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要】計算機課程教學中需要教師注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也要注重自身的教學主導作用,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協作,不斷的提升學生的計算機綜合技能。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
計算機課程教學中需要教師注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也要注重自身的教學主導作用,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協作,不斷的提升學生的計算機綜合技能。
一、端正教學理念,加強對于學生學習認知的教育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對于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意義重大。在傳統的教學中,由于學生對于課程的認知不明確,很多學生都認為計算機課就是教大家學會一些基本操作、學習一些理論知識,很多學生對于這門課程不加重視,學習的時候不用心,導致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對于他們的日后工作生活是極為不利的。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加強對于學生科目認知的教育,讓學生認識到計算機應用對于他們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良好的認知能力。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作為信息技術教師首先應轉變角色觀念,真正打破“傳道,授業,解惑”的舊角色觀念,成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學習資源的提供者,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要及時了解信息技術的最新進展、補充新知識,為學生能夠解決將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做準備。這樣就給學生的學習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與后備支持,就能夠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提高學生計算機基本操作、辦公應用、網絡應用、多媒體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學生初步具有利用計算機解決學習、工作、生活中常見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根據職業需求運用計算機,體驗利用計算機技術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信息、發布信息的過程,逐漸養成獨立思考、主動探究的學習方法,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團隊協作意識。使學生樹立知識產權意識,了解并能夠遵守社會公共道德規范和相關法律法規,自覺抵制不良信息,依法進行信息技術活動,全面的實現信息技術教學的課程目標。
二、拓展教學內容,著重對于學生學習技能的培養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既包括計算機硬件的認知、操作系統的認知,還有軟件應用的認知,更有互聯網這一“大媒體”的認知、運用教學,現行的《計算機應用基礎(第三版)》從計算機硬件、操作系統、基本操作、網絡運用、實用技術等幾個方面簡要的概括了學生計算機學習的任務,學習內容相對較為簡單。所以在做好課本教學之余,還需要教師能夠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不同的學習能力來進行適當的教學內容拓展,讓學生能夠在課本知識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這就需要信息技術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學生知識水平現狀,準確地把握各階段教學內容,把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注意初中、中職內容的銜接問題,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在自己以往知識的基礎上有所進步、有所提升。另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能夠結合實踐拓寬新思路,揚棄新理論,新知識。通過創設綜合性,特色鮮明的教學內容影響學生主動去了解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知識,做到與時代的發展同步,使信息技術課堂變為學生信息素養和利用能力養成的陣地,比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學習的“檢索網絡知識”內容來拓展自己在專業課程中的知識盲區,通過互聯網來獲取更多的專業知識,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此外在展開模塊化教學內容時,應以信息素養和利用能力為主線,以基本操作為切人點,以“任務驅動”展開教學內容。通過任務的布置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方向,讓學生在完成“任務”,掌握有關操作的過程中,逐步提高獲取,傳輸,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比如在教學“制作個人簡歷”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創設一個“校園歌舞俱樂部”的招新情境,讓學生制作簡歷來進行自我介紹,看誰做的最有特色,看誰應聘上的幾率大,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更好的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文字處理軟件的能力。
三、豐富教學方法,實現學生理論實踐的綜合提升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對于理論知識的教育,忽略了學生的實踐操作,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不高,也有的教師過于注重教師的講解,忽略學生的自主實踐,造成學生情緒低落,學習效率相對較低。在任何一節課的教學中,都不可能只應用一種教學方法,是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信息技術課程具有不同于其他基礎學科的特點,技術性實踐操作性都很強,因此更多的要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組織教學過程。教師要特別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協作性,自主性,注重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利用能力培養,尤其是協作能力和自主探索學習能力,使得學生在掌握學習使用信息技術的同時,提高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能力。教師在教學設計,選擇教學方法時要考慮學生學習素養的養成,考慮如何有效利用信息環境,要始終滲透學習意識與情感的教育。比如教學中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通過“金山打字通”等軟件的游戲模式來鍛煉學生對于鍵盤的認知;還可以采用“合作競爭法”,將班上同學分為幾個小組,讓小組之間根據學習任務開展競爭,活躍學生的參與積極的……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形式來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實現學生理論實踐的綜合提升。
綜上所述,計算機課程教學中需要教師注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也要注重自身的教學主導作用,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協作,不斷的提升學生的計算機綜合技能。