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潮生



摘要 傳染病作為重要公共衛生事件,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關注。醫院是傳染病防控的重要關口,若沒及時發現并報告管理部門,易出現疫情快速傳播,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本文就運用傳染病監控信息系統提升醫院傳染病監測與管理水平進行簡單介紹。
關鍵詞 傳染病監控信息系統;醫院;監測;管理水平
隨著SARS、登革熱、禽流感、埃博拉等疫情的爆發流行,如何實現“關口前移”,及時預警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降低傳染病傳播擴散和爆發可能,成為醫院傳染病監測管理的關鍵。目前大多數醫療機構特別是基層醫療機構的傳染病監測存在突出問題是監測手段落后,對傳染病不重視或不熟悉,存在遲報、漏報以及報告內容不準確、不完善的現象,缺乏有效手段進行漏報、遲報調查[1]。我院運用“傳染病監測報告系統”和“陽性結果報告系統”兩個軟件(以下統稱傳染病監控信息系統)對桂城醫院和管轄社區衛生服務站發現的疑似傳染病進行監測管理,實現臨床科室、防保料、醫教科對傳染病分級質控管理,提升醫院傳染病監測與管理水平。
傳染病監控系統介紹
在醫院住院、門急診科室電腦安裝“傳染病監測報告系統”,該系統通過自動檢索病歷系統—億通系統,分析病歷和診斷關鍵字句,提取疑似傳染病患者相關信息。若臨床醫生疾病診斷包含法定傳染病或規定報告的傳染病時,系統自動生成并彈出傳染病報告卡,臨床醫生填寫補充完善報告卡相關內容即可完成院內傳染病報卡;若臨床醫生病歷描述中包含法定傳染病或規定報告傳染病關鍵字句時,系統自動生成相關信息報送給防保醫生工作站,供防保科醫生開展查漏工作,排查傳染病。防保科傳染病管理人員通過登錄系統進入防保醫生工作站,對臨床醫生報送的傳染病卡進行填卡質量審核并進行網絡直報;導出疑似傳染病信息開展查漏補報工作。
“陽性結果報告系統”通過自動獲取醫院檢驗科Lis系統和放射科金盤系統陽性結果數據,醫教科、防保科、臨床科室通過登錄該系統進行操作,不同科室用戶有其相應處理權限。臨床科室可查看、處理本科開出檢驗項目陽性結果信息,對未處理陽性結果進行預警,實現一級質控管理;防保科可查看全院陽性結果信息,追蹤跟進臨床科室未處理的陽性結果,并進行標注、統計分析,實現二級質控管理;醫教科可實時查看陽性結果信息處理、追蹤情況,開展傳染病相關信息統計分析,發出預警,進行三級質控管理。
使用傳染病監控系統的優勢
我院使用傳染病監控系統2年,通過與傳統人工登記、填寫方式對比,用傳染病監控信息系統優勢明顯。
提高工作效率,減輕醫生工作負擔:使用傳染病監控信息系統,減少了手工方式進行傳染病報告、登記、投送等中間環節>90%的時間,減輕醫生工作負擔;同時也大大減輕了防保科工作人員審卡、查漏的時間,見表1~3。
提高信息的準確性和報告卡的完整率:關鍵信息有系統抓取,準確性高,臨床醫生診斷傳染病病例時系統自動生成傳染病報告卡,醫生必須補充完善報告卡必要項目才能遞交保存,提高了報卡及時性和卡片信息的完整性。
及時開展查漏補報工作,有效減少遲報、漏報:通過監控系統疑似傳染病信息和陽性結果信息,防保科每天只需花幾十分鐘就可以完成傳染病查漏補報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傳染病遲漏報。
變被動監測為主動監測:原來傳染病監測主要通過臨床醫生報告才能發現,現在通過系統監測病歷或診斷關鍵字句,就能實現疑似傳染病主動監測,對防止傳染病傳播擴散和爆發流行有重大意義。
實現資源共享,提高醫院傳染病管理水平:運用傳染病監控系統后,系統會記錄每個操作,傳染病管理工作有了很多直觀的數據,如診治時間、報卡時間均是電腦自動生成,便于管理部門進行分析評價,追蹤遲漏報病例責任歸屬,有效解決臨床科室、防保科和醫院對傳染病的分級質控管理,保障了傳染病管理各項制度的落實,提高科學管理水平。
提升醫院傳染病監測管理水平
傳染病監控信息系統的使用提升了醫院傳染病管理信息化水平,能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節約各種紙張等資源,降低醫院運營成本;實現資源共享,臨床科室、防保科和醫院傳染病管理部門直接參與到傳染病的日常管理中來,實現傳染病分級質控管理;可統計分析某一時間段內相同傳染病患者數量,及時發現潛在傳染病風險,為傳染病防控人員提供動態監測,使傳染病防控關口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