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倩
摘 要:竹刻藝術品是近幾年拍賣市場上的熱點。嘉定竹刻藝術將詩文、書畫、與竹刻結合在一起,具有濃厚的文人韻味,頗受人們歡迎。清代竹刻藝術家吳之璠在繼承早期嘉定三朱風格的基礎上,首創薄地陽文,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在拍賣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其拍品的成交數量和價格雖有波動,但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關鍵詞:吳之璠竹刻藝術;藝術風格;藝術市場
竹刻又稱竹雕,中國傳統民間藝術之一,是以刻刀為工具,竹根、竹材或竹器為載體的藝術,在拍賣市場中屬于工藝品雜項之列。近幾十年來,竹雕藝術品同書畫一樣走入市場,其中嘉定竹刻高手吳之璠的竹刻藝術頗受人們青睞。吳之璠,字魯珍,號東海道人,初居上海南翔,后遷徙天津,清代書畫家、竹刻家,為朱三松之后嘉定竹刻第一高手。其作品有竹刻、書畫、黃楊木雕等,多流行于北方。其竹刻藝術品被乾隆皇帝盛贊為“刻竹由來稱魯珍,藏鋒寫像傳有神。技哉刀筆精神可,于吏吾當斥此人。”
一、吳之璠竹刻藝術風格釋讀
吳之璠竹刻藝術品主要有筆筒、臂擱及插屏,這些藝術品都是將文學、書畫與竹刻相結合,具有濃厚的文人韻味。吳之璠竹刻技法早期繼承嘉定三朱(朱鶴、朱纓、朱三松)的深浮雕,后期首創“薄地陽文”,以淺浮雕為主。《竹人錄》有“(吳之璠)所制‘薄地陽文最為工絕,今流傳人物、花鳥筆筒及行草秘閣,秀媚遒勁,為識者所珍”。吳之璠的“薄地陽文”近似于洛陽龍門石窟的淺浮雕,所雕花紋凸起高度低于朱氏高浮雕,借以表現肌理骨肉,深淺透視,使之凹凸起伏更加得當,層次更加豐富。其高士倚松臂擱取自陶淵明詩文《歸去來辭》中“撫孤松而盤桓”“臨清流而賦詩”之意,以“薄地陽文”刻一高士倚松聽泉的場景。
恰當留白是吳之璠竹刻藝術特色之一。其竹刻藝術品往往只在局部進行創作,其余部分刮及朱理,顯露出質樸的竹絲素。就像南宋馬遠、夏圭僅僅描繪“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邊角山水。上海博物館所藏松蔭迎鴻圖筆筒及高士倚松臂擱都是通過局部表現主題,這種創作方式使主題得到了強化,藝術效果極佳,文人氣息也更為濃厚。
合理安排布局,并利用與主題相關的裝飾物件突出主題是吳之璠竹刻藝術的另一特色。二喬并讀圖筆筒,采用高浮雕技法,正面雕刻三國時期大、小喬吟詠曹植《銅雀臺賦》的畫面,近旁還有線裝書、印盒、香爐等富有書香氣息的器物。反面雕刻七絕詩文:雀臺賦好重江東,東載才人拜下風,更有金閨雙俊眼,齊稱子達是英雄,陽文行書“吳之璠”,下有陽文雙框印“魯珍”。正面線裝書、印盒、與香爐在裝飾畫面的同時,營造了讀書的氣氛,使主題更加鮮明。
二、吳之璠竹刻藝術市場分析
吳之璠竹刻藝術品的流傳方式有兩種:一為博物館收藏如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嘉定竹刻博物館等。二是流入市場進行拍賣。拍賣是拍賣公司征集作品,為廣大竹刻愛好者提供拍品及場地,進行競拍的活動。
(一)拍賣現狀分析
吳之璠作為嘉定竹刻名手,作品頗受竹刻愛好者歡迎。近二十年來,吳之璠的筆筒、臂擱、插屏等竹刻藝術品出現在各大拍賣行中。2001年,中國嘉德2001秋季拍賣會·瓷器玉器工藝品家具專場中出現了吳之璠的太白醉酒圖筆筒,估價為8萬-12萬元,雖然未成交,但這預示著吳之璠竹雕藝術品開始以比較高的價格走向市場。
根據圖1[1]折線圖的走勢可知,2001-2017年,吳之璠竹刻藝術品歷年拍賣數量及成交數量整體呈上升趨勢,起伏比較大。2010年和2016年是吳之璠竹雕藝術品拍賣數量最多的年份,2010年為13件,2016年為15件。2016年也是吳之璠竹刻藝術自進入市場以來,拍品成交數量的高峰。2001年到2017年吳之璠竹刻藝術品成交數量隨著拍賣數量起伏。其中2003年、2005年及2008年拍品數量和成交數量完全一致。
2001-2017年吳之璠竹刻藝術品拍賣及成交數量趨勢圖反映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并欣賞竹刻藝術,并參與到吳之璠竹刻藝術品競拍中,越來越多的拍賣公司也開始關注、并收集吳之璠竹刻藝術品。
(二)影響吳之璠竹刻藝術拍品的因素
吳之璠竹刻藝術品自2001到2017年在拍賣市場上的拍賣及成交數量波動非常大,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經濟發展狀況,二為消費者認同度。
經濟發展狀況影響拍賣市場的發展。2008年,中國經濟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進入低迷狀態,拍賣市場必然不景氣。因此2008年的拍品數量急劇下降。2010年中國經濟慢慢復蘇,拍品數量便急劇上升,出現了二十幾年以來的高峰。
消費者認同度影響拍品的成交量。2001-2002年,竹刻藝術品剛進入市場,人們還太認同吳之璠竹刻的價值,就出現了有拍品無人拍的現象。2002年之后,隨著拍品數量的增加,廣大收藏家逐漸認同吳之璠竹刻藝術品的價值,并參與競拍,拍賣及成交數量便在整體上呈上升趨勢。
三、吳之璠竹刻藝術市場前景
(一)市場不斷擴大
對外開放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發展戰略。吳之璠竹雕藝術品必將緊隨國家腳步,不斷深化國內市場,拓寬國外市場。2001-2014年,吳之璠竹雕藝術品市場主要在國內。2001-2004年在北京、天津等北方地區,2005-2006年擴展到上海、江蘇等南方地區,2006-2014年,除大陸更多的拍賣公司參與吳之璠竹雕藝術品拍賣外,香港、澳門等港澳地區也參與進來。2015年吳之璠竹刻藝術品逐步打開國外市場,加拿大尚德拍賣行中國古董、書畫及古董相機收藏品專場及日本富士國際拍賣公司2017年秋季拍賣會書畫雜項專場都出現了吳之璠的竹雕藝術品。
(二)價格不斷提高
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的繁榮,吳之璠的竹刻藝術品價格定會不斷提高,其原因有三:第一、吳之璠作為嘉定竹刻名人的經濟效應。中國諸多文獻都有記載吳之璠是嘉定竹刻的名手,且乾隆皇帝贊賞他的竹刻作品。第二、近年來竹刻藝術市場的成交價和成交率呈上升的趨勢。北京誠軒2007年春季瓷器工藝品專場競拍21件竹雕作品,成交18件。最貴的一件清初竹根雕童子漁簍拍出了88萬元的高價,最便宜的一件竹雕筆筒也達到44萬元。第三、消費者文化素養和貨幣支付能力的提高。隨著國家公共設施的健全,人們有更多機會通過欣賞博物館展品來提高文化素養,進而有對竹刻藝術品消費的需求。中國經濟的發展使人們收入不斷提高,貨幣支付能力增強。有需求又有支付能力,勢必會有更多的人參與競拍,而吳之璠的作品數量有限、價值極高,這務必使價格不斷提高。
(三)潛力無限
竹雕藝術品有無題款、銘文,雕刻技法是否精湛,有無專業人士鑒定是衡量其在拍賣市場中有無競爭力的標準,也是判斷其是否具有發展潛力的方式。毋庸置疑,吳之璠竹刻藝術雕刻技法是極其精湛的、更為難得的是其大多數作品有題款,有的還有鑒定說明,這就極大提高了升值空間。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嘉德四季第45期拍賣會“研濡生香—硯、墨、印及文房諸器”專場中,吳之璠款竹雕山水人物紋小筆筒,有銘文“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丁卯中秋吳之璠制”,蘇州市吳門拍賣有限公司2011春拍“吳之璠”款竹屏,經李久芳[2]先生鑒定為吳之璠竹刻精品,并親書“清初竹刻策杖訪友圖,魯珍鐫刻,魯珍即吳之璠之名號,戊子年五月于蘇州,李久芳。”
近幾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勢態良好,拍賣市場愈加繁榮穩定。竹刻藝術品在當今拍賣市場中處于中端產品的位置,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間。而吳之璠的竹刻藝術品代表了清朝竹刻的淺浮雕風格,飽含了濃郁的人文氣息,其雕刻技法極其精湛且有題款、有銘文、有權威鑒定說明,前景廣闊,值得收藏。
注釋:
[1]圖1為個人繪制,數據來自雅昌拍賣官方網站。
[2]李久芳,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
參考文獻:
[1]李萬康.藝術市場學[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2]陶繼明.上海絕技嘉定竹刻藝術[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
[3]徐華鐺.中國竹刻竹雕藝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
[4]孔新笛.藝術市場縱橫談[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0.
[5]曹麗秋.明清竹雕投資正當時[J].藝術市場,2012,(05).
[6]鄧海歐.從竹雕中窺出“錢”景[J].金融經濟,2008,(03).
[7]林芳.清代竹雕拍出700萬名家作品巧辯真偽[J].中國防偽報道,2012.
[8]李梅.中小收藏者介入的佳品:竹雕[J].西部論叢,2009,(05).
[9]馬學東.2001-2006年香港拍賣市場竹雕筆筒行情走勢觀察[J].藝術市場,2007,(06).
[10]束艷.明代嘉定竹刻藝術市場初探[J].數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09,(01).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