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澤政
【摘要】在國企改革的過程中,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受到廣泛關注與重視,主要因為混合所有制經濟能夠促進國企改革過程中對經濟體制進行多元化創新,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將國有資產與集體資產等有機整合,并促進所有制經濟的良好進步。因此,在國企改革期間應積極重視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改革創新,促進國企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國企改革 混合所有制經濟 發展措施
對于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而言,主要就是對經濟財產權進行分析,掌握不同屬性財產權特點,并促進主權多元化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從多角度對國家與各個區域國企經濟發展機構進行創新,完成當前的工作任務,確保符合時代發展需求。
一、混合所有制經濟分析
混合所有制經濟,主要就是對經濟財產權的屬性進行分析,明確所有持有者的主權多元化發展目標,實現經濟良好發展目的。在應用混合所有制的過程中,可以從主觀角度與客觀角度對國家與各個區域企業經濟發展結構進行探索,并創建多元化的經濟發展結構。在此期間,國企擁有多種所有制的主權,主要包括:集體經濟經營制、國有經營制、個體經營制等。可見其中不僅含括共有制,還涉及到私有制的發展,其中的資本屬于國有資本與其他合資經濟體系。同時,在混合所有制發展的過程中,是將經濟作為主題,進行多種經濟所有制發展結構的分析與探索,結合適宜性經濟發展手段,促進國企的良好進步。
在混合所有制方面,國企可以通過不同類型所有制特點的分析,將其劃分成為兩種形式,其一就是國有與外企相互聯合的形式,或是集體與外企相互聯合的經濟形式。其二就是集體與私有經濟相互聯合的形式,結合市場發展需求制定針對性的工作方案,促進企業進步。對于集體或是公有經濟而言,與私有經濟之間的聯合可以稱為混合所有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各方面經濟的合理調控與發展,并形成良好的進步模式。在市場經濟背景之下,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較為繁榮,可以解決當前國企面臨的經濟問題,并帶動私有企業的良好進步。
混合所有制經濟實際發展期間,會促進國企與集體經濟之間的良好聯系,并且可以帶動區域的進步,形成城市與國企之間的進步體系,創建一種鄉鎮與集體企業共同發展的聯合體,在集體方式的帶動之下,提升城鄉經濟效益,為其發展夯實基礎。
二、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重要性
隨著國家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逐漸提升,自身經濟發展也形成了良好的帶動載體,可促進經濟模式的改革創新。但是,當前在社會進步的過程中,基本經濟發展模式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國企經濟結構與產業模式的調整存在缺陷,難以進行合理的處理,導致國企與私營企業的經濟效益降低,業績增長速度緩慢,難以促進國家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因此,為了更好的進行市場經濟調整,我國已經開始應用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模式促進國家的經濟進步。在長時間的磨合與探索之下,混合所有制的發展已經形成了成熟的體系,可動態化創新改革,能夠從國企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還能促進國企與集體之間資產的聯系,并匯集各類資產,形成相互交融的良好局面,促進國企資產與股份制度的改革。在應用混合所有制經濟模式期間,還能促進國企與私營企業經濟模式的完善與創新,形成良好的帶動作用,提升國民經濟效益,充分發揮各方面工作的積極作用。同時,在使用混合所有制期間,還能創新資本經濟延伸領域的發展模式,及時發現國企經濟與私營經濟的結構問題,進行適當的調節與完善,不僅可以起到職工思想的帶動與教育作用,還能借助提高生產質量增加人均收入,并創建良好的發展模式。由此可見,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混合所有制經濟模式的應用較為重要,應予以足夠重視,并探索最佳的創新改革手段完成當前任務,以此提升整體工作效率與水平,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三、國企改革中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問題
目前,在國企改革的過程中,雖然已經開始應用混合所有制,但是還存在很多發展問題,不能保證國企經濟改革與創新效果,難以對其進行全方位的升級與協調,對各方面工作會造成嚴重影響。具體問題為:
缺乏正確的發展精神,政治化的管理傾向較為嚴重。在國企應用混合所有制的過程中,未能樹立正確的發展精神,一味重視政治化管理工作,探索行政化管理方法,忽視經濟體制的改革創新與探索。一些國企在實際工作中,未能針對經濟體制的發展進行合理分析,缺乏冒險精神,導致資本增長速度降低,甚至出現嚴重的虧損,無法滿足當前的時代發展需求。同時,在混合所有制經濟模式應用過程中,政治化的色彩較為濃重,難以凸顯國企與私營、個體資本之間有機整合的優勢,無法創建科學化與現代化的發展體系,導致自身經濟發展與進步受到嚴重影響,不能滿足符合當前的時代進步需求。
資產壟斷問題較為嚴重,沒有配置先進的基礎設施。國企在實際發展期間,屬于我國經濟主導者,導致弧線了資產壟斷現象。在資產經濟管理期間,國企享有很多經濟政策,在政治關系方面都存在較多問題,不能更好的進行研究管控。同時,國企在資產壟斷的情況下,未能與私營、個體企業的資產相互融合,導致市場經濟發展受到嚴重抑制性影響,難以對其進行嚴格的調控與處理,甚至威脅國企的經濟發展與進步。
四、國企改革中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措施
在國企改革的過程中,應重視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采取最佳措施開展工作,編制完善的計劃方案,確保全面提升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水平,積極解決當前面臨的各類問題,提升整體工作質量與水平,滿足時代發展需求。具體措施為:
(一)對國企發展模式進行調整,加大改革工作力度
國企的經濟模式關乎國家經濟發展與進步,因此,在國企經濟管理過程中,應深化開展改革工作,將提升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作為主要目標,對經濟體制進行改革,遵循與時俱進的原則,科學應用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模式。首先,國企應調整自身的經濟體制,打破傳統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向著國家建設與發展的方向靠攏,并制定完善的決策計劃方案,積極借鑒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成功經驗,并提升經濟建設水平。其次,應對國企的行政化管理手段進行改革,完善管控機制,不再使用政府任命方式,而是采用先進的企業發展制度,進行法人代表管理,開展股份控制活動,以此提升決策與管理工作效果。最后,國企應制定完善的獎懲與責任制度,明確各方面管理工作職責,并加大懲罰力度,保證提升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積極性。
(二)對市場環境進行改革優化,加大與企業之間的交流
國企在使用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模式的過程中,應針對市場環境進行改革優勢,加大與企業之間的溝通交流力度,確保形成良好的發展模式。一方面,應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發展環境,結合市場經濟發展結構特點,充分發揮混合化所有制在其中的作用,促進經濟的公平分配,提升責任的公正劃分效果。另一方面,應加大市場開放力度,重點關注多種經濟模式的發展與進步,在國企與其他企業共同進步的情況下,相互溝通與交流,促進國家經濟發展。
(三)對配套設施進行完善,保證營造創新平臺
在國企改革的過程中,應結合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需求,進行經濟政策的改革與創新,探索新時期下的基礎配套設施創新要方法,并營造良好的創新發展平臺,保證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并形成現代化的發展體制。同時還需結合市場發展需求,對經濟體制進行適當創新,加大產權控制與流動管理力度,提升產權的清晰度,并做好優化充足工作,在產權合理改革與變化的情況下,促進國企與私營企業之間的經濟共同進步,發揮混合所有制經濟積極作用。
五、結語
在國企改革發展的過程中,應重視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采用針對性與科學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編制完善的計劃方案,在提升整體工作效率與質量的基礎上,積極改革與完善整體工作方法,提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王香.國企改革中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策略[J].經濟研究導刊,2017,(17).
[2]賀一迪.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問題與對策[J].中國財政,2018,(9).
[3]于霜.淺談新一輪國企改革中如何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J].信息化建設,2016,(2).
[4]朱名揚,楊超.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分析[J].改革與開放,2018,(9).
[5]郭榮.航天文化企業股權多元化思考——以神舟傳媒公司為例[J].中國航天,2018,(2).
[6]程明娥,湯旸.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會計功能拓展問題探討[J].商業會計,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