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飛
(大唐淮北發電廠,安徽 淮北 235000)
某廠2×660 MW超臨界機組,鍋爐為DG-2086/25.4-∏型直流鍋爐,設計煤種為貧瘦煤,配置6臺HP1003型直吹式中速磨煤機。每臺磨煤機對應4個燃燒器,每個燃燒器配備1套助燃油槍,后墻最下層燃燒器取消助燃油槍改為大功率等離子,實現機組無油啟動。
火檢系統為COEN公司的ISCAN一體化火焰檢測器,配備RS232/RS485轉換器,用于火焰檢測器與個人電腦之間的通信。火焰檢測器系統配置:磨煤機C,D,E,F和5層油火檢并聯后共用一路火檢管理系統通信鏈路(簡稱A通信鏈路),磨煤機A,B火檢共用另一路火檢管理系統通信鏈路(簡稱B通信鏈路),通信鏈路接線如圖1所示。火檢電源由一路保安段AC和一路UPS AC經接觸器切換后供至2個24 V直流電源模塊,2路直流電源并聯向鍋爐所有44只火檢裝置供電。火檢電源接線如圖2所示。
事件發生前,該廠2號機組負荷388 MW,主蒸汽壓力18.48 MPa,機組協調控制投入,A,B,C,E,F磨煤機運行,D磨煤機備用,鍋爐總風量1 314 t/h,爐膛負壓 -32.44 Pa,實際煤量 170 t/h,鍋爐燃燒穩定。15:49:43,C,E,F磨煤機同時跳閘,首出均為“2個或2個以上燃燒器無火,磨煤機跳閘”。15:50:23,B磨煤機2號、3號角火檢無火保護跳閘報警;15:50:32,A磨煤機1號、4號角火檢無火保護跳閘,同時觸發鍋爐“全爐膛火焰喪失”“主燃料跳閘(main fuel trip,MFT)”動作。

圖1 通信鏈路接線示意
鍋爐MFT動作原因:C,E,F磨煤機因2個以上無火開關量觸發同時保護跳閘,進而造成鍋爐燃燒惡化,爐膛急劇負壓,A,B磨煤機著火變差火檢喪失保護跳閘,最終觸發“全爐膛火焰喪失”觸發,導致鍋爐MFT。

圖2 改造前的火檢電源接線
進一步對C,E,F磨煤機同時跳閘原因進行分析。調閱DCS記錄,發現除C,E,F磨煤機外,備用的D磨煤機和油層火檢除故障和無火開關量信號發出外,對應的模擬量信號也在同一時間變為質量壞點。對2號機組所有火檢的電源及傳輸信號回路進行通性檢查,發現C,D,E,F磨煤機和所有油層火檢配置在同一火檢管理系統通信鏈路,A,B磨煤機火檢配置在另一火檢管理系統通信鏈路中。根據現場的火檢配置,結合非停發生前火檢信號異常發生的規律,認為火檢通信鏈路發生異常是導致A通信鏈路上的C,E,F磨煤機的火檢同時發生信號故障的主要原因。調取現場火檢故障代碼,結合火檢使用說明進行分析,并咨詢火檢生產廠家,由火檢故障代碼說明判定為電噪聲信號竄入使火檢運算回路混亂,數據流連續發送過多,導致共用該鏈路的多支火檢緩沖器過載,最終引起大范圍火檢運算回路中斷和故障。
(1) 經咨詢廠家得知,機組火檢的通信鏈路僅為方便火檢文件配置而使用,非必要性配置;無此設施時,檢修人員無法在工程師站進行遠程集中管理,需要就地對單個火檢開展參數配置及檢測、檢查等工作。因此,應取消火檢管理系統的串聯通信回路,確保單個火檢系統的獨立性和熱工重要保護信號的可靠性。
(2) 改造就地火檢接線柜,提高防塵效果。
(3) 機組火檢電源配置不當,存在因接觸器切換時間過長或切換失敗,造成所有火檢裝置失電、機組跳閘的可能。現場采取取消電源接觸器,雙路電源經24 V直流模塊后并聯供電的措施,接線如圖3所示。

圖3 改造后的火檢電源接線
(4) 根據本次非停的經驗教訓,對涉及其他熱工保護系統的信號取樣、供電系統開展統一梳理和隱患排查。
通過對本廠COEN火焰檢測系統的技術改造,保證火焰檢測系統的安全、準確、可靠,有效避免因火檢信號異常引起的保護誤動,保證了機組安全運行,對于采用同類型布置的其他機組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