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茂平
國慶期間,最大的娛樂事件就是范冰冰給罰了8億。據報道,今年6月初,群眾舉報范冰冰“陰陽合同”涉稅問題后,國家稅務總局高度重視,開展調查核實,目前案件事實已經查清。從調查核實情況看,范冰冰在電影《大轟炸》劇組拍攝過程中實際取得片酬3000萬元,其中1000萬元已經申報納稅,其余2000萬元以拆分合同方式偷逃個人所得稅618萬元,少繳營業稅及稅金附加費112萬元,合計730萬元。此外,還查出范冰冰及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企業少繳稅款2.48億元,其中偷逃稅款1.34億元。對于上述違法行為,根據相關法律,范冰冰被責令按期繳納稅款、滯納金、罰款8億余元。同時,國家稅務總局已部署開展規范影視行業稅收秩序工作。對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查自糾并到主管稅務機關補繳稅款的影視企業及相關從業人員,免予行政處罰,不予罰款。
曾經的金雞獎、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后,曾經的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第一位、被稱作范爺的范冰冰這下被處罰了,不過,這次她所做的事情實在稱不上爺。猶記得去年2017年春節,有一篇談各明星給員工發年終獎的報道中,談到范冰冰工作室員工的年終獎福利,以“壕”無人性形容。現在翻出該報道重溫,文中提到,年終時范冰冰給大家發6-7位數的紅包,外加出國機票+奢侈品+電腦+手機……一位10年老員工結婚,范冰冰一出手就是一套房!所以范冰冰工作室三年無一人離職。
重讀該文,感覺到濃濃的諷刺,是有錢得“壕”無人性,還是為了錢“毫無人性”?對待身邊的人像親人,給錢給房,錢從哪里出呢?范冰冰的經紀人,這次已經涉嫌犯罪被調查,可以說,豐厚的年終獎背后,存在多少人許多不可告人的操作。
范冰冰事件不是個案,相信在2018年12月31日前,還有很多明星很多公司會到主管稅務機關補繳稅款。而據《證券時報》10月6日報道,自6月份以來,有超過100家霍爾果斯的影視公司申請注銷,包括了多位知名藝人擔任法人或持股的企業。地處新疆的霍爾果斯因為注冊成本低、稅收回報高,內地企業前來注冊公司的熱情在過去兩年空前高漲。很多明星工作室注冊在霍爾果斯,一些工作室注冊資本只有1萬元,實為空殼,只用于財務運作,享受稅制優惠。而近期,伴隨著影視稅收“地震”的余波、陰陽合同的發酵、行業制度的規范管理,明星資本紛紛逃離這個曾經的“避稅天堂”,霍爾果斯也不是法外之地。
商人趨利,無可厚非,可是身為演員,藝人甚至被人尊稱為藝術家的這些文化人,也絞盡腦汁趨利,就有些不合適。
不可否認,這些年,我們的影視行業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繁榮背后,也暴露出很多問題。最直觀的地方,比如提到航天行業、高鐵行業,老百姓常常得豎起大拇指,贊一聲“厲害了”,并覺得他們有“奉獻”精神。但是,提到影視圖,提到影視人,老百姓大多會說,有錢。
錢似乎已經成為影視人尤其是明星最主要的代名詞。拍一集戲多少錢,一部戲多少錢,參加一檔節目多少錢,代言產品多少錢。繞來繞去,都是錢。此外,一些潛規則明規則,一些收視率點擊率,一些臺前幕后的炒作,都充滿錢的影子。
本身就很富有了,那為什么還要偷稅逃稅,為什么還做出很多上不得臺面的事情。無非是“掉錢眼兒里去了”,無非是當了“錢奴”。這些年影視人掙得多了,腰包鼓起來了,鮮衣美食的同時,藝德、公共道德水平未水漲船高,相反卻時有觸礁事件出現。
膚淺者,飽暖思淫欲,有錢了讓他們喪失底線,于是明星吸毒、明星嫖娼、明星酒駕,一些人因為精神空虛而尋找刺激,缺乏自我約束。生活中,花錢如流水,住豪宅乘豪車,出入助理保鏢,大肆揮霍,自以為高人一等。
深沉者,欲在這利好的時候,再多多掙錢,能掙100絕不只掙60,原本應該繳納的稅費也通過各種方法來逃避,表面上是正人君子,也許策劃拍攝的作品,還頗有影響力,但是,君子背后,也在為錢服務,也是錢眼中人。
表里不一,是這部分影視人的寫照,與錢為友是這部分人的行為準則。于是,才有最近影視圖的風聲鶴唳,才有逃離霍爾果斯的鬧劇。
范冰冰說:“我不嫁豪門,我就是豪門。”何其豪氣,充滿豪情。這種豪氣是不是得在遵紀守法,依法納稅,在為社會做出貢獻坦坦蕩蕩的情況下才能喊出吧。影視人,還是別掉錢眼。遵紀守法實為影視人立身之本。此外,做出好作品,才是大家應該的追求。在目前影視行業繁榮之際,并不缺少掙錢的地方,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投機取巧,不走歪門邪道,干干凈凈做人,也許,你不找錢,錢也會來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