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君

中國山水畫是中國傳統藝術最為厚重的沉淀。中國傳統山水畫以山為德、水為性的內在修為意識。山水畫是民族的底蘊、古典的底氣、人的性情。更是藝術家把握審美對象豐富外觀和本質特性,借助豐富多彩的藝術作品表現出來。石昌鼎的山水畫與他生活的廣西地域山水風景具有直接的聯系。廣西所獨具的“山美、水美、洞奇、石美”特色,其山危峰兀立,其水碧波蕩漾,其洞形態各異,其石色蒼藍等,再加之廣西所獨具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得天獨厚的自然奇觀,尤其是具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稱號的桂林。石昌鼎生于廣西這樣獨具的地域,深受其影響,開拓了其視野和胸懷,陶冶了其情操,從而更好的認識自然、認識生活、認識人生。
石昌鼎一直孜孜不倦的學習繪畫,現已形成了自身獨具的藝術特色。他師承陽太陽之子陽山教授,認真學習其繪畫特色,不斷的堅持寫生,在前人的基礎上又有自身的創新,形成自身的風格與特征。他特別注重主體意識與自我風格相融合,在似與不似之間表現生活情趣,展現個人趣味。特別在寫生中,面對廣西獨具的自然風光,在大自然的陶冶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并將之融到繪畫中,使其繪畫賦予生命和美感。在其繪畫作品中體現著平淡、恬靜的人生哲理。
石昌鼎的筆墨獨具特色,其研究生導師陽山教授深得陽太陽先生的精髓,筆墨飽滿蒼勁,畫面靈秀華滋,疏朗清明,在水墨氣象中隱隱透出一股內在的骨氣。而在石昌鼎繪畫作品中也很好的傳承了這一傳統,他不僅繼承了他們以表現時代風貌為宗旨,以廣西秀美山水為主要表現對象,以傳統中國畫筆墨為藝術追求的特點;而且也繼承了他們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和鮮明藝術風格的繪畫流派,即漓江畫派。同時,在他的作品中又融入了當代人文主義精神,傳達了當代新生代國畫家對中國傳統山水畫的情懷。
石昌鼎具有高尚的品德修養和包容開放的心胸。在藝術上,他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其國畫作品,將村民淳厚的感情和人格融入畫中讓我們看到鄉土古老、純樸與多彩。





石昌鼎
侗族,生于廣西柳州三江。2009年考入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中國山水畫方向,師從著名山水畫家陽山教授。2012年7月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并留校工作。現為廣西藝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學秘書、講師、掇英館(美術館)館長,廣西美術家協會會員。
作品多次參加省級以及全國性美術展覽并入選或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