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嘉斌
【摘要】在我們的生活方式中無處不體現著設計,設計和生活方式是相輔相成,互為統一的。在現代包裝設計中,不僅有著傳統美學的象征性,更蘊涵著特定的意義和意味深長的意境性。
【關鍵詞】美學 包裝設計 設計發展趨勢
目前國內的大部分包裝設計都過于追求醒目與刺激的視覺效果,而不太注重觸覺、味覺、材料質感等其他方面的設計表達,這對于包裝設計的美學傳遞來講是有問題的。
一、包裝設計的作用及原則
包裝最主要的作用是給予產品保護功能和便利性,并起到推動產品銷售的作用。保護性是指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適合的材質選擇,賦予材料保護產品的力量,真正達到保護產品的目的;包裝設計的便利性是指,產品不僅應有結實的外包裝,精致小巧的小包裝更可以給產品帶來功能上的突破;銷售性功能則要求設計師針對不同的品牌凸顯其個性,就要做到品牌文化的深入理解,對產品特性的準確把握,以及在造型色彩等方面的不斷創新,是產品能夠脫穎而出,既烘托出產品的價值又能使人賞心悅目。
二、從問題存在視角看包裝設計
我國的商品包裝設計中,過度包裝現象比較普遍。過度包裝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包裝材料與結構的過剩,表現為超越必要而過度使用金屬、皮革、絲綢、陶瓷等材料。另一個方面是視覺元素的過剩,以極度繁復的色彩圖形等視覺喧嘩為代表。
過度包裝的危害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包裝過剩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使包裝設計成本過高、外表過于華麗、說辭過于溢美。不但沒有考慮實用性與功能性問題的解決,反而增加了包裝廢棄物的年排放量,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其次,容易引起社會風氣與審美的不良導向,在此現象的背后也體現著現代的“消費觀念”
造成包裝過剩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歷史發展的因素,有社會審美水平的因素,有營銷與品牌導向的因素,有生產廠商的因素,也有設計行業自身的因素等等。這些影響的因素錯綜復雜,需要全社會的努力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僅從設計的角度來看,在已經非常喧嘩的現實中,極簡的設計風格越來越受到喜愛。極簡風格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對繁復的視覺效果的摒棄,而強調對質感的追求。
三、以圖形為主的傳統設計
包裝應有文化品味,但并不是有一幅古畫或民間紋樣作圖案就行了,商品包裝依附一定的產品存在,是商品生產的終端設計和不可缺少的構成部分,是強化商品推銷、保護、使用功能的手段。它不是單純的包裝表面裝飾,更不同于一般的繪畫創作,而是把美學與強化包裝的實用目的緊緊地結合在一起,即塑造商品形象,準確傳達商品信息,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促進商品銷售。圖形、色彩、文字是構成商品包裝的基本元素,其中圖形設計在商品包裝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簡潔而不單調,豐富而不繁瑣”一直是設計師追求的最高美學境界。對于包裝圖形創意而言,豐富的內涵和設計意境于簡潔的圖形中尤為重要和難得。這一方面是由圖形自身傳遞信息的特點所決定,另一方面是為了適應當今信息如潮快節奏的信息社會需要。包裝設計是為人服務的,是人性化設計,它更需要情感的交融。設計者把握好包裝設計中圖形的意境性,才能更好地傳達設計思想和創意,讓受眾理解和接受。如李曉強、梁亞濤二位所設計的“清靈甘露茶”包裝,選用了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的局部作為包裝圖形設計,這一局部恰好有中藥保健茶銷售的店鋪圖案,和商品主題相得益彰,體現了茶文化源淵流長的畫面意境效果,表現出一種意味深長而不可言傳的很微妙的感覺。包裝設計的情與境,是設計生命真諦所在。意境乃設計家智能、社會生活體驗、藝術技能的綜合所至。意境在包裝設計中是通過圖形符號發送商品信息的,消費者在接受圖形信息的同時,感受到商品獨到的人文關懷,從而使消費者漸入佳境,產生購買熱情。
四、極簡美學與包裝設計
參考國外,特別是日本與港澳臺地區的包裝設計發展過程,極簡主義設計思維對我們目前包裝過剩現象的解決能有所幫助。“極簡主義”盛行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是受到“少即是多”的設計思想的影響,“少”在這里,并不代表空白或者是精簡,“多”也不是繁雜與擁擠,而是對于完美與純粹的追求,是一種極其深刻、復雜且有意義的“有”。目的并不是為了簡單,而是為了純粹與本質。在至美的境界中體現心靈上的純凈,其特征就是美學上追求極致簡約,保留內涵與精髓的設計風格。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是通過對事物的高度概括性的提取、使事物在形式上、顏色、材質等方面都達到一種高度概括的抽象風格,從而表現出含蓄凝練之美。
由于極簡主義對純粹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呼應了禪宗美學與日本任寂美學的概念。實現了理性與感性的完美統一,禪宗美學崇尚自然,在思想與文化上的審美偏向表現的枯寂與幽玄。產品設計中的“極簡”,他們力求以最少、最簡單的形式傳達思想和真理,同時回歸自然,去除雕飾,回歸本心。因此極簡主義風格的設計,視覺上也會更加的空靈且耐人尋味。同時,更加關注人與物品的聯系。然而對于一個感官的削弱,勢必會使其他的感官更加敏銳。每一種材質都有刺激感官的奇妙之處,探究人的情感形式、尊重事物的客觀自然性。在視覺上的極簡,可以幫助喚醒人的其他感官,從而以新的角度感受物品。
五、設計美學下包裝設計發展趨勢
在今天,包裝設計的表現手法更加趨向多元化,一些不規則的形態變換打破了傳統標志設計中規中矩的感覺,電腦技術的迅速發展不僅開闊了標志設計的創意表現,使一些獨特的視覺表現成為可能,同時,也為設計隨心所欲地放大縮小提供了方便,根據需要隨時進行快速準確的復制,造型細微精妙的各種隨性表現變化得到實現,表現手法呈現百花齊放的景色。如今“綠色設計”和“為人的設計”理念慢慢的成為設計主流。所謂“綠色設計”最重要的就是“3R”原則。所謂“為人的設計”,但從包裝形式上來講,包裝不僅要為人提供便利,更能進行特殊的情感溝通。
設計師們不再只是盲目追求“綠色”設計。依然有眾多的自然圖案,但“綠色”不再那么特別。色彩越來越生動。不飽和理論退潮,取而代之的是色彩濃度。總體風格趨向簡潔,現有的設計風格依然是主流。在積淀已久的豐富素材中,無論是書本上的還是網絡上的,這些素材都可以為我們所使用。
六、結語
好的美學體現,會使產品從視覺以及感官上都無一不在塑造著產品的品牌形象,始終如一的強調“人”在生活中的主體地位,會表現一種深刻的人文底蘊理念,會讓品牌發展更加。同時,體現了優秀美學的包裝設計,既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又可以豐富人們體驗美學的方式。對美的追求應是我們現在包裝設計應該崇尚的理念。
參考文獻:
[1]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