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炳新
相信在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一些酷愛玩游戲的玩家。緊握手機,眼神專注,指尖在手機鍵盤上靈動地點擊著,走路、乘車、進餐,無時無刻,他們淪陷在另一個世界。辦公室、洗手間、床榻上,不分地點,爭分奪秒,他們都能隨時進入狀態。這些經常沉迷于虛幻的“低頭族”容易耽誤學業、影響工作,通常不招人待見,盡管他們之中有些人成為了游戲高手。
有趣的是,“低頭族”中的游戲高手在應聘工作時往往會搶得先機。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求職者在取得夢想的職業前,被要求去玩視頻游戲。西門子、意昂和沃爾瑪等公司就將游戲表現作為進入面試的評判標準之一,并借此篩掉了數百名候選人。游戲設計者們說,利用這種方式選人有助于改善辦公環境的多樣性。
乍看之下,許多測驗游戲近乎荒謬。在其中一款游戲中,玩家必須瘋狂地用按鈕給氣球充氣,同時不能讓氣球爆炸。而在另一款游戲中,屏幕上會展示一個圖標,求職者要用更激烈的頻率點擊與其相匹配的圖標。
但專業人士對此另有說法。北極海岸的羅伯特·紐里說,根據個人在游戲中的表現數據,會生成一個性格檔案,在這些可以被測量的特質里,包括一個人是否愿意仔細考量、能否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甚至還有他們的社會支配傾向。“我們測量的不是你的反應技巧和敏捷程度,”紐里說,“而是你在遭遇挑戰時,面對問題采取的解決方法。”
根據北極海岸最近給出的數據,西門子英國分公司在啟用游戲測試后,在招聘畢業生的最初階段,女性求職者通過的比例比上一年翻了一倍。而另一家制作了這類測試的派測公司表示,測試促進了未得到充分代表的群體的就業——一家金融服務公司給少數求職者的技術崗錄用聘書數增加了20%。然而,還不清楚這一漲幅是否只是因為更加關注或是意識到了工作環境中的多樣性。
這些游戲作為一種心理計量測驗的形式存在,作為基礎的技術是為測量人格特質而研發的。雖然在學術研究中,這些測試一般對所有參與者都采取同一方法校準,但是在用于招聘的時候,公司會根據現有員工的游戲表現去調整測試。
“我們去到那些公司,然后說:‘你想招的人可能有所不同,讓我們收集你們公司高績效員工的資料,做一個數據集。”派測公司的共同創始人弗里達·波利說。換句話說,如果你的游戲表現和一位已經在公司工作的人一樣,你就更有可能進入到招聘的下一階段。“你可以創建一個基于游戲的測評方式,就和任何傳統的心理計量評估一樣嚴謹。”歐道明大學的理查德·蘭德斯說,“但是我不知道有多少公司是真的成功做到了這樣。”畢竟,要證明測評里一項給定特質在測量上的統計可靠性,需要時間和金錢。
蘭德斯對澳大利亞睿聯公司的游戲智力測試進行了獨立的評估,并表示測試結果是可靠的。北極海岸同樣也進行了一項研究,招募了三百位左右的參與者來驗證游戲的可靠性,達到了較滿意的效果。
所以說,想得到好工作,你得先玩個手機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