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淋 黃慶 肖鑫
摘要:由于棉花價格走低,農民植棉積極性下降,為有效應對棉花生產低迷的局面,漢壽縣農業部門積極開展棉田高效多熟制研究,探索出了棉花套作榨菜的種植模式。現介紹其輕簡栽培技術,旨在提高棉農收益,減少棉田拋荒,守住棉花生產保護區紅線。
關鍵詞:洞庭湖流域;棉花;榨菜;套作;輕簡化;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62.0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43(2018)04-0050-03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8.04.013
0 引言
漢壽縣位于湖南省西北洞庭湖西濱,棉花種植歷史悠久、分布廣泛,曾被列為國家第二批優質商品棉生產基地縣、高支紗棉花產業化建設縣,連續多年承擔了農業部棉花輕簡育苗移栽技術示范項目及直播棉品種篩選工作。大力推廣工廠化育苗、機械化移栽、油后直播,扎實推進輕簡化棉花栽培項目工作。但近年來棉花生產陷入了困境,為應對棉花種植面積驟減、農民種棉積極性下降的局面,國家于2017年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指導意見》及具體通知,其中在湖南省“兩區”劃定中,棉花生產保護區占6.67萬hm2,漢壽縣近二分之一的棉田劃入棉花生產保護區。近期,國家公布了新一輪的棉花價格補貼政策,雙重利好政策給棉農生產帶來了福音。
漢壽是一個傳統的蔬菜生產大縣,素有“北壽光、南漢壽”之美譽。被湖南省政府指定為“湖南省放心菜生產基地”,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580個蔬菜生產重點縣之一。蔬菜產業是漢壽的特色優勢產業,產業結構、科技水平、產業化水平完備,生產規模穩定、政策扶持有保障。因此,漢壽縣農業部門結合市場化的具體情況,開展了棉花與榨菜套種模式的試驗和推廣,推動農戶與企業積極開展合作,通過技術創新探索,采取棉花直播套種榨菜的新模式發展生產,以訂單+農戶的模式推廣收購榨菜,既穩定棉花種植面積,又提高棉農收益,又有利于漢壽蔬菜產業多元化發展得到穩步推進[1]。
棉花與榨菜套作模式即在棉花生長后期套種榨菜,一次起壟,棉花與榨菜互不爭肥。棉花采用輕簡化直播栽培方式,統一品種、統一技術措施,推廣一播全苗、配方控釋肥、全程化調、統防統治、集中成鈴技術。 榨菜種植實現工廠統一育苗,于棉花生育后期套種在棉畦上,并進行統一技術管理。
1 棉花輕簡栽培技術
1.1 選好品種
棉花直播品種應選用生育期短,株型緊湊,生長穩健,抗病性、抗蟲性強的轉基因品種,同時要求棉種發芽率在85%以上。
1.2 適時播種
在洞庭湖流域以5月中上旬播種最為適宜。每穴播種2~3粒,定苗一株。播種方式為機械直播和人工直播,播種深度為1~2 cm,不宜過深,更不能讓棉種裸露在外面。
1.3 合理密植
直播行距76 cm,株距22 cm,點播密度為60000穴/hm2。
1.4 搞好苗期培管
棉苗出土時注意蝸牛和地老虎的防治。在土壤濕潤時全田撒施“密達”進行防治(用量詳見該藥品說明書)效果較好。其它病蟲害防治同營養缽育苗移栽棉田。
1.5 及時查苗補缺和間苗
當棉苗長到一葉一心時,及時查苗補缺和間苗。間苗不能太早,防止因地老虎、蝸牛為害造成缺蔸[2]。
1.6 科學化調
直播棉密度大,生長勢旺,須搞好化學調控。宜進行全程化調,將株高控制在1.1~1.2 m,且以使用棉花專用型“粒粒飽”調節劑為好。10月5日前后噴施噻苯隆等化學藥劑進行脫葉。既有利于棉花采收,也防止了田間蔭蔽,為榨菜生長騰出光照空間,便于榨菜種植。
1.7 一次埋肥
推廣棉花專用緩控釋肥,在棉苗株高15 cm左右(6月上中旬),在離棉株主莖15 cm左右開溝一次性埋施專用肥600 kg/hm2。打頂后視棉花長勢情況施一次蓋頂肥。
1.8 適時整枝打頂、抹老葉
當棉花果枝有14~16盤時,應遵循枝到不等時的原則及時打頂,摘除頂端生長點一葉一心,防止大把揪。
2 榨菜輕簡栽培技術
2.1 育苗移栽
榨菜育苗的播種期為8月下旬到9月上旬,出苗后注意防治好蚜蟲(可用吡蟲啉300 g/hm2兌水225~300 kg/hm2噴施)。在榨菜移栽前大田施足基肥,用量為腐熟有機肥30000 kg/hm2(或蔬菜專用有機復混肥1500 kg/hm2),優質三元復合肥750 kg/hm2。10月中下旬移栽到棉田,密度為150000~180000株/hm2,株行距均為20 cm。
2.2 大田管理
一要注意開溝瀝水,搞好中耕,防止早春雨水多而引起爛蔸、死苗。二要重施臘肥,促使榨菜穩健生長越冬,為球莖的膨大奠定基礎,一般施2次臘肥。三要搞好病蟲防治,通過防治蚜蟲控制病毒病的發生,防治蚜蟲用10%吡蟲啉300 g/hm2兌水600 kg/hm2噴霧,噴在榨菜葉片的背面效果好[3]。
2.3 適時采收
2~3月份為榨菜的采收適期,過早則產量低,過遲易空心。
3 技術效果分析
榨菜加工企業實行訂單收購,工廠統一育苗,免費為農民發放種苗,統一品種,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田間管理,農業技術工作者做好技術服務。棉花輕簡化直播栽培技術,降低了植棉成本,提高了勞動效率。最大效果是棉榨套種增加了單位面積產值(套種模式比單種棉花產值增加30000~45000元/hm2),既保證了農民的利益,又促進了本地企業的發展,同時穩定了棉花生產。
這種兩熟制栽培模式既增加了復種指數,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4],同時解決了集中用工的矛盾。該模式較當地的油棉兩熟和棉花營養缽育苗移栽,避免了油菜收割、棉花移栽時用工集中而產生的勞動力矛盾;同時榨菜由設在當地的榨菜廠實行訂單收購,采用產業化運作模式,既保證了農民的利益,又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運勝. 榨菜、豇豆、棉花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J]. 江西棉花,2005,27(2):24-25.
[2] 程澤新. 湘西北棉區岱雜1號油后直播栽培技術要點[J]. 棉花科學,2014,36(4):67-68.
[3] 熊淑媛,張運勝. 榨菜及玉米與棉花一年三熟高效復種栽培技術[J]. 棉花科學,2014,36(1):55-58.
[4] 肖才生,朱春生,楊春安,等. 環洞庭湖區棉田多熟種植效益分析[J]. 中國棉花,2016,43(1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