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紹銘
“我考上TJ了。”在費爾法克斯縣的游泳館,杰克興奮地對我說。TJ是托馬斯·杰斐遜科學技術高中的簡稱,該校已連續5年被評為美國最佳高中,畢業生大部分能考入美國排名前五十的大學,超過30%的學生會被哈佛、耶魯等一流大學錄取。
杰克能被這所高中錄取,他媽媽珍妮的陪伴起了重要作用。珍妮畢業于喬治敦大學,原是美國商務部律師,專門處理反傾銷案件。因為我也是律師,常看到珍妮陪兒子在游泳池訓練,一來二去就熟悉起來。珍妮說,她在大兒子詹姆斯出生后就辭去了商務部工作,除了料理家務,大部分時間用來培養孩子。我每天到游泳館健身時,都看到珍妮陪兒子訓練,每次都在3小時以上。她在游泳池旁為杰克計時,寫下杰克每次游泳的數據。杰克是我們縣的少年組游泳冠軍,游泳成績在全美國也名列前茅。而TJ非常喜歡招有體育特長的學生。
我曾問珍妮,辭去律師工作當全職媽媽是否后悔?她說不后悔,有的家長追求豪宅名車,而她追求的是家庭快樂和孩子的健康成長。詹姆斯已從哈佛畢業,在華爾街投行工作。現在杰克又考入TJ,讓她非常有成就感。
根據斯坦福大學的調查,美國越來越多的高知家庭選擇夫妻一方工作、另一方留在家里培養子女。從2000年起,美國母親在孩子出生后辭職留在家里的比例逐年上升,到2017年已有近30%高知家庭的媽媽選擇留守。斯坦福對6.8萬名學生的抽樣調查顯示,有父母在家陪伴的學生成績比沒有父母陪伴的高20%到30%,且超過95%可以拿到大學畢業證書。
我們中文學校的尹老師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尹老師畢業于清華大學,留學美國后在一家大公司找到了一份數據處理工作。女兒出生后,她辭職專心培育孩子。女兒尹文麗從小成績優異,能歌善舞,酷愛花樣滑冰。女兒高中時,尹老師每天陪她4點起床,進行3個小時花樣滑冰訓練,放學后再訓練兩小時,晚上為女兒輔導功課。尹文麗是美國女子花樣滑冰冠軍,也考入了TJ,數學全年級第一,畢業時收到哈佛、斯坦福、哥大、普林斯頓和耶魯5所名校的錄取通知書,最后選擇了耶魯。接受采訪時,她說自己每一步的成長都有媽媽精心陪伴的印記。
美國國家兒童健康研究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有父母陪伴的學生更自信,更能與人交往,心理承受能力更強。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選擇把子女送到國外讀高中。近年來我處理了很多留學生案件,這些孩子有的盜用寄宿住家的信用卡打游戲,有的開飛車撞人、毆打虐待同學,有個女生因為感情糾紛而服毒自殺。
我問過不少小留學生,到美國留學是不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他們說是父母的決定。由于父母不在身邊,他們常感到孤獨無助,又怕父母擔心,所以報喜不報憂。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父母的陪伴至關重要,美國好學生也需家長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