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凹
那時的蜀國不叫天府之國
那時沒有成都平原
那時水旱不從人,百姓知饑知饉
那時一個叫安縣的地方,再一個安縣偏北的地方
突然來了兩條龍
它們是昆侖老祖派發(fā)給蜀地的兩兄弟
兩兄弟的使命是
把一片土地連同上面的生物擁抱入懷
擁抱成一個豐饒的大平原
為了這個使命,兩兄弟出發(fā)了
以成都為軸,一西一東,向南走來
西邊的兄弟從廣元來,叫西山,又叫龍門山
東邊的兄弟從安縣來,叫東山,又叫龍泉山
兩兄弟真長啊
尾巴還在原地,腦袋已雙雙去了兩百公里以遠
從中原往蜀都趕
翻秦嶺、過劍門關(guān)還不夠
還得翻東邊兄弟的鹿頭山,過它的白馬關(guān)
噫吁嚱,危呼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秦來過,魏來過
那些北來的定蜀的動詞,每朝每國都打這里過
一匹白馬
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龐統(tǒng)坐此間,云起云落,滄海桑田
一坐兩千載
為了排掉成都平原多余的水
龍體扭動,讓鱉靈取下三塊肋骨
空出肋骨的地方
叫鱉靈峽,也叫金堂峽
此事過去多少個千年了
平靜的沱江每到此處依然馬鳴咴咴,激動不休
而傍江陡立的云頂山
為抵擋云貴高原的滑坡
為鎖住峽口的厲風和元兵的入蜀
耗去了采氣、修煉,并五千年的香火
一塊殘碑
可以把世界說全,把歷史說醒
撩開寶勝村的墳草,我看見石頭走動,暮風充血
村里,我看見一座寺,叫桃花寺
遇到一群人,姓劉,他們是住在村里的豢龍人
他們出自古老的家族
豢龍是家族的秘密,更是首事
龍在大地游弋,鳥在天上盤旋
古蜀的魚鳧飛了來
大唐的比翼鳥飛了來
民國的金屬翅膀飛了來
它們的視域看見了龍身的長寬
它們的片面抹平了龍身的高度
大龍逶迤而行,起伏不休
我沿著龍脈晝伏夜行,直到萬籟俱寂
直到在龍泉驛一個叫長松山的地方
找到主峰,那聳入云間的最高的龍脊
直到身邊的原始楠林、古老銀杏、唐代名寺
云遮霧掩,閃著龍鱗的奇響與金光
錦官城,多么親近,一張仰的臉
西嶺雪,多么千秋
兩兄弟隔城致敬,遙遙呼喚
生于龍門山、定居龍泉山的我,一時間漲淚成泉
一枚龍蛋,需拿多少天下來平衡
需拿多少傳說去化石?
與武力對稱的是文脈
龍潛深淵的隱士高人就不說了
比如朱桃椎,比如
至今不知名姓的那一團迷霧、一道閃電
有名有姓的龍泉山人多了去了
三蘇一門,壓垮多少省份、穿越幾多紀元
除了狀元楊升庵,誰的筆下可以大江東去
說到世間對子,哪個堪與李調(diào)元博弈
傅崇矩、郭沫若、賀麟、沙汀、艾蕪、王叔岷、
流沙河、周克芹……
名單有多長呢?是的,你們猜到了
長龍有多長,名單有多長
逐龍而居的人走到了語言的盡頭,思想的盡頭
逐龍而居的人才剛剛出發(fā)
宋渠宋煒一首大佛把什么都說了
唯獨沒說
大佛其實更是一條巨龍的龍頭
從安縣把頭伸過來,飲樂山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