔導,同時建立周報制度,要求對自查自糾情況一周一匯總、一周一上報,確保問題及時整改,問題整改按期到位。
出臺了《關于在全縣開展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治理的工作方案》,將自查自糾內容細化為四大類十一項指標,同時對十八大以來所有扶貧資金、扶貧項目進行大起底,要求各鄉(鎮)黨委、政府,縣直各相關單位對照自查自糾內容,盯緊人、盯牢錢、盯住事,逐筆資金、逐項政策、逐戶對象進行排查,查缺補漏,消除工作隱患。
各鄉(鎮)黨委、政府,縣直各相關單位,全縣各行政村自查自糾工作負責人每人簽訂《自查自糾責任承諾書》,人人對自查工作作出承諾,承諾履行相應職責,對照自查內容及要點進行全面排查,承諾如果在后續的上級檢查中發現自查中未發現的問題,由負責人本人承擔責任。不僅如此,而且各鄉(鎮)黨委、政府,縣直各相關單位也及時建立扶貧資金撥付使用(實施)工作臺賬、問題臺賬、跟蹤監督工作臺賬、問題整改臺賬四個臺賬,切實做到情況明、底數清。針對專項治理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認真研究分析,著力建立健全規章制度,舉一反三,堵塞制度漏洞,確保項目實施不走樣、不變形、不出錯。目前,專項治理工作中發現的44起問題(市級督查24起,縣級自查20起)已全部整改到位,并形成了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真正做到了把制度貫徹落實到實際行動中,把扶貧領域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