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陽
【摘要】綠色貿易壁壘是從生態環境角度制定并形成的國際貿易制約條件,既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也有一些不合理之處。近年來,我國國際貿易順差持續增加,一些發達國家利用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國際貿易進行限制,使我國國際貿易發展受到嚴重影響。為消除其負面影響作用,必須全面認識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機制,并努力發揮其積極作用,促進我國國際貿易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采取必要的協調手段,解決國際貿易爭端,實現合作共贏。
【關鍵詞】綠色貿易壁壘 國際貧易 貿易策略
一、綠色貿易壁壘的形成原因
關于綠色貿易壁壘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1988年,當時美國政府根據《海洋哺乳動物法案》提出捕撈金槍魚使用的漁網可能誤捕海豚,而東太平洋的海豚已經瀕臨滅絕,于是提議應禁止使用捕撈金槍魚的漁網,并限制墨西哥金槍魚出口。這個著名的“金槍魚貿易案”拉開了綠色貿易壁壘的序幕,使其逐漸以一種合法性、隱蔽性的形態出現在國際貿易舞臺上。總體而言,綠色貿易壁壘的形成是進口國以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為由,采取的進口貿易限制措施,具體包括制定市場準入標準、推行綠色技術標準、制定衛生檢疫制度等。綠色貿易壁壘又稱環境貿易壁壘,在全球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大背景下,綠色貿易壁壘的形成有其必要性。作為目前最重要的非關稅貿易壁壘之一,其內容涵蓋綠色標志制度、綠色技術標準、綠色包裝制度、綠色反傾銷、綠色衛生檢疫制度和綠色市場準入機制等六大領域。從其合法性來看,綠色貿易壁壘都有特定的法律依據,一般為國際環境管理標準(SIO14000)體系、WTO貿易協議中的環保條約、GATT環保公約等。雖然這些條款不直接作為綠色貿易壁壘的條文,但其中部分條款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建立綠色貿易壁壘所使用的引用條文。此外,由于對綠色貿易壁壘的實際設立動機判定較難,綠色貿易壁壘還具有隱蔽性,為出口國制定貿易保護對策增加了難度。
二、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國際貿易產生的影響
1.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總體影響
首先從進出口貿易角度來看,綠色貿易壁壘的存在對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都有直接影響。在進口貿易方面,發達國家主要利用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標準較低這一劣勢,將污染性較高的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比如廢棄船舶、汽車等工業垃圾帶來了環境污染問題,舊服裝和日用品帶來了傳染病和病蟲害問題。就目前我國進口產品來看,高能耗型原材料產品進口量逐漸增多,包括礦物燃料、化工材料和原油等,也容易引發環境污染問題。在出口貿易方面,發達國家則通過制定較高的綠色環境標準,對我國的出口產品進行限制。
長期以來,初級產品在我國出口商品結構中占有較大比例,同時工業制成品出口金額也占較大比例,兩者均成逐漸上升趨勢。我國的主要貿易對象是美國、歐盟、日韓、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其中美國和日本等國家通過制定較高的綠色貿易限制標準,包括防污標準、包裝標準和噪聲標準等,我國在短期內難以達到,由此導致近期出口貿易活動受到影響。比如歐盟推出《未來化學品政策戰略》后,我國出口歐盟的700多種化學品需要被重新注冊和評估,如果未通過許可,則不能繼續出口。這些綠色貿易壁壘的形成不僅增加了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難度,也增加了進出口貿易的成本。比如一些國家以環保之名向我國出口產品征收綠色關稅、反補貼稅等,造成出口產品成本直接增加,進而導致在國際貿易市場中競爭力不足。還有一些國家將綠色環保理念和技術融入到產品生產加工的全過程中,要求構建無污染生產模式,這導致我國出口企業為滿足其環境標準,必須完成環保產品檢驗和認證等一系列工作,也會導致成本費用的大幅度增加。
2.對我國國際貿易的積極影響
既然綠色貿易壁壘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那么必然有其存在的積極意義。在看待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時,應站在客觀的角度,公正的審視綠色貿易壁壘的利與弊,從而積極把握綠色貿易壁壘帶來的積極影響,促進我國國際貿易的健康發展。
三、綠色貿易壁壘影響作用的應對措施
1.政府角度的應對措施
基于上述綠色貿易壁壘給我國國際貿易帶來的多方面影響,在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過程中,必須做到內外兼修。首先從內部環境來看,除極少數能夠在綠色貿易壁壘中獲取利益的特殊集團外,其余外向型企業都面臨著較高的生存壓力。但不能因為我國暫時處于綠色貿易壁壘的弱勢地位,而采取極端的對抗措施,應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充分認識綠色貿易壁壘積極的一面,找準自身存在的問題,加快綠色理念和綠色技術在各行各業發展過程中的融入。在此方面,還要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舉一個較為明顯的現狀間題,2017年我國貨物貿易出口總值為15.33萬億元,是目前全球最大出口國,其中機電產品占出口總值的58.4%,家具、箱包、紡織服裝、玩具、塑料制品等傳統出口產品占20.1%。從出口結構來看,發達國家制定的綠色貿易壁壘也主要針對于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出口產品,原本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可以使這些產業的產品獲得優勢,但在承擔額外環保成本后,這種優勢則被抵消,甚至由于美國、日本等國家制定過于嚴苛的標準,使部分產品無法得到出口標準。
2.企業角度的應對措施
站在企業角度來看,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下,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開始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同時微觀企業也是綠色貿易壁壘影響的直接承受者,對企業的生存發展都有較大影響。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給我國國際貿易帶來的多方面影響,需要同時發揮政府和企業的作用,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在發揮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綠色生產技術創新發展和綠色標準建設的積極作用基礎上,采取必要的協調措施和遷回策略,將綠色貿易壁壘帶來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
參考文獻:
[1]陳琳.淺析綠色壁壘與我國對外貿易的關系[J].鄂州大學學報,2006(01).
[2]劉大建.淺議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貿易的影響與對策分析[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20).
[3]張國勝.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新思路[J].中國商貿,2012(18).
[4]景福江.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及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