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升
近年來,隨著海西州地方經濟的發展,青海油田分公司成為利稅大戶,占全州稅收收入比重從2010年的45.34%提高至2015年的59.37%,占據全州稅收收入的半壁江山,對當地財政的貢獻也十分明顯。然而,隨著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以及國際油價大幅下跌,青海油田分公司發展受到制約,雖然2015年入庫稅收占比達到59.37%的高位,但實際入庫稅收卻同比下降了11.84%,目前來看,這種下降趨勢仍將持續。因此,本文從制約該企業發展的內、外因開展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是以青海油田為主,其他外來油田為輔,集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甲醇、聚丙烯生產銷售和石油工程勞務為一體的連續性經濟體。近年來天然氣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使青海油田的發展呈現出石油、天然氣、化工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成為青海省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占據青海省第一利稅大戶的位置,有力支持了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但近幾年國際油價大幅振蕩,石油行業作為海西州第一大支柱行業受到了不小的沖擊。為此,我們以2010 —2015年青海油田分公司稅收數據為研究對象,對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一、青海油田分公司基本情況
青海油田作為青海省最大的支柱型產業,其主要工作區域位于柴達木盆地,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4765萬噸,預測石油地質儲量41505萬噸;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3066億立方米,預測天然氣地質儲量2345億立方米。柴達木盆地石油資源量21.5億噸,天然氣資源量2.5萬億立方米。目前開發的主力油田有尕斯庫勒、躍進二號、花土溝等油田;主力氣田有澀北一號、澀北二號、臺南等氣田;已經建成油氣年生產能力650萬噸;建成花(土溝)—格(爾木)原油長輸管道439千米,年輸油能力300萬噸;建成澀(北)—(西)寧—蘭(州)、澀—格、澀—格復線、(南八)仙—敦(煌)、仙—花五條輸氣管道,年輸氣能力73億立方米。2010—2015年青海油田分公司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159億元,累計實現利潤339億元,利潤率為29.25%。
二、青海油田分公司稅收收入情況
青海油田分公司一直以增值稅為主,消費稅、企業所得稅為輔,自2014年11月29日起實施《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提高成品油消費稅的通知》后,消費稅所占稅收收入比重進一步提高,2015年已遠超增值稅,占比位居首位。
(一)稅收總量呈現由高到低的態勢
青海油田分公司2010年—2013年稅收收入保持了穩定增長,從2010年的27.78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45.51億元,增長率達到63.82%,在2013年達到峰值后,2014年開始逐步回落。消費稅更是逆勢而增。(見表一和圖一)
(二)稅收結構發生顯著變化
青海油田分公司增值稅一直居于主體地位,從2009年開始,消費稅收入逐年提高,2010年消費稅10.97億元,2013年13.48億元,2015年高達21.19億元,為歷史最高。2015年青海油田分公司消費稅占其全部稅收比重達到56.34%,遠超增值稅。消費稅已迅速成為第一大主體稅種,在完成全州稅收總額任務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分級次收入差距大
2010—2015年,中央級收入不論當年稅收收入是否增長,所占比重始終保持在86%左右,而隨著稅收結構發生變化,石油資源所在地的州級、縣級收入增幅甚微,2014年在“營改增”政策的拉動下,州縣兩級收入比重達到歷年來的最高點。自2014年11月29日成品油消費稅稅率的調整,2015年地方級收入所占比重降至幾年來的最低點,從2014年的7.78%降至2015年的5.82%。(見表二)
三、近年來影響石油行業稅收的原因分析
(一)國際油價持續動蕩因素影響
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國際原油價格可能在較長時期內繼續呈現下跌趨勢。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的主要原因:
1.美國頁巖油氣因素。頁巖氣水平井和水壓裂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頁巖氣伴生的頁巖油產量增加,而且頁巖油井的產量也迅速增加。2013年美國頁巖油產量達到350萬桶/日以上,頁巖油氣革命導致本土石油生產能力大幅提高。自2004年以來,美國本土原油產量增長了56%。頁巖油氣革命對全球油氣供需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
2.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導致石油需要下降。從全球經濟形勢來看,石油供求關系變化也是油價下跌的重要因素。全球各國經濟復蘇不如預期,歐盟經濟仍深陷歐債危機后的泥潭中,中國作為最大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增速顯著放緩,日本經濟刺激政策效果有限,這些因素共同導致全球市場石油需求疲軟。
3.全球石油供應增加導致產能過剩。國際油價下跌的同時,全球石油日供應量都在增長,OPEC國家與非OPEC國家都在增產,利比亞、伊拉克等國也恢復石油出口,進一步加劇了產能過剩。
4.沙特阿拉伯為保全亞洲市場份額增產降價。俄羅斯因西方制裁而增加對中國的石油及天然氣出口,中國是沙特阿拉伯最重要的市場,由于擔心俄羅斯會威脅到沙特阿拉伯的長遠利益,沙特阿拉伯放棄減產保價的一貫做法,采取增產降價來保住亞洲市場份額。
5.華爾街做空油價從中牟利。隨著全球對沖基金規模不斷拓展,且在原油期貨中的配置越來越高,基金在原油期貨中的做空行為,對原油期價下跌將產生越來越重的推動作用。從全球投機資金操作動態來看,包括對沖基金、養老基金、財富管理基金在內的投機資金不斷消減美國原油期貨的多頭倉位,同時大幅增加空頭倉位。上述行為也直接導致國際油價不斷下跌。
(二)國內油價受累于國際油價下跌因素影響
受國際原油產能過剩、市場需求疲軟、原油價格持續下跌因素影響,國內原油價格也是逐年回落,導致汽、柴油價格均出現下滑。
從圖二可以看出,青海油田分公司主要產品價格均呈現逐步回落態勢,特別是從2013年開始,三種產品價格明顯下跌,這與該公司稅收收入的下降趨勢高度吻合。從趨勢圖上的軌跡來看,2015年產品價格下滑趨勢更加明顯。(見圖二)
(三)享受稅收優惠力度大
青海油田分公司享受西部大開發、安置殘疾人就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等多項稅收優惠政策。2010—2015年,共計減免企業所得稅47.25億元。這部分減免稅金對企業的技術升級及再生產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造成稅收收入減收幅度增大。
四、存在的主要困難
(一)企業自身發展的制約因素
主要表現在優質規模儲量不足、穩產難度加大,邊遠地區開采成本居高不下,煉油化工經濟技術指標與同行業相比還有一定差距,煉油廠不能滿負荷生產,加工量尚未達到設計產能,工程技術服務保障能力有待提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力,技術開發工作薄弱,大部分產品的生產和技術裝備無法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單井產量低,作業成本高,開發效益低。
(二)地方收益少,與付出不相稱
青海油田分公司實現的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全額入中央庫,增值稅中央75%、省級12.5%、州縣兩級12.5%。2015年共繳納國稅收入37.61億元,其中:中央級34.1億元、省級1.32億元、州縣兩級2.19億元,州縣兩級收入僅占總收入的5.82%。海西州作為青海省唯一的原油產地,為油田提供大部分油氣資源的同時,長期開發污染了環境,土地荒棄,土地鹽堿化、沙化加重,地方政府生態恢復的壓力巨大;維護油區安全穩定的人力、物力、財力支出逐年增加。由于地方政府獲得的利益與付出的成本不相稱,導致“事權”與“財權”相背離,不利于當地經濟的發展。
(三)原油價格波動大,收入增長空間小
2008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波動,受此影響,青海油田分公司2011年原油價格為4931元/噸,2015年下跌至2514元/噸,稅收收入也開始下滑,給全州組織收入工作帶來較大沖擊。從未來情況看,原油需求難有大的增長,原油價格將在一定范圍內繼續振蕩,大幅上漲的可能不大,從根本上制約了石油行業稅收收入的增長。
五、主要建議
(一)建議取消成品油消費稅改革增值稅劃轉政策
根據《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有關預算管理問題的通知》(財預〔2008〕479號),自2009年1月1日起,將地方因提高消費稅稅額增加的增值稅按財政部核定的比例(2009年至2014年增值稅為3.6%、2015年至今增值稅為2.3%)從縣級庫劃轉至中央庫,2010年至2015年累計劃轉2.68億,大大減少了地方財政收入,在地方財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建議取消此政策。
(二)適當提高所得稅的預繳比例
青海油田三大基地,敦煌是教育、科研、職工輪休和培訓基地,格爾木是煉油、化工基地,花土溝是原油生產基地,主要的生產經營地在青海,所得稅在總部和青海各按50%的比例預繳,不僅在預繳比例上沒有照顧青海的經濟發展,而且在2010年至2015年享受各類所得稅優惠減免47.25億元,2010年至2015年實際繳納企業所得稅29.05億元,沒有真正體現企業對當地財力的稅收貢獻。
(三)未雨綢繆,建立資源性城市生態補償機制
一是推動建立可持續發展準備金。推動青海油田在稅前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建立可持續發展準備金,專項用于環境恢復與生態補償、發展接續替代產業,形成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
二是提高青海油田稅收收入分成比例。建議積極爭取,將中央級企業所得稅改為中央、地方共同分享,以提高地方政府的財力。
(四)發揮稅收優惠反哺機制,助推企業發展
一是加大對企業優惠政策執行的跟蹤力度。監督企業對優惠政策的落實,發揮稅收優惠反哺機制,助推企業產能升級和設備更新換代,提高格爾木煉油廠的產能,使其能夠滿負荷運轉。
二是開展便民春風行動,及時送達稅收優惠政策,密切稅企聯系,開放“綠色通道”,輔導企業減少納稅風險。
三是圍繞原油生產帶來的污染,發展扶持生態保護和原油環保產業。通過發展延伸產業,將現在的資源優勢轉化成產業優勢和財力優勢,轉化為未來的發展優勢。
(五)以供給側改革為契機,加快企業轉型升級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間,中央提出供給側改革的一系列舉措,圍繞化解過剩產能、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的改革要求,積極鼓勵企業落實支持“一帶一路”經濟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完善落實節能環保、高端裝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
(作者系海西州國稅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