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 勛
小時候,我第一次對美有所察覺,是來自手巧的母親。
她向來喜歡插花以及侍弄一切好看的東西,一束很常見的月季和雛菊,墻頭待開的薔薇,枯敗的枝杈,都能被她變成屋子里生趣盎然的一角。
是的,當你有了心動,那一刻,便有了美。一花一草的自然美,一木一桌的形體美,飾物的精致美,美就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地方。
我們看花的美,能夠讓心情變得愉悅舒暢。但是對花而言,美麗不只是一種取悅別人的裝飾。花兒的繁殖,是靠蜜蜂和蝴蝶帶走花蕊上的花粉,傳播到其他的地方,讓花短暫的生命再次延續下去。而蜜蜂和蝴蝶只選擇美麗的花兒停駐,幫其傳播花粉。所以,花兒只有外形美麗、香氣濃郁,才具備“招蜂引蝶”的資本。這些美麗的背后,不是為了爭奇斗艷,而是蘊藏了延續生命的強烈愿望。
美麗就是花兒最大的競爭力。那些不美的花兒,早已失去了延續生命的資格。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看到的花大多都是美麗的。
美麗不止在生物學上是一種競爭力,在人與人的社會學中,美也是競爭力。喜歡一個人,始于顏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顏值、才華、人品,其實都是美的表現。外在的容貌氣質之美讓別人注意到你,而內在的才華人品之美,則讓別人對你的愛,愈來愈深,甚至是變得永恒持久。
美麗,讓人備受賞識,也能取悅自己。在疲憊的日常生活中,美麗可以將我們從瑣碎中抽離出來,比如聽一首好歌,看一部有趣的電影,出去走走感受自然之美,都能治愈我們忙碌過后的疲憊心靈。
美,潛伏于每個人的生命當中。珍重美,就是珍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