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入龍
回到一場火中
長3626米,高6.7米
圍墻是一道圣旨
墻內(nèi)宮殿、樓閣,俱是旨意
有時登上敬天奪石塔
俯察王宮四面城門
更多時候舟橫運河上
回到1553年:
回到一場火中
在一朵火焰里涅槃
殿想
批閱奏折的皇帝,早已不知所蹤
仁政殿的燈火,也已寂滅多年
在此處,宜心懷天下
宜心系蒼生。在此處
宜做一個醫(yī)者,無論來人
是帝王、王侯將相,還是平民百姓
宜懷一粒仁心:
醫(yī)己、濟世、匡天下
跳春山
做一介煙波釣叟,閑話漁樵
有時跳入水中,洗耳、濯心
更多時候扶著月亮爬上山去
在絕頂上
可以高聲說話,可以手摘星辰
但我只想從山上跳下來
成為飛黃萬點春如海中
最怡然自得的一朵油菜花
入寺
當我垂下1430米目光
我就成了伽倻山
溪水是我流動的手指
牛鼻井是我鑒世的眼睛
當我身入海印寺
我就成了三藏中的一卷經(jīng)文
我在80000塊版木上安身立命
也在龍門瀑布:祈雨、祭龍
草帽
在草帽上打一個蝴蝶結
草帽就飛了起來
草帽長出一雙翅膀
蝴蝶一樣飛
飛過白云之時
立在另一朵白云上看海
大海無窮無盡
如戴著草帽的人足下的大地一樣無窮無盡
臨帖
在一朵北行的杏花上臨帖
臨王羲之,也臨懷素和尚
但現(xiàn)在,站在一片嫣紅的花瓣上
只宜以雨露
臨一闋料峭的《宴山亭》
有人從瘦金體中
觸摸到了
一個“和夢也新來不做”的年代
老照片
不典春衣,不宿鹽棧
不置南貨、京廣洋貨
不買煙酒糖也不鑲牙理發(fā)
只照相,用老舊的相機
定格每一個角落:
那些物什與行人依稀可辨
那些商號、店鋪
依舊開張——
完全不知整個古城,早已沉入千島湖底
著云衣
著云衣
遠去。唯余空曠
喂養(yǎng)一塊懸空的鵝卵石
其時,鵝卵石金黃
它的發(fā)光的手指
流過遠山。唯有象群浩蕩而過
其后
鵝卵石砸下人間。著云衣之人
意欲將之拾起
卻怎么也拾不起來
捉刀
我們捉刀殺人
我們所過之處
寸草不生。我們
劈石頭取卵,也劫走大地的寶石
今夜,須用十八顆頭顱
祭刀。刀上山河浩蕩
刀上:兩個夜行者
殺悍匪如麻,不問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